文 | 新立场 Pro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新立场》 已对目前由各大社交媒体构成的即时 AI 搜索用户心智争夺进行了分析,Deepseek 放大文字内容的优势,同时小红书抖音对于视频图文内容的反向解构文字内容崛起。总而言之,即时 AI 搜索这一战场目前主要围绕内容形式解构以及用户生态垂直性的进化展开布局。
而在社交媒体之外,其他已经入局 AI 搜索的角色,Chatbot 类和文件管理类 AI 应用或平台需要锚定的用户心智也更加明显—— 也许它们即时 UGC 信息的更新和储备拼不过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但在即时专业内容的更新和储备、文件解析、文件管理,Chatbot 类和文件管理类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随着此前夸克推出“ 新夸克”:AI 超级框+通义大模型,Kimi、豆包、元宝、夸克,这几个角色已经构成了非即时 AI 搜索领域的主战场。
而在这个战场,一个即将爆发的趋势是,在模型的长推理和多模态能力没有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非即时 AI 搜索将主要围绕数据安全的用户心智争夺展开。在这其中,夸克由于其产品特性,反而是自身最需要数据安全用户心智的角色,至于能否抢到则需要划上一个问号。
另一方面,作为这场混战中唯一一个在大语言模型大行其道之前,就已积累用户生态的产品,夸克此前的产品惯性以及在阿里内部的位置可能比其他角色都要复杂,而这种复杂,从产品经理视角来看,或许是产品进一步高歌猛进最大的隐形阻碍。
夸克在 AI 搜索中的位置
夸克去年成绩斐然,七麦 AI 应用下载量排行榜第一,超越勤恳做投放的豆包。但不可否认,夸克应该是占据了“ 老树发新芽” 的优势,这种优势本身今年开始会有代偿,关于此点将在下文给出分析。
而在今年,随着腾讯元宝上桌,老树发新芽和投放的优势都暂时没能抵过 DeepSeek+微信生态内容嫁接的冲击。不同于微信接入 DeepSeek 以及抖音搜索都处于即时 AI 搜索领域,腾讯元宝则瞄向了夸克豆包 kimi 的牌桌。至此,BAT(字节阿里腾讯) 三家,以及 kimi 作为独角兽代表之一,各自的多端 AI 搜索产品已在广大 C 端市场上桌。
就目前产品本身的设计而言,四家各有优势和劣势。
去年独角兽里 To C 脱颖而出的 Kimi 不管是手机端或网页端的 UI 设计还是产品逻辑,相比起其他同类型产品都更具有 Z 世代风格,且定位于学习办公场景的 AI 式信息链接,目标用户为懂得确认信源不依赖 AI 咀嚼信息的人群。不过 Kimi 作为独角兽,优势也仅限于高效凝练的产品思维和年轻的用户生态,在信息渠道和产品生态上势单力薄。
去年下载量第二的豆包则更接近 AI 搜索+AI 智能体+多模态 AIGC 工具的集合体。尽管豆包现在的产品形态不算太有侧重的切入点和独特的用户心智,但由于背靠整个抖音系产品的用户生态,以及抖音自身的投放基因,其仍有时间继续探索理清产品逻辑和抖音生态的关系。
今年刚上桌的腾讯元宝算得上这四者当中产品形态最初级的,倒是尚且可以用“ 微信式简洁” 掩盖大力投放之下,产品层面探索还未深入的龃龉。不过据社交媒体用户爆料,给元宝提的产品需求 Pony 马回复称有些已在“ 排期”,目前确实能十分清晰感受到元宝的功能正在加速迭代。
夸克作为大模型时代前的产品早已积累了相当体量的用户生态,产品形态本就是浏览器+网盘的集合体,产品逻辑完成度较高,近期更新 AI 超级框并搭载通义大模型算得上如虎添翼。然而正因为夸克同时具有“ 网盘” 特性,手握大量用户文件,相比起前三者,“ 数据安全” 的用户心智建设对于夸克来说是最重要的。
尽管对于夸克来说,用户存储在网盘里的文件跟 AI 搜索时产生的互动文件是两码事,然而对于用户来说却构成了整体的“ 数据安全” 用户心智。
夸克的数据安全与相关协议
事实上,在此前的 UGC 时代,由于 UGC 信息的高即时性高互动性高度个性化,UGC 平台的用户也许确实愿意让渡一部分数据权限给到平台以换取便捷的“ 冲浪” 体验,然而夸克元宝此类非即时 AI 搜索用户心智中并没有“ 高即时性” 和“ 高互动性”、甚至也没有“ 垂直用户生态”,此类平台的用户协议不适合参考社交媒体的用户协议框架。
而互联网宏观层面以及 AI 搜索这一领域,近期都有相关事件表明广大用户也确实越来越在意数据安全。
不仅仅是近期相关热门事件推动广大互联网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看法彻底更新,此前腾讯元宝已面临过用户数据相关协议的舆论风波,腾讯张军特意回复称:“ 我们立刻改正,(腾讯元宝) 新增的数据开关默认关闭,输入输出内容都不会用于模型优化。”
