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网讯 (记者 杨美)9 月 24 日,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上期所、广期所举办的 「2025 有色金属期现货市场产融结合在线研讨会」 第八期黄金白银专场在线开讲。该专场围绕黄金白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黄金白银定价框架、以及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助力贵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分享。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石和清就全球和中国黄金产业情况进行了介绍。他在报告中指出,黄金是 2024 年全球有色矿产勘查投资第一大矿种,也是 2024 年全球有色金属矿业并购第一大品种。最新 10 年全球黄金市场总供应、总需求基本维持稳定,但黄金需求结构随时代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黄金逐步成为一种投资品和货币信用支撑储备资产。目前,中国黄金产量和黄金消费分别实现连续 18 年世界第一和连续 12 年全球第一。中国金银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态势,国内金银产业发展呈现聚集竞争格局。不过中国黄金产需缺口长期存在,未来加大矿产金生产、再生回收和促进国内黄金存量的流通十分重要。近期海外金矿投资开发是热点,截至 2024 年我国海外金矿投资超过 60 个金矿控制的权益黄金资源量已经超过 7500 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中国黄金供给新格局逐步形成,中国黄金产业在不断为国家金融和经济战略安全提供支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干事李元针对全球白银供需平衡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全球 2024 年白银矿产和回收均有所增长,在工业需求支撑下,白银主要细分领域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总的看白银供应增速不及需求端。谈及当前白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关注点,李元认为,当前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白银下游消费,技术创新拓展白银高端应用边界,企业整合与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政策协同效应形成白银消费的正向循环。
国内黄金、白银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多层次、多产品的黄金白银市场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在国际黄金白银市场中,中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这其中标志性事件有: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白银期货、黄金白银做市商制度、白银标准仓单、黄金期权、白银期权等;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国际板、上海金、上海银和白银询价期权等。」 石和清表示,随着中国贵金属衍生品市场的不断丰富,我国以黄金白银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为主的多层次黄金白银市场体系已经建立,在黄金白银行业资源配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世界秩序正经历深刻转型的当下,国泰君安期货贵金属高级研究员刘雨萱认为,当前贵金属结构性机会大于整体驱动,金银比进入 「有效时间」。在她看来,当前金银比进一步回升,月度级别白银价格向上弹性将明显大于黄金。近期周期类数据表现不差,美国通胀预期再度反弹,风险偏高亦表现强势。在供需不拖累白银价格、降息通道已经开启、同时经济具有韧性的情形下,白银天然更易上行。
期货市场应实体经济需求而生,并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成长。据上期所产品专家介绍,黄金、白银期货是上期所的重要品种,一直以来,在主管机构、行业协会和市场各方的指导与关怀下,上期所致力于黄金、白银期货市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优化,推出连续交易、单向大边、黄金期货期权、白银期货期权、开展做市工作等举措,并与行业协会联合开展行业研究、产业培训和人才培养,不断推动黄金、白银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和高质量发展。此外,我国贵金属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持续改善,形成了 「期现共赢、期货市场促进贵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良好局面,贵金属期货市场与贵金属实体经济发展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