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17 日电 (记者沈寅飞)8 月 18 日,中国神华 A 股即将结束停牌恢复交易。此前,中国神华公告拟通过发行 A 股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 13 家标的公司股权,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承载着战略意义与市场期待的资产重组,将在资本市场接受检验,其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一口气整合 13 家标的公司以打造倍增效应
根据中国神华的公告内容,拟通过发行 A 股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国源电力 100% 股权、新疆能源 100% 股权、化工公司 100% 股权、乌海能源 100% 股权、平庄煤业 100% 股权、神延煤炭 41% 股权、晋神能源 49% 股权、包头矿业 100% 股权、航运公司 100% 股权、煤炭运销公司 100% 股权、电子商务公司 100% 股权、港口公司 100% 股权,并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西部能源持有的内蒙古建投 100% 股权。
业内人士指出,这 13 家标的公司,业务覆盖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从公告的资产规模质量看,收购后大概率将产生增值效应。如新疆能源下属新疆准东露天煤矿 2025 年最新核定产能已达 3500 万吨/年,为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可采储量超 20 亿吨,其开采的 31 号不粘煤具有低灰、特低硫、中高热值特性,是优质化工及动力用煤,年产量可满足 2 座千万千瓦级电厂全年需求。此外,新疆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 (3000 万吨/年)、新疆黑山露天煤矿 (1600 万吨/年)、内蒙古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 (1500 万吨/年) 等大型煤矿的注入,将进一步夯实中国神华的资源储备优势。
中国神华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交易从根本上契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资本市场改革要求,旨在实现 「1+1>2」 的战略倍增效应。从能源安全维度看,交易紧密围绕夯实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核心目标,通过整合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战略资源基地及配套港口航运物流资产,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保供韧性。交易完成后,中国神华将依托集约化统一管理平台,强化跨区域资源统筹配置效能,重点提升迎峰度夏、冬季供暖等关键时期的应急响应能力与供应稳定性,切实履行央企保障基础能源安全的主体责任。
此外,在资本市场改革层面,此次交易是中国神华响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深度贯彻国务院、证监会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央企提升内在价值、聚焦主责主业的要求。通过注入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优质资产,公司将进一步整合优化产业链资源,显著提升资产质量与规模效益,交易完成后国家能源集团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协同优势与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强化,是本次资产注入的另一亮点。标的公司在煤炭、发电及煤化工领域拥有规模可观、高效运营的业务,与中国神华现有的铁路、港口和船舶组成的大规模一体化运输网络相结合,将进一步增强 「煤-电-运-化」 一体化开发与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煤炭开采端规模效应将增强,提升资源稳定供给能力;煤电一体化资产将强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煤电联营效益;煤制油化工技术平台将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运输环节路港航资产将增强物流网络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 「西煤东运」 战略通道运转效能。
先进的绿色智能化技术,为标的资产增添了可持续发展底色。如标的公司在煤炭绿色开采、煤制油化工技术、清洁燃煤发电、智慧港口运营、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依托 5G、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新疆能源露天煤矿全部达到自治区中级智能化煤矿要求,加快推进少人、无人化生产;同时采用 「表土回覆+地下管网微润」 系统,将原始剥离表土用于排土场覆土,大幅提升植被成活率,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标杆。
地理空间区位的互补性同样值得关注。拟注入标的与中国神华现有煤炭资源形成地理空间互补,相关物流资产强化 「西煤东运」 通道节点功能,煤电一体化及煤制油化工项目补齐产业链条,共同构建多层级、立体化现代煤炭供应体系。通过跨区域产能协同调度机制,公司应对重点能源消费区域季节性、结构性供需波动的能力将全面提升,为筑牢能源安全防线提供坚实支撑。
盈利分红:短期有支撑长期增长可期
财务数据显示,标的资产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和广阔的增长空间。截至 2024 年底,标的资产合计总资产 2583.62 亿元,合计归母净资产 938.88 亿元;2024 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1259.96 亿元,合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80.05 亿元,剔除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达 98.11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0.45%。尽管这一收益率较中国神华现有资产 14.39% 的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约 4 个百分点,但在一体化协同优势及资金技术、管理支持下,标的资产价值增长空间值得期待。
据了解,自 2007 年 A 股上市以来,中国神华累计盈利超 7490 亿元,累计现金分红达 4919 亿元,平均分红率超 60%;近三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在 70% 以上,2024 年度派发现金红利 449.03 亿元 (含税),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 76.5%。根据 「2025—2027 年度股东回报规划」,公司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 65%,并将适当增加分红频次。8 月 15 日的分红公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公司拟进行 2025 年中期利润分配,分配金额不少于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75%。
在 8 月 3 日的资产重组电话会议上,中国神华管理层明确表示,本次收购不会影响分红政策和稳定性,将努力争取增厚 EPS 而非摊薄,坚定了投资者信心。
标的资产中新疆区域的资源储备和发展空间值得期待。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 年新疆原煤产量 5.41 亿吨,较 2023 年增长 18.4%,较 2022 年增长 31%,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主要产煤省区首位,准东、哈密、吐哈三大基地单日开采量突破 130 万吨。本次注入的国源电力、新疆能源等在新疆区域拥有丰富资源储量,并在区域内形成煤电化运一体化模式,发展潜力显著。
业内人士指出,以停牌前 8 月 1 日 A 股收盘价 37.56 元计算,中国神华股息率在 6% 以上,远超 2025 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 2.12% 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低利率的市场背景下,这种 「低波高息」 属性吸引力持续上升,瑞众保险等机构以 3200 万港元增持公司 H 股至 5% 的举动,释放了长期看好信号。
破局 「内卷」:或将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将实质性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通过一次性注入多项核心优质资产,中国神华与控股股东在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运输领域的业务重叠将得到根本化解,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治理结构更趋规范透明,有效保障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是中国神华聚焦世界一流目标的重要一步,通过整合全产业链业务板块,公司资源储备与核心产能将大幅提升,为推进清洁生产、优化产能匹配、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从产业整合维度看,此次重组也是落实煤炭行业 「反内卷」 的有力举措,为能源行业有序发展注入动能。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际,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央企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围绕 「三个集中」 优化资产结构,抵制 「内卷式」 竞争。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指出,将分散资源整合到同一家企业,可减少重复投资,统筹优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生产,更快实现创新突破。对中国神华而言,优质资源进一步向上市公司汇聚,贯穿 「煤-电-化-运」 全链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强了防风险、抗周期能力。
从行业转型视角看,此次重组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范式。在能源转型与安全需求并重的背景下,重组后煤炭开采主体提供更稳定供给,坑口煤电和煤化工平台提升清洁转化水平,运输物流网络自主可控增强,不仅强化了中国神华的市场头部地位,更通过跨区域产能协同推动煤炭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现金流充沛的行业龙头,中国神华通过此次战略性重组强化了资源掌控力与抗风险能力,构建了更完整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在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低碳发展间实现平衡。随着 A 股复牌,这场承载着战略意义与市场期待的资产重组,将在资本市场接受检验,其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