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0月23日),美元指数欧洲时段继续围绕99一线拉锯。过去一个多月,美元先在96.2109附近探底回升,随后上冲至99.5549后回落整理;更早前的阶段高点在100.2599。短线进入关键时间窗,数据与政策预期的小幅偏离 ...
周四(10月23日),美元指数欧洲时段继续围绕99一线拉锯。过去一个多月,美元先在96.2109附近探底回升,随后上冲至99.5549后回落整理;更早前的阶段高点在100.2599。短线进入关键时间窗,数据与政策预期的小幅偏离就可能决定99一线是“中继站”还是“终点站”。 ![]() 结论上:此前的美元反弹已有“疲态”,想要延续,需要更鹰派的再定价。过去几日的盘面并不差,但也不精彩——支撑美元的新增信息有限,更多是存量预期在消化。 1)通胀与美联储路径:市场对明日美国核心CPI的主流预期仍是环比0.3%,这属于“够热不烫手”的区间。若仅仅符合一致预期,难以触发对美联储路径的鹰派再定价;而年内约50个基点的降息预期已经写进价格里,想再把美元往上抬,需要更热的读数或更强硬的沟通。反之,一旦数据略偏软,美元的回撤空间会被动打开。 2)波动率与套息环境:外汇波动率显著低于过去12个月均值,这是对“套息交易”友好的环境。低波下,市场更愿意持有高息货币敞口;同时,日元的融资属性仍在,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不小——若日元继续偏弱,的确会对美元指数形成被动托举,但这种托举更像“慢拉”,很难替代基本面催化。 3)能源与制裁脉冲:最新一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消息把油价短线推高了约4%,但这更多是对10月以来跌幅的回补。历史经验显示,类似消息对俄罗斯原油实际流量的冲击往往有限,市场第一次反应常常过度。要让汇市感知到更实质的通胀再定价,布伦特原油大概率需要上探至70美元附近、并能站稳,才会对美元形成更“能量化”的支撑。眼下谈“油价驱动的美元再通胀交易”仍为时尚早。 综上,美元短期上涨更像“惯性+权重效应”,而非“逻辑新生”。缺少催化时,反弹随时可能转为高位盘整。 技术面: 日线图显示,布林中轨在98.3065,上轨在99.5634,下轨在97.0496。现价位于中轨与上轨之间,说明中期均值上移后的顺势推升仍在,但上沿空间不宽: ![]() 支撑体系:动态支撑看布林中轨98.3065;若跌破,中短线将回到均值回归,并指向97.0496的布林下轨。更深一层的静态支撑在96.3729/96.2109两个阶段低点,属于“趋势守门员”。 MACD共振:MACD(26,12,9)的DIFF为0.2630、DEA为0.2413,柱状值0.0435,仍位于零轴上方但柱体缩短,典型“动能正但边际走弱”。若价格再度冲击上轨而柱体未能同步放大,需警惕顶背离风险。 RSI温和偏强:RSI(14)在57.9610,处于中性偏强区域,但距离传统“超买线”尚有空间。配合布林带可解读为:做多并非拥挤,但也谈不上低位捡漏。 技术面的关键信号很直接:99.56一带若无法带量有效突破,行情大概率回到98.30—99.56的箱体里做均值回归;若放量站稳上轨并回测不破,中线方能冲击心理关口100上方的趋势延续。 后市展望 短线(数日): 多头路径:若核心CPI高于0.3%、或分项展现“黏性上行”,配合日元偏弱,美元指数有望冲击99.5634,并尝试向100.2599迈进。届时关注MACD柱状能否同步放大,若不能,冲高后容易出现冲顶回落。 空头路径:若CPI不及预期或“质量不佳”(核心服务走软),美元将回踩98.3065中轨,跌破则指向97.0496。 中线(数周): 强势延续情景:需要两要素共振——其一,通胀或就业再度“弹性上拐”,迫使市场回吐部分降息定价;其二,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布伦特逼近并站稳70美元,带动通胀预期抬升。在这套组合下,美元指数有望构筑上升通道,目标看向100—101区间的回撤压制区。 震荡回落情景:若CPI数据按部就班地“0.3%而已”,且海外央行口径不配合“向鸽”,美元的优势相对回落,指数易在97—100区间内做横盘趋势,上沿愈发难破,下沿逐步抬升到98附近。 ![]()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