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夏能源网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央国企甩卖光伏电站悄然兴起。步入 2025 年,在新能源项目开发端,各地又掀起风光项目废止潮。
华夏能源网 (公众号 hxny3060) 获悉,5 月 12 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 2025 年第一批废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清单的通知,对娄烦县天池店乡王家崖村光储一体化发电等 14 个项目予以废止。
项目清单显示,14 个废止项目总规模 59.1947 万千瓦,其中光伏项目 10 个,合计容量 487.95MW;风电项目 4 个,合计容量 104MW。业主单位主要为晋能控股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中电建、京能集团等央国企。
上述项目仅仅是这波风光项目废止潮的最新一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福建、陕西、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多地陆续公布最新新能源项目废止名单,拟废止的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过 50GW。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造就了风光项目废止潮?风光项目开发未来走向如何?
项目废止潮涌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这一波如火如荼的风光项目废止潮,最早从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开始。今年 2 月 20 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废止一批已不具备事实条件的光伏电站项目的通知,共废止 10 个光伏项目,规模约 1.143GW,全部为水面光伏项目。
3 月 8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关于清理废止不具备建设条件新能源项目的通知。一个月后,宁夏吴忠市发改委发布便发布公示,废止了 4 个不具备建设条件的新能源项目,累计规模 117.3MW,包括 2 个风电项目,两个光伏项目,光伏项目废止规模 100MW。
4 月 21 日,陕西省咸阳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对部分 2022 年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的公示,废止咸阳市大唐长武 150MW 光伏发电项目、大唐瑶池彬州 10 万千瓦复合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合计 250MW。
另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 1—4 月,陕西多地市均公示了清理 2021-2023 年度保障性风电、光伏项目情况,包括陕西延安废止 300MW 光伏发电项目、陕西榆林废止 350MW 保障性并网风光项目、陕西渭南废止 336MW 风光项目等。截至目前,陕西已对 1.83GW 新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予以废止。
在这波如火如荼的风光项目废止潮中,能源大省内蒙古废止的项目规模最大。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已经公告废止了三批已获批但无法推进实施的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共 37 个,总规模 1265.293 万千瓦。
其中,废止风光制氢项目 12 个,新能源规模 631.6 万千瓦;全额自发自用项目 7 个,新能源规模 7.093 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 14 个,新能源规模 529.5 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2 个,新能源规模 76 万千瓦;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项目 1 个,新能源规模 8.5 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 1 个,新能源规模 12.6 万千瓦。
各地此起彼伏的风光项目废止潮,很快波及到了光伏组件集采环节。
4 月 9 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了一则终止 2025 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的公告。该项目原本规模达 51GW,堪称史上最大的光伏组件集采计划。
中国电建在公告中明确指出,终止采购的直接原因,是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 「招标人的采购需求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一表述表明,政策调整已经引起了新能源项目开发的重大变局。
央国企变谨慎
事实上,这一波风光项目废止潮,远不止上述 5 省区。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至今,已有包括内蒙古、安徽、贵州、江苏、河北、广西、陕西、山西、福建、宁夏、新疆、广东等 15 个省区陆续公布新能源项目指标废止、移出、调整、收回等名单,合计规模已超 90GW。
这么多项目被废止,原因自然是五花八门的,诸如未开工或部分项目不具备继续实施条件、未按时并网、未按时核准、未按时备案等等,还有的是受国家光伏用地政策调整影响以至于项目无法实施,更有些项目干脆声称受国家政策改变而废止。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与项目被废止关系最大的因素,还是业主方的实施意愿,毕竟,只要业主方积极推进,很多外因都是可以解决的。这可是当初挤破脑袋,求爷爷告奶奶也要拿下的项目,同时又得到地方政府百般支持,这样的项目又怎会轻易废止呢?