(图源:元宝应用数据管理设置界面)
“ 默认关闭” 事实上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含金量相当高的决策,这也是腾讯元宝产品形态处于初期的好处,没有太多过往产品积累的顾虑,可以完全根据当下广大用户的需求来设计底层的用户协议。
而当我们打开夸克,在 3 月 18 日刚更新 3 月 25 日生效的 《夸克基本功能隐私政策》 中的相关原文是:
“ 在经安全加密技术处理严格去标识化且无法重新识别特定个人的前提下,我们可能会将您的部分输入数据、使用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用于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训练或其他数据分析和挖掘处理,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模型效果、提升产品体验以及辅助商业决策分析。”
如果用户不希望此类情况发生,需要主动联系夸克来撤回。也就是说,与元宝不同,夸克默认开启用户部分输入数据用于模型训练,且撤销步骤需要走特定方式联系通道。
图源:《夸克基本功能隐私政策》 截图
其中,夸克特意强调做了“ 严格去标识化且无法重新识别特定个人” 的安全加密处理,但事实上对于用户输入的内容而言,此举仅仅只是降低了隐私泄露的风险,而用户如果对自己输入内容具有相关著作权等类型的版权且未公开发表,此协议内容仍有风险。
当然,AI 应用模型优化与用户著作权内容权益的磨合,主战场并未在夸克,而是在诸如豆包、小说软件等 AIGC 领域。
夸克在阿里及中文互联网发展的位置
正如上文所说,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夸克结合 AI 是占据了“ 老树发新芽” 的优势,这种优势本身今年开始会有代偿。
而在数据相关的协议政策方面,这种作为“ 老树” 的“ 代偿” 初显:元宝可以默认关闭数据开关,但夸克找不到同类型同样描述的按钮,仅有广告、个性化推荐等按钮且默认开启。
事实上,同样作为 AI 搜索产品,这样的用户数据参与优化默认开启和关闭的差异,跟元宝和夸克所在的母公司腾讯阿里的在 AI 时代的产品矩阵现状有关。
元宝还有微信生态可以依靠,而微信生态作为目前最大的 C 端流量入口之一,最不缺的就是相关数据,另外微信内的 AI 搜索入口也可以视为元宝在微信内的分身,元宝自己默认不收集用户数据用于模型优化利大于弊。
而夸克本身就是阿里系目前 AI to C 中最大的流量入口,在通义 app 自身还未完善成长的情况下,夸克承担着阿里主要的 AI to C 任务,默认开启部分用户输入或行为数据参与优化才是合适的选择。
事实上作为大厂,阿里的数据安全体系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尤其此前苹果选择了阿里作为其在中国的人工智能合作伙伴,而苹果在数据安全方面的背书地位毋庸置疑。
但笔者认为,时代正在变化,夸克当下这样的产品设计选择,依然需要根据此后广大互联网用户对于数据安全日益迫切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也许在此前,是否接受所有 Cookie(平台定下的数据收集框架) 参与平台优化算不上一个太值得讨论的问题。并且此前中文互联网产品很少有 Cookie 按钮这一产物,取而代之的是用户进入应用登录时登录按钮附近的几行小字所涵盖的所有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等名字。用户点开仔细阅读的概率微乎其微,并且大概率也没有仅接受基本协议这样的选择。
然而,由于此前中文互联网的生态特性留下的一些“ 代偿”,结合当下中文互联网 AI 高歌猛进,中文“ 曲奇” 仍有意义继续探索,要走的路也远没有现在那么简单。
目前欧盟已推出相关 AI 法案,其中就涉及到数据使用相关的规范框架,而夸克目前 Cookie 的选择自然也并非只有其自身和阿里作用力。
不过由于夸克的上述特性 (文件存储功能所需的用户心智,AI 搜索功能的数据收集相关协议,夸克在阿里中的位置),夸克的 Cookie 变化,会成为一个中文互联网 Cookie 进化的有效观察窗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AI 搜索火热数据安全升温夸克会成为典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