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读娱,作者 | 小咕咚
近年来,长短剧的联动将更加紧密,基于爆款 IP 推出衍生长剧愈发常态化,从 《唐朝诡事录》 推出短剧形式外传 《大唐来的苏无名》 到 《九重紫》 完结后推出衍生短剧 《昭世录》,再到 《折腰》 热播后有意打造同名短剧,均是利用原 IP 的粉丝基础和世界观设定,快速吸引观众。
伴随着这一系列短剧的成功,不少短剧开始花式蹭长剧的热度,或是打着某部长剧的旗号,在宣发上自称是短剧版 XXX,或是以短剧的模式翻拍长剧 IP,在 IP 运营上做到一鱼多吃,这些打法在宣发上得到较好品效的同时,争议随之而来。
打着短剧版 XXX 的旗号,模糊营销潜藏争议
纵观短剧行业,借用长剧的由头模糊营销已是常态化的现象。从主打双女主设定的 《引她入室》 被称为短剧版 《三十而已》 到全程无 CP、专注事业线 《登凤台》 被称为短剧版 《甄嬛传》,从于正监制首部短剧 《吉天照》 被称为短剧版 《延禧攻略》 到以权谋复仇为主线的 《黄金台》 被称为短剧版 《琅琊榜》,皆是典型的代表。
这些短剧表面上与长剧存在一些相似的元素或者故事线,如 《吉天照》 的故事主线是女主奴隶逆袭成大女主,与 《延禧攻略》 里魏璎珞从宫女到皇贵妃的路线有些相似,《琅琊榜》 男主梅长苏的人设是经历梅岭惨案、身中火寒毒,从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变为容貌大变的江湖帮派宗主,《黄金台》 的男主是战功显赫的大将军褚钦被诬陷为投敌叛贼后改头换面,实则在剧情细节、价值内核以及演员表现都有诸多的不同之处,这也让不少用户觉得这些剧集打着 「短剧版 XXX」 旗号的营销是 「挂羊头卖狗肉」,甚至还遭到了不少长剧粉丝的反对。
例如,#短剧版山河令有内味了 #这一话题于近日在微博上引发了诸多争议。所谓的短剧版 《山河令》,实则是由 《山河令》 导演参与制作的 《将军家的小儿子》。该剧主打 「权谋武侠+双男主」 设定,并在宣发时强调 「导演风格复刻」「羁绊感」 等与 《山河令》 相关联的元素。此番 #短剧版山河令有内味了 #话题一出,网友批评其营销策略模糊原名、捆绑原剧词条,属于 「碰瓷式营销,还有 《山河令》 粉丝发声表示 「山河令只是散了,不是死了」,并认为消费情怀不如恢复原作。
争议在前,剧集的舆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蹭长剧 IP 的热度,以 《将军家的小儿子》 为代表的短剧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观众关注,并实现流量转化,为作品的出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短剧翻拍长剧 IP 掀起热潮,玩转情怀杀间有何新趋势?
今年以来,改编经典长剧已成为一大新的内容风口,如芒果 TV 上线了从 《橘子红了》 改编的 《橘祥如意》、优酷上线了由 《偷偷藏不住》 改编的 《偷偷藏不住之许你》。此外,经典剧集 《还珠格格》 翻拍的短剧 《还珠》 也于早前官宣杀青,还有 《纵横四海》《精武门》《倩女幽魂》《英雄本色》 等经典 IP 也正在批量涌入短剧赛道,集体收割国民记忆红利。
透过目前市面上的这些作品,我们或可从中总结出些许内容趋势——
翻拍长剧 IP 的短剧大都在保留原剧相关元素外,还会结合当下观众的喜好有所改编,如短剧 《还珠》 基于短剧行业偏好反套路的流行风向,以现代视角重构经典,当红女明星林岁岁意外穿越至崩坏的 《还珠格格》 原著世界,成为皇后宫中的宫女,与冷面侍卫景渊携手修正偏离的剧情线并产生情感纠葛。以此来看,短剧 《还珠》 在将原著的经典人物元素与短剧爆款内容元素相融合,但从目前的剧情介绍来看剧中原有的经典角色似乎都成为了凸显男女主角人物的工具人。
翻拍经典长剧的短剧演员阵容的知名度更高。或是颇有国民度,《橘祥如意》 邀请了资深演员黄维德、陈紫涵担纲,或是在年轻观众群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短剧 《还珠》 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因 《偶像练习生》 出圈的罗一舟、出演过 《狐妖小红娘之月红篇》 的胡连馨。
翻拍经典长剧的短剧在内容制作上更加精良,并在内容体量上还是超越了常规短剧。《橘祥如意》 是一部横屏短剧,共有 24 集,每集 30 分钟,几乎与小体量的长剧无异。剧集为 30 集、每集 15 分钟的短剧 《还珠》 相比三部 112 集的原版,体量大幅压缩,但总时长也高于同类剧集。
背靠长剧 IP 影响力,相关短剧还借势探索更多变现方式,拓展剧集自身的商业价值。如分享剧 《橘祥如意》 首播推出 「云包场」 活动,会员卡发放刺激观看时长,直接带动分账转化,开播 46 小时即分账破百万,播至后期探索了付费观看的模式,即从第 18 集开始,会员 1.5 元购买 1 集,12 元购买直通大结局,彩蛋 3 元 1 集 ,非会员则在此价格基础上翻倍。也就是说,这一套变现打法不仅通过付费观看的形式增加内容收入,还试图通过差异定价的方式引导用户开通会员,最终助力分账收入的上涨。
一直以来,情怀杀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中屡试不爽。翻拍长剧是短剧玩转情怀杀的方式之一,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原 IP 有高知名度,短剧化的剧集也能顺势获得更多关注,更容易引发对比与讨论,这样既能降低市场风险,又能快速吸引流量。挑战主要在于版权费用要高于普通短剧,剧情改编上也考验编剧的功力,在保留原剧里的经典元素上融合当下的价值观以及流行的内容元素,在情怀与创新间实现平衡,进而有利于 IP 复利最大化发挥。
总的来说,打着短剧版 XXX 旗号进行宣传的作品,更多的是在营销侧发力,能快速吸人眼球,但吃相不佳;翻拍长剧的短剧 IP,则是在内容创作上探索经典 IP 的更多打开方式,让情怀杀找到新的内容出口,在商业化上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