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极客电影 Geekmovie,作者 | 旭仔,编辑 | Joy
5 月 15 日,万众瞩目的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四季》(以下简称 《爱死机 4》) 在网飞上线。
△ 《爱,死亡和机器人 第四季》 海报
作为全球现象级的科幻动画,《爱死机》 前三季凭借炫目的视觉效果、天马行空的创意脑洞和对科技与人性的深度思辨,成为网飞史上评分最高的动画剧集之一。
第一季豆瓣 9.2 分,烂番茄新鲜度 89% 就是明证。
《齐马的作品》《吉巴罗》等火出圈的单集成为了很多观众心中的科幻新经典作品。
△《齐马的作品》
如今第四季开播,本以为是年度科幻巨作,却没想到豆瓣开分 5.3,且仍有不断下探的趋势,截至发稿,评分已经跌至 4.9。
从 9.2 分,6.9 分,8.5 分到今天的 4.9,短短六年时间,《爱死机》 系列就从神坛跌落下来。
单从技术来看,本季与前几季相比不遑多让,甚至在建模的真实度上还有所提升,第七集 《暴龙的尖叫》的斗兽场追逐戏中的 CG 水平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暴龙的尖叫》
但创作者们却失去了该系列另一个赖以成功的法宝—— 想象力,他们试图用各种猫猫卖萌来填补,但很显然,这一招没有奏效。
△《又一个庞然大物》
猫当然很可爱,但 《爱死机 4》 却没那么可爱。
01 从"爱死机"到"卖萌机"风格的转变
曾经以深度、创意和哲学思考著称的 《爱死机》 系列,如今似乎迷失了方向。
豆瓣某热评甚至调侃本季应该改名为 《猫,宗教和外星人》,这一说法虽然有调侃的意味,但也道出了本季一个显著特点:猫的频繁出现。
尤其是第五集 《又一个庞然大物》,讲述一只家猫联合家用机器人密谋推翻人类,统一世界的故事,甚至成为了本季最好看的部分。
△《又一个庞然大物》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创作者叙事野心的溃败。
导演把“ 猫想统治世界” 这类以宠物为主角的剧集放到了主要位置,试图通过宠物卖萌来吸引观众眼球。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下流行的宠物文化,也让猫奴们狂喜不已;
然而,这真的是 《爱死机》 系列应有的风格吗?
今年年初,一部东欧独立动画电影 《猫猫的奇幻漂流》击败了好莱坞一众大厂,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猫猫的奇幻漂流》
另外,谈到漫威的 《惊奇队长》,很多影迷可能都忘了是谁演的了,但里面那只和猫长得一模一样的噬元兽肯定让你印象深刻。
△《惊奇队长》 中的噬元兽
甚至 《黑客帝国 4》的片尾彩蛋直接让好莱坞大佬们坐下谈用猫当主角的可行性。
△《黑客帝国 4》 片尾彩蛋
猫,仿佛是当下影视剧吸引观众入场的利器。
但是“ 猫统治世界” 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爱死机》 系列从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到跟风者只用了短短六年。
△《又一个庞然大物》
以前的 《爱死机》 会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人性、社会和哲学等深层次的主题;
如今,它却变成了类似 TikTok 式的萌宠营销广告,这种转变令人惋惜。
在前三季中,纵然中间也有良莠不齐的现象存在,但是至少每一季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几集。
举几个例子:
还记得第一季 《齐马的作品》中,一个清洁机器人在千年的尺度中寻找自我,用软科幻的方式解构了存在主义。
△《齐马的作品》
第二季 《溺死的巨人》中,随着冲上海滩的巨人慢慢腐烂、消失,围观与狂欢的人群也渐渐褪去,仿佛是对当今人类沉溺于互联网景观社会的最佳隐喻。
△《溺死的巨人》
第三季 《吉巴罗》一集运用极强的视听设计,隐喻了百余年前拉美原住民与殖民者的关系,最后殖民者拔走了原住民身上带血的金子,批判的核心昭然若揭。
△《吉巴罗》
纵然第四季在技术上越来越成熟、炫目,但是没有了深邃的内核,还是会过目即忘。
02 从“ 颠覆认知” 到“ 梗化表达” 粉丝不满足
除了 《又一个庞然大物》,猫还出现在剧集中的各个角落。
