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14 日电 651 家企业和机构携 500 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亮相;超过 65% 的参展商是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携手广大中小 「链属」 企业同台展示;参展商涉及 75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 35%……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简称 「链博会」) 即将启幕,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本届链博会多个指标都有进一步提升。
受访专家认为,这三组数字从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助力大中小企业融通、深化中外企业互动等不同侧面凸显着链博会的热度,也彰显着中国在推动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中的作用。
上中下游企业有序衔接
记者获悉,第三届链博会上,651 家企业和机构携 500 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将在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参展。
「各展区的参展商同属一条 『链』,形成产业链 『全家福』。」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介绍,链上伙伴将设置联合展台,如苹果公司第三次携手我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最新技术,浙江宇树科技、强脑科技、海康威视等 AI 产业链企业将组团参展。链博会期间还将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为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加强资源共享和长期合作搭建平台。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对记者表示,这些企业中既有很多连续三届参展的 「铁杆老朋友」,也有 230 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为了让 「新朋老友」 更为清晰地找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本届链博会还将首次绘制上述 「六链一展区」 产业图谱,呈现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重点材料、技术和产品。
张继行认为,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关注到位于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每一环的企业,通过一系列创新优化,能够提升展会效能,让参展企业更便捷高效地获取合作机会。
大中小企业互融互通
从企业规模来看,在第三届链博会上,超过 65% 的参展商是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还有大批 「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企业、「小而精」 中小企业积极参展。
其中,英伟达、路易达孚、中国铁建、中粮集团等国际知名 「链主」 企业将与广大中小 「链属」 企业同台展示。东方电气将展示其带动 1.5 万家企业协同出海的成功实践。
如何让大中小企业有效融通,提升洽谈合作的效率成为展会重要考量。记者获悉,本届链博会拓展 「参展履历」 功能,为参展商 「数字画像」,研发 「匹配—触达—互动—追踪」 全流程自动化对接技术,助力广大企业展前精准对接、展中深入交流、展后跟进洽谈。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记者表示,链博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不同的产业和主题方面都积极探索,为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机遇。「这正是其引力和魅力所在,吸引着更多企业广泛参与。」
中外企业深化互动
分区域来看,第三届链博会的参展商涉及 75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 35%,比第二届提高三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 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170 多个境外团组将来华观展洽谈。
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跨国公司的参展积极性,尤其美国企业的热情,充分说明全球化是无法逆转的。」
王义桅说,中国是联合国标准下工业门类最全、配套最完整的国家,不仅是 「世界工厂」,还是 「创新实验室」,正在以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世界提供新的动能。链博会是中国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具体实践,展现出中国推动全球化继续前进,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方向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同时也生动地阐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受访专家认为,透过一组组数据,看到的是链博会的引力和热度,以及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的品牌效应逐渐凸显。
周密表示,通过前两届链博会,世界看到了中国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及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意愿和决心。「在世界形势变化莫测的当下,企业希望能够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格局中寻找更多确定性。他们通过参与链博会积极寻求与中国市场连接,实现稳定发展,也为未来创造更多机会。」
张继行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四海宾朋,特别是全球工商界的朋友们齐聚链博会,是对链博会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的信任票。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