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4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爆款单品时代来临 ETF 品种多点开花
2025 年上半年,境内 ETF 发展势头强劲。相比此前靠核心宽基 ETF「吸金」 撑起一片天,在上半年活跃的市场环境和轮动行情推动下,黄金、港股互联网、机器人、基准做市信用债等多个热门赛道都涌现出了代表性的 ETF 单品,「吸金」 效果不输甚至超过核心宽基产品。随着一系列政策新规以及监管指导意见发布,有业内机构表示,ETF 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其中,头部公司产品布局完备、客户基础良好、品牌影响力强、业务资源充足,行业领先优势相对牢固,营销战略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
•大盘股获资金青睐 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
7 月 3 日,A 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涨逾 1%。A 股总市值创历史新高,已连续 4 个交易日站上 100 万亿元。整个 A 股市场超 3200 只股票上涨,逾 60 只股票涨停,PCB、创新药、固态电池、消费电子等板块表现活跃。市场成交缩量,成交额为 1.33 万亿元。资金面上,资金情绪回暖,沪深 300 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60 亿元,大盘股受到资金明显青睐。分析人士认为,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 股资金面或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国内外降息空间打开将助推 A 股估值抬升。
•今年举牌已达 19 次 险资入市步伐加快
险资举牌步伐不停。7 月 3 日晚,华菱钢铁发布公告称,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购买公司股票 3.45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到 5%,根据相关规定,已触发举牌。同日,利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其于 7 月 1 日举牌江南水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显示,截至 7 月 3 日,今年以来险资合计举牌 19 次,涉及 15 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接近 2024 年全年水平。业内人士表示,投资压力增大以及会计准则切换等因素,推动险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来追求长期稳定投资收益。展望未来,险资权益投资力度有望加大,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分红稳定的资产将受到险资持续关注。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启动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宣介活动
近期,上交所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宣介会,正式启动在全国重点省市以及科技企业聚集地的系列宣传贯彻活动,旨在尽快推动科创板改革 「1+6」 政策落地见效、全面提升上交所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效能。地方金融、科技、经信等相关部门,重点园区,上海、北京证监局,200 余家重点科创企业以及证券公司代表,共 420 余人参会。
•产业趋势和业绩共振 机构布局 AI 产业链
市场对科技成长板块的热情不断攀升。从资金面看,6 月以来,数十亿元资金持续涌入科技细分行业主题 ETF,部分 ETF 份额创历史新高。从调研情况看,科技板块调研热度高企,机构加紧调研寻找投资机会,业绩成为核心关注要素。在机构看来,科技成长板块产业趋势向好,尤其是 AI 相关产业链,在半年报即将披露的情况下,业绩表现抢眼的相关标的,后市值得期待。
•A 股公司半年报 7 月 15 日登场
日前,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 2025 年半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出炉。沪市主板公司中盐化工一马当先,将于 7 月 15 日拉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大幕。神通科技紧随其后,将于 7 月 19 日 「交卷」。深市公司 「打头阵」 的共有 5 家公司,分别为沃华医药、瑞鹄模具、*ST 聆达、长川科技、聚灿光电,半年报披露日期为 7 月 22 日。与此同时,北交所首份半年报将由并行科技披露,定档于 7 月 25 日。
证券时报
•近千家 A 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虚火」 知多少?
今年以来,机器人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板块之一。但在这股充满想象空间的新兴产业浪潮之下,资本套利的暗流却在时时涌动。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 日收盘,A 股机器人概念一共有 947 家上市公司,相当于每 6 家 A 股公司就有一家涉及机器人业务,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则一共有 252 家。但是,机器人板块持续扩容的同时,其 「含金量」 却值得商榷。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近千只机器人概念股背后,虽然有部分是真正从事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企业,但也有不少是仅具备边缘关联的公司,通过各种途径 「蹭概念」 抢占人形机器人风口,浑水摸鱼推升股价。非理性炒作不仅潜藏着资本套利的陷阱,亦可能透支行业信用,加剧这个年轻赛道的泡沫化。
•「反内卷」 号角吹响 多个行业应声而动
「太卷了,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华中地区一家锂电材料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诉苦,目前公司开工率不到 30%,「据我所知,行业不少企业都在盈亏线上挣扎」。锂电企业如今的境遇,正是行业 「内卷式」 竞争带来的恶果。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多个行业已经掀起 「反内卷」 之战,部分行业的 「反内卷」 已初显成效。政府部门也在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7 月 3 日,工信部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751 家私募 6 月调研 387 家 A 股公司 电子、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最新数据显示,6 月共有 751 家私募证券管理人调研 387 家 A 股上市公司,合计达 1769 次。其中,电子、医药生物两大行业备受私募青睐,合计被调研 541 次,占比逾三成。迈威生物当月获得私募扎堆调研 51 次,成为机构眼中的 「香饽饽」,这也与当下创新药的火爆紧密相连。值得注意的是,私募机构对后市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有私募分析,随着 「反内卷」 政策逐步深化,上市公司的产能周期已临近尾声,这意味着盈利下行周期即将终结。
证券日报
•监管靶向治理违法违规行为 资本市场主体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官网数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累计针对 160 家 A 股上市公司的 258 起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相较去年同期,涉事公司数量下降 70.26%、违法违规行为下降 60.91%。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精准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机构强化了对市场的监督力度,提升了市场规则的执行效果,减少了违规操作的空间,从而提高了市场的规范化水平。随着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投资者信心的增强,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和理性,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市场将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券商上半年斥资超 20 亿元回购股份 板块估值或迎来修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 7 家券商实施股份回购,合计回购 1.91 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 20.31 亿元。同时,还有部分券商已公布回购计划。多位分析师预计,在券商板块一系列股份回购、股东增持等利好举措下,叠加市场环境向好,券商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上市公司丰富消费 「菜单」
进入夏季,各地夜经济激发消费活力,夜市、夜购、夜娱、夜游、夜秀等业态红红火火。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培育发展夜经济,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政策的支持下,夜经济蓬勃发展,今年夏季多地呈现出许多新亮点,包括夜间文化和艺术活动增加、夜间公交提升夜经济的便利性等。」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