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自 7 月以来,权益市场表现强劲,以科技、创新药等为代表的板块行情火热,权益基金表现亮眼。Wind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8 日,年内已经涌现出 43 只 (不同类型份额合并计算,下同) 净值涨幅超过 100% 的 「翻倍基」。从重仓领域来看,「翻倍基」 大多集中在科创、医药等高景气赛道。与此同时,在业绩驱动下,市场资金也选择 「用脚投票」,部分产品的管理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
市场回暖强劲助推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8 日,年内已有来自永赢、汇添富、中航、中欧、中银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 43 只基金净值上涨超过 100%,跻身 「翻倍基」 行列。
其中,永赢科技智选、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两只基金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以来总回报率分别为 189.54%、172.12%,远超其余同类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永赢科技智选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 2024 年 10 月,主要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方向,基金经理为任桀。中报显示,下半年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全球前沿模型的发布,新兴应用的发展,以及 OpenAI/Anthropic、海外云和芯片厂商、国内相关公司如光通信 (CPO)、印制板 (PCB) 等经营状态,积极挖掘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机会。其代表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上述三只个股也成为年内科技板块行情驱动的重要代表性标的,如新易盛的年内涨幅已经超过了 300%。
另一只表现突出的 「翻倍基」,则是聚焦医药领域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该基金是一只 QDII 产品,成立于 2010 年 6 月,基金经理为张韡。从重仓领域来看,该基金以布局港股市场医药创新领域为主,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映恩生物-B、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和黄医药等。其中,映恩生物-B、科伦博泰生物-B 和信达生物的涨幅均超过 100%,显著推动了相关基金净值的大幅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主动权益基金和 QDII 外,目前诞生的 「翻倍基」 中,还出现了不少指数基金的身影。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一路上攻,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年涨幅超 100%,跟踪创新药的指数基金也纷纷大涨。在创新药行情的推动下,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 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 ETF 等均进入了 「翻倍基」 行列。
高景气行业为重点领域
从板块分布来看,「翻倍基」 的业绩与行业主题高度绑定,主要集中在科技、医药两大行业领域。除此之外,涵盖了多家 「专精特新」 企业的北交所主题板块也表现突出。
科技主线是今年以来的最强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光通信等板块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落地的推动下持续活跃。永赢科技智选二季报提及,全球 AI 应用已经进入较为健康的成长阶段,大厂、新 AI 云、主权国家等主体的算力投入信心进一步加强。该基金在报告期内维持高仓位运作,并在二季度完成了仓位调整,关注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方向。
不少基金围绕上述领域进行布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中欧数字经济的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二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基金整体维持较高仓位运作,重点围绕六大 AI 核心方向进行配置:AI 基础设施、AI 应用、国产 AI 产业链、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及端侧 AI。中欧数字经济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已经达到了 130.89%,在同类型 2496 只产品中排名第三;其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则达到了 192.37%。
与此同时,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相关标的也表现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在季报中分析,中国创新追赶和反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证据持续积累,这一趋势有望延续。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也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除此之外,以 「专精特新」 企业为代表的北交所市场今年以来表现同样亮眼。据 Wind 统计,截至 9 月 18 日收盘,北证 50 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为 53.32%。在北交所上市个股中,已有 50 只成为 「翻倍股」,156 只个股实现了 50% 以上的年内涨幅。从基金表现来看,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两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跻身 「翻倍基」 行列,年内回报率分别为 121.78%、102.73%。
「北交所关键产业链涵盖高端装备、消费服务等 5 大方向共计 21 条。」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表示,高端装备方向新能源、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多线并举,主攻关键方向的补链强链。消费服务方面,北交所企业布局运动营养、魔芋、人工钻石等新消费热点。信息技术大行业中可分出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软件以及产业数字化 5 条细分产业链。化工方向北交所企业主要分布于两大方向:化工装备以及石化橡塑产业。生物医药方向企业产品涉及各类生物制品、药物、医疗器械等,构建了 「多方向、广覆盖」 的完整图谱。
绩优产品吸金效应凸显
在业绩驱动下,「翻倍基」 吸金效应愈发凸显。从基金规模看,部分净值翻倍的基金在年内出现显著扩容。以永赢科技智选为例,该基金去年末的规模仅为 0.26 亿元,今年一季度末为 2.52 亿元,二季度末升至 11.66 亿元。中欧数字经济去年末的规模仅为 0.59 亿元,今年一季度末增至 1.17 亿元,二季度末大幅攀升至 15.27 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年内回报率达 132.12% 的中航机遇领航,规模从去年四季度末的 6.81 亿元上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 10.61 亿元等。
也有部分 「翻倍基」 相继设置大额申购上限,以防止规模过快扩张影响投资运作。例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就于 7 月 28 日起暂停申购。
展望后市,易方达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李树建表示,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回稳向好趋势预计将得到延续,海外经济增长预期的波动有望阶段性趋于缓和。在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政策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 股和港股有望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中长期配置价值。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市场行情仍持相对乐观态度,更倾向于关注结构性机会。」 长城基金经理韩林表示,当前市场上涨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基本面改善预期、「反内卷」 政策逐步落地以及海外风险因素逐步缓释等。行业逻辑层面,海外算力链业绩潜力有所提升,不仅相关订单预期上修,主流公司的业绩预期也在不断提升。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袁航表示,资金层面,国家倡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汇金、保险等机构资金的持股占比在过去已经有所提升,海外资金对于 A 股的配置力度,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市场整体估值较底部有所抬升,但目前仍处于偏低位置,极端的高估值只存在于局部领域、并未演化成全局现象,从 PE、PB 以及分红率角度,都能找到不少估值偏低的资产。未来若出现企业盈利层面的积极变化,或将出现业绩、估值的 「双击」 行情。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年内 40 余只基金净值翻倍 扎堆科技医药领域)
(责任编辑: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