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0今日,A股放量大涨,沪指盘中逼近4000点,两市成交额也突破2万亿元。科技龙头“全军出击”,AI算力、半导体设备迎来大幅反弹。 很多投资者不禁会问:A股,尤其是科技板块已经涨了这么多了,还能布局吗? 事实上,重 ...
|
今日,A股放量大涨,沪指盘中逼近4000点,两市成交额也突破2万亿元。科技龙头“全军出击”,AI算力、半导体设备迎来大幅反弹。 很多投资者不禁会问:A股,尤其是科技板块已经涨了这么多了,还能布局吗? 事实上,重要会议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指引。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科技方面浓墨重笔,表态积极,这也是我们持续关注科技投资的重要前提。 从配置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港股科技和A股同样重要,建议A股+港股两手抓。 具体到行业角度,可以关注景气度较高的半导体、AI算力和港股科技。 首先是,A股半导体。半导体行业以创新为动能。当前正处于AI扩张周期早中段,若后续AI带动相关结构性需求释放,半导体行业或再迎上升期。另外,半导体先进制程所需设备的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十五五”规划或将确认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半导体自主可控需求强劲。可以关注半导体设备ETF(159516),聚焦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当前资金持续流入,或也证明了资金对于半导体自主可控的看好。 其次,可以关注AI算力。本轮AI至少是中等规模的产业革命,当前海内外AI持续推进,算力需求激增。AI力基础设施中依赖高速光模块技术,而中国通信板块龙头公司是核心供应商,深度绑定海外AI巨头供应链,业绩落地性强。 产业基本面上,2026年英伟达Rubin出货预期上调,头部龙头或将开始上调明年1.6T的总需求至1500万,直接增厚了头部算力厂商的盈利预期,更强化了AI算力驱动下光模块高景气周期的持续性与确定性。可以关注通信ETF(515880),AI算力核心占比超80%,截至10月27日,年内涨幅113.56%居全市场ETF首位。当前规模已经近90亿元,也体现出了资金用脚投票。 港股科技方面,今年来港股热点频发,人工智能驱动+创新药出海+新能源反内卷+互联网反内卷,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持续刷新历史纪录。随着美联储降息、关税等外围风险偏好改善,外资也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摩根士丹利表示超 90% 的美国投资者表示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估值层面了,当前港股科技涨幅与A股科技涨幅存在明显差距,存在一定的补涨空间,估值性价比凸显。随着后续美联储继续降息,资金有望加速流入港股,提振其行情。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涵盖互联网、芯片、新能源、创新药等科技龙头股,为布局港股反弹之势的优质标的。 业绩表现方面,根据Wind数据,港股通科技指数长期跑赢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自2018年至2025年10月27日,港股通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66.24%,同期港股通互联网为-0.38%、恒生科技为11.34%。 从防守角度看,一些隐忧并不容忽视,基本面上企业盈利暂未实质性改善,“反内卷”政策落地效力暂不明朗,资金面上近期缩量明显,市场交投情绪有所降温,而潜在的趋势性行情需要资金和换手的配合与助力。 基本面上,进入十月,三季报披露逐渐提上日程,投资者仍然需要关注业绩兑现期风险偏好降低的风险。前期市场对部分板块的业绩预期存在提前透支,部分公司股价已反映较高的盈利增长预期,若三季报实际营收、净利润增速不及预期,或出现毛利率环比下滑、现金流恶化等问题,易引发资金获利了结,导致估值回调。 具体操作上,短期来看并不宜过分激进,高抛低吸是较优选择。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wind。观点仅供参考,将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不构成投资建议和承诺。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指数型基金,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