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周观察】是钛媒体旗下的特色周报产品,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出台
根据新华社 5 月 12 日发布的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日印发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强调要进一步压实抓好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牵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这个 「牛鼻子」,强化大局意识,保持严的基调,敢于动真碰硬,持续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提高对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执行力。相关条例明确提及,设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同时,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安排,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设组长、副组长,具体人选根据每次督察任务确定并授权,其中,组长由现职或者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正省部级领导干部担任。建立组长人选库,由中央组织部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组长、副组长人选由中央组织部履行审核程序。督察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组长全面负责督察组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 我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国家标准将于年内出台
据中国电力报 5 月 16 日发布的报道,我国首个零碳园区国家标准 《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 已进入审查报批阶段,预计年内就将正式颁布实施。据悉,相关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远景科技集团等单位共同研制。标准涵盖园区分类、系统建设、能源结构、碳核算方法等核心内容,明确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直供比例,建立微电网系统,强化企业能效管理,并构建多方协同机制。
- 特朗普政府将审计拜登执政时期 150 亿美元能源拨款
据财新网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15 日,美国能源部发布了一份名为 「确保对财政援助负责」 的备忘录,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就此表示,将增强问责机制,推动对纳税人资金的负责任管理,并逐案评估财政援助,以识别纳税人资金是否被浪费。据悉,美国能源部在特朗普宣誓就职重返白宫后就已启动了相关审计工作,主要针对拜登执政时期约 150 亿美元的能源拨款,其中又以电网、新能源制造业等领域的财政拨款,尤其是拜登卸任前密集出台的拨款为重点。
- 西班牙政府排除因国家电网遭攻击导致大停电的可能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14 日,西班牙政府针对大停电事件发布的阶段性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西班牙电网遭到了攻击,断电也并非电网覆盖范围或能源储备的问题。此前 4 月 28 日,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部分地区突发大规模停电,其中西班牙受到的冲击最大,停电持续时间超过 10 个小时,部分城市运转一度陷入 「瘫痪」。此后,停电原因引发广泛关注,高比例的新能源装机、老化的电网设施等成为话题焦点,还有声音猜测称,可能是来自外部的电网攻击导致了此次大停电。此前 5 月 7 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曾进行报告,称根据目前调查结果,政府认为大停电的发生与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无直接关联。不过,目前大停电原因仍无定论,西班牙政府最新报告也表示,预计原因调查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事件
- 光伏硅料端酝酿产能大整合
近期,不断有声音称光伏硅料六大龙头正在酝酿行业产能整合计划。财联社 5 月 13 日援引业内消息人士的回应进行报道,称业内确有厂商提出对存量硅料产能、存货进行类似于 「收储」 的计划,有可能会通过主管部门引导下成立的专项基金来操作,计划在硅料价格回暖后,相关资金再退出。不过,根据目前各媒体相关报道来看,头部硅料厂和中小厂商似乎对 「收储」 仍有不同意见,相关计划总体尚处于早期商议阶段,头部上市公司未正式公布相关消息,主管部门也未见公开动作。据悉,2024 年初至今,硅料价格下跌近 40%,当前价格相较此前 2022 年下半年的历史高点,跌幅更是超过 80%,硅料厂商遭遇大规模亏损。
- 台湾最后一台核电机组关停
据央视网消息,台湾最后一台在运核电机组——第三核能发电厂 2 号机组已于 5 月 17 号晚间关停,台湾自此正式进入 「非核家园」 时代。报道称,岛内民众担忧未来岛内会面临缺电危机,导致电价不断上涨。
- IEA 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 2000 万辆
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5 月 14 日发布的 《全球电动汽车展望 2025》 报告,即使全球经济发展、新能源产业遭遇波动,但 2025 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销量仍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了 35%,预计今年全年销量将突破 2000 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超过 1/4。报告指出,在各国能够兑现气候行动、能源转型相关承诺的情况下,预计到 2030 年,电动车将占全球新车总销量的 40% 以上。(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