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今年以来,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持续发力,转型发展效果显现,业务规模显著提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 3839.7 亿元,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总规模的 3.08%。这一数据较 2024 年年底的 3143.18 亿元增长 696.52 亿元。
另外,从存续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类型来看,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数量为 1730 只,占比为 4.58%;产品规模合计 1301.92 亿元,规模占比 1.04%。与 2024 年年底相比,今年前 7 个月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数量增加 364 只,规模增长 293.88 亿元。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截至今年 7 月,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为 40.42 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 3.31 亿元。2024 年年底,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为 28.57 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 2.49 亿元。对比来看,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资管产品平均规模显著提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 1 月 17 日 《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备案管理规则》 正式实施以来,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展业门槛提高。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备案信息显示,截至 6 月 27 日,开展资管业务的期货公司数量为 94 家,相较今年 1 月的 110 家,已减少 16 家。
「近年来,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商品交易顾问) 策略凭借其稳健的收益,以及与股票、债券市场的低相关性,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投资策略之一,在资产配置中的地位持续提升,成为投资者分散风险、优化组合的重要工具,赢得了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瑞达期货基金经理王骏翔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随着经济改善预期增强,叠加权益市场估值优势显现,债券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牛市行情后进入调整阶段,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持续走低。CTA 策略兼具对冲风险和资产配置的功能,逐渐从 「可选配置」 变为 「标配」。
据介绍,瑞达期货坚持投研赋能与主动管理,持续深耕期货及衍生品类资管产品,已形成多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 CTA 类系列产品。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公司资产管理权益规模较 2024 年年末增长 36.5%。其中,CTA 产品规模较去年增加逾 40%,「固收+」 等混合类产品规模较去年有所下降。
面对市场情况变化,中信期货研发出多种衍生品相关投资策略。「我们观察到黄金在降息周期和去美元化进程中的长期机会,推出了 『固收+黄金期权』 的衍生品策略,其攻守兼备的特点可以让客户更好地参与贵金属投资。针对传统主观 CTA 策略波动较大的特征,我们创造性地引入了期权思维优化模式,较好地控制了波动率,提升了客户持有体验。机构客户配置股票、债券却苦于波动太大,我们运用期货/ETF 复制领口期权,起到了降低波动的作用,解决了机构客户资产管理的痛点。」 中信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信期货资产管理中心突出期货资管特色,凭借平台研究优势和产品设计、量化投研能力,研发出结构新颖、以商品及衍生品策略为特色的 「固收+」 系列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在丰富产品矩阵、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探索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有效实现了 「小众策略大众化」,成为新的规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