业主方项目开发意愿的退潮,以央国企的表现最为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近 90GW 风光废止项目很多来自央国企,包括三峡集团、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南方电网、中电建以及京能集团、甘肃电投、晋能控股集团、新疆新星国有资本等。
央国企之所以选择主动放弃这些风光项目,主要考虑到,新能源的收益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阶段是要精打细算保障项目收益率了。
今年 3 月,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绿电提问:公司投资光伏电站项目的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IRR 税前) 是多少?工商业和全额上网项目的收益率有区别吗?当时,中绿电的回答是:公司在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可研论证时,均坚持资本金收益率不低于 7% 的底线。
「绿电巨擘」 国家电投的动作颇能说明问题。2024 年 10 月 24 日,国家电投旗下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 《关于核销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40MW 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告》。
资料显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 40MW 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 1.63 亿元,项目于 2022 年 9 月立项,2023 年 7 月完成投资决策批复。根据测算,该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8.53%。根据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收益率最新要求,已不具备继续推进条件,建议核销。
投资收益率超 8.5% 的项目都要核销掉,与之相对比的是,「双碳」 目标提出后的最初两年,央国企在争抢风光项目上的 「疯狂」。
彼时,电网公司说新能源电压不稳,需要装调相机。1 台调相机就需要投资 1 亿元,100 万千瓦光伏项目需要配套 2 台调相机。电力央企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痛快追加投资 2 亿元。央国企到地方拿风光大基地项目,要建一些配套产业还不说,有的地方政府还要求捐赠一些公益项目,比如修一条路、建一个学校,央国企也都一口应承下来。
然而,光阴流转、时移世易,今时今日,央国企已经变得谨慎了。
政策环境巨变
央国企投建新能源变得谨慎的背后,是国家针对新能源尤其是光伏政策的调整,尤其是今年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和 「136 号文」 的相继下发,对光伏电站开发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明确,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取消全额上网,而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则更是不建议余电上网,这一政策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影响至大。那些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抢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主动废止也许是最理性选择。
国家为何出台政策约束分布式光伏发展呢?这是因为,电力系统光伏装机超标了之后,系统无法去完全消纳掉光伏午间大发的发电量。这一问题的直接表现,先是分布式光伏接网红区的大面积出现,紧接着就是多地光伏电站午间被告知要限电停发。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上半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接网难题已席卷了全国逾 10 个省区,有超过 400 个县先后出现低压承载力红色区域,包括黑龙江 81 个县、山西 73 个县、河南逾 70 个县、河北南网 53 个县、广东 37 个县、山东 37 个县、辽宁逾 20 个县、广西 10 余个县、福建 4 个试点县,等等。红区内,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被叫停。
分布式光伏接网红区之外,2023 年以来,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午间接电网通知限电停发现象也日渐增多。例如,青海集中式电站接电网通知,午间要限电停发三四个小时;分布式光伏大省河南,多个县区的分布式光伏业主,接电网通知午间要限电停发三四个小时到六七个小时不等。
分布式光伏新政之后,「136 号文」 对新能源影响更大。本质上来说,「136 号文」 取消了原有的新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而代之以机制电量、机制电价。未来,新能源的电量、电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市场电量和电价,一部分是带有补贴兜底性质的机制电量和电价。
可问题是,随着新能源装机越来越庞大,未来机制电量和电价的补贴兜底作用到底会有多大,市场对此没有足够的信心。
这也就部分解释了,「136 号文」 下发后引发一波抢装潮之外,那些无法按时完成抢装或者是即使能够完成抢装但仍然算不过账来的风光项目,干脆就直接选择废止放弃掉。
还是那句话,光阴流转、时移世易,面对全新的新能源消纳环境以及最新政策 「指挥棒」,新能源投资业主方已经变得谨慎起来。而谨慎的结果就是,精打细算新项目的上马,那些算不过账来的风光项目会被大量放弃。
「一边倒」 盲目抢项目、上马项目的时期已经过去,谨慎计算的时期已经来临,这其实是新能源行业该有的市场氛围,毕竟,赚快钱、谁都赚钱肯定是不长久的,理性的市场才会走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