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 9 时 17 分,美元指数(DXY)早盘下跌近 0.1%,交投于 98.80 附近。具体货币对表现中,美元兑人民币报 7.1067,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0.0144,实现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行,累计跌幅达 0.0301;美元兑日元持平于 152.87 附近,美元兑瑞士法郎跌至 0.7938,欧元兑美元则升至 1.164,澳元兑美元上涨 0.7% 至 0.6556,创 10 月 10 日以来新高。
二、走势驱动核心因素解析
1. 美联储降息预期成首要压制力
美国 9 月 CPI 数据成为触发美元近期走弱的关键催化剂:同比增长 3.0% 的核心 CPI 不仅低于 3.1% 的市场预期,较前值 3.1% 进一步回落,环比 0.2% 的涨幅也符合通胀降温趋势。这一数据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本周四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当前利率期货市场已将该概率纳入充分计价,预计政策利率将降至 3.75%-4.00% 区间。
尽管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 payroll 数据显示实际值 73k 远超预期 5k,理论上对美元形成支撑,但在通胀数据主导的政策预期面前,这一利好被显著削弱。美国银行策略师 Alex Cohen 指出,即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鹰派言论,美元或仅出现小幅反弹,难以形成新的上行趋势。
2. 贸易乐观情绪削弱美元避险需求
中美贸易谈判的积极进展成为限制美元跌幅的重要因素。市场消息显示,双方在部分争议领域达成一致,出口及监管机制讨论取得阶段性成果,显著提振市场风险偏好。这一变化导致资金从美元等避险资产流向风险货币,推动澳元、欧元等非美货币走强,其中澳元受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谨慎言论加持,涨幅尤为突出。
但需注意的是,日本财政前景恶化的担忧限制了日元涨幅,使得美元兑日元维持在 152 以上高位,显示不同非美货币受自身基本面影响呈现分化走势。
3. 机构长期看空与短期震荡共识
高盛最新发布的 10 年期外汇预测显示,美元当前被高估约 15%,预计 2035 年美元兑在岸人民币将跌至 5.17,欧元兑美元升至 1.21。这一长期观点与短线市场情绪形成呼应,但高盛同时提示,人工智能引领的生产力增长可能使美元高估值持续超预期,为中期走势埋下变数。
从交易情绪看,外汇市场呈现明显分化:74% 的交易员看多欧元兑美元,67% 的交易员看空美元兑日元,而美元兑加元的空头比例高达 90%,反映市场对不同货币对的预期差异显著。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聚焦于美联储即将在周三公布的利率决定。根据CME FedWatch工具,市场预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8%。这一预期已在市场中被充分消化,因此对金价的直接支撑作用有限。
然而,美联储的利率路径和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表态仍可能引发市场波动。Mischler Financial公司董事总经理Tom di Galoma指出,市场对12月利率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因为缺乏关键经济数据可能使美联储的决策复杂化。例如,9月份CPI数据显示进口关税对物价的压力低于预期,这增强了市场对通胀趋缓的预期,但也让投资者对未来利率路径感到迷雾重重。Bannockburn Global Forex首席市场策略师Marc Chandler指出,贸易乐观情绪减少了对美元的避险需求,推动了美元走软。
三、后市关键关注点与展望
1. 短期核心变量:美联储政策细节
本周四 02:00 公布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成为美元走势的 “分水岭”。市场焦点不仅在于是否如期降息 25 个基点,更需关注三大信号:一是支持 50 个基点降息的委员人数,二是关于结束量化紧缩(QT)的表态,三是鲍威尔对 2026 年降息路径的指引。若决议释放鸽派信号,美元指数可能跌破 98.50 支撑位,测试 98.00 整数关口;若意外维持利率不变或强调通胀风险,美元或迎来阶段性反弹。
2. 中期平衡:政策周期与经济基本面
当前美元正处于 “政策宽松压制” 与 “经济相对优势支撑” 的平衡期。尽管降息预期明确,但美国经济数据的韧性(如 payroll 数据超预期)与欧洲、日本的经济疲软形成对比,可能限制美元跌幅。高盛指出的人工智能生产力红利若逐步兑现,甚至可能逆转美元长期贬值趋势。
从技术面看,美元指数日线级别运行于主要均线下方,MACD 指标在零轴下方持续放量,呈现震荡下行通道特征,短期阻力位集中在 99.50-100.00 区间,下方支撑看向 98.50 关口。
风险提示
需警惕贸易谈判进展不及预期、美国非农数据(延迟发布)意外走强等黑天鹅事件引发的行情反转。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