在第三集 《蜘蛛玫瑰》中,女主角拿到的“ 外星宠物”,虽然长相怪异,但从与人互动时的行为上来看,本质上也算是一只类猫萌宠。
△《蜘蛛玫瑰》 中的类猫萌宠
△《蜘蛛玫瑰》
还有收到一些好评的最后一集 《他能悄悄靠近》,同样是猫做主角。
△《他能悄悄靠近》
不同于 《又一个庞然大物》 猫企图统治世界的野心,这一集讲的是一只黑猫从魔鬼手里救下了主人。
△《他能悄悄靠近》
总之,不管是“ 正能量萌宠” 的黑猫救主,还是“ 反派喜剧人” 一样的邪恶橘猫,这两集的共同思想都是“ 猫好人坏”。
但从剧作上也没有再翻一番,最后只剩诸如“ 猫会救人”“ 猫会作妖” 这样的浅层表达,好像只是为了迎合互联网上的宠物热梗而已。
不过现在的舆论环境显然“ 萌即正义”,猫因为长着一张神似人类婴儿的脸,自带“ 无辜滤镜”,所有人对它们的负面行为宽容度极高,又因为动物是没有道德观念的,所以道德批判都要由人类角色承担。
△《他能悄悄靠近》
也正是因为人够坏了,所以即便是猫统治了世界,观众不仅不会反感,甚至还不会认为它们是真正的反派,并且暗暗支持。
但是 《爱死机》 系列的观众不会满足止步于此的表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观众调侃本季改为 《猫,宗教和外星人》也毫不违和的原因。
系列粉丝们之所以不满,是因为 《爱死机》 的观众不需要什么“ 共识”,他们需要的是颠覆认知、颠覆逻辑、重塑世界观的视觉和心灵体验。
前三季的成功恰恰在于颠覆,而过度“ 梗化” 的表达,观众每天刷小红书的时候能看到几百条相关帖子,所以只是创作者的一种迎合。
03 对影视创作来说,IP 是把“ 双刃剑”
放眼全球影视市场,《爱死机》 系列的品质下滑并非个例,它反映了当下影视行业在创作中的一些普遍问题——IP 是把“ 双刃剑”,当一个 IP 足够火爆,艺术表达可能会被 IP 的过度商业化限制住。
这种现象在迪士尼的“ 漫威” 和“ 星战” 系列中也有所表现。
比如漫威在 《复仇者联盟 4》 的巅峰之后连续两个阶段都找不到新的创作方向,还有 《星球大战》 世界观下越来越多的衍生剧和电影,都在如今不断的开发过程中变得臃肿不堪。
△ 充满争议的 《美国队长 4》
△ 《雷霆特攻队*》 为挽回票房颓势,中途改名 《*新复仇者联盟》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影视行业对流量和商业化的过分迎合。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制作团队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吸引观众眼球的题材和内容,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表达。
如今影视行业往往会选择更“ 安全” 的创作模式,避免冒险尝试新的创意、主题和故事。
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维持 IP 的热度和商业价值,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削弱 IP 的生命力和观众的信任。
《爱死机》 系列自 2019 年问世以来,凭借其独特的风格、精妙的创意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前三季以近乎于“ 炫技” 般的绚丽视觉效果、和极具想象力的设定,对人性、科技等横亘在人类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
其中还诞生了诸如 《齐马的作品》《吉巴罗》 那样出圈的单集作品,引领了后面几年科幻短片的创作潮流。
△ 《爱死机》 前三季评分图表
但时至今日 《爱死机 4》 的口碑跳水,看起来也是中了“IP 迎合商业” 的魔咒:
相比于前三季的惊艳,故事想象力的匮乏、整体上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视听震撼和内容深度,没能撑起大家对这个 IP 的期待。
如今 AI 等技术日渐成熟,强大的工具将带来一个“ 创作平权” 的时代,未来比拼的更多是个体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表达。
《爱死机》 的诞生,为的是搭建一座动画人“ 创造力的角斗场”;希望它能认清自己赖以生存的优势,在下一季回归初心,重新引领时代。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