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郑泉) 为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于 9 月 15 日联合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宣教触达率,9 月 21 日,由河南证监局、郑商所指导,河南省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与期货日报联合举办的 「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 专题培训暨 「豫知讲堂」(第六期) 活动成功举办。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本次培训特邀格林大华期货、中国银河证券的专家授课,内容涵盖投资者权益保护、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打击经验、市场风险提示等,向社会公众传递金融为民正能量,助力人民群众不断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防非反诈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中,郑商所一方面针对老人、青年等人群,结合近两年公安部、最高检等公布的典型案例,推出系列短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原创投教产品,以常见的虚假平台、养老陷阱、求职骗局、非法金融活动标签等为切入点,通过动画、场景游戏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金融防非反诈知识,帮助社会公众强化防非反诈意识,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郑商所支持会员单位、地方协会等投教合作单位通过线上线下投资者教育活动,讲解期货基础知识、开展适当性教育、宣传防非反诈要点,让 「长期、价值、理性投资文化,引导依法维权」 的正确理念进社区、进校园,走到人民群众身边。
据记者了解,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郑商所支持举办投教专项活动和进校园活动共 50 余场。
与此同时,郑商所依托实体投教基地,「引进来」 与 「走出去」 相结合,一是联合会员单位走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 「探馆学期货 投教 『郑』 当时」 主题活动,通过现场互动、专题讲座和郑商所投教展,积极面向高校师生普及期货和衍生品基础知识,开展防非反诈警示教育;二是走进黄委会老年大学,通过典型案例详细剖析非法交易等诈骗手段,强化老年群体警示意识;三是密切 「实践教育基地」 平台,共建高校合作,携手高校师生共同走进郑商所实体投教基地,通过 「参观+互动+讲座」 形式向高校师生普及期货发展史,讲述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故事。此外,郑商所还面向会员单位、社会公众和高校师生开展了 「投教金点子」 活动,征集投教新思路、新方法,共聚力量,点亮投教之光。
此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河南证监局、郑商所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推动金融政策与金融知识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进一步展现了金融行业服务民生、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担当与温度,为筑牢金融风险防线、优化金融服务环境贡献了坚实的保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