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财经 首页 国内 查看内容

视频丨老年人“买买买”,有哪些新趋势?

来自版块: 国内
173
0

从“银发专列”的持续火热,到敬老餐厅的暖心暖胃,再到旅居康养的日益走俏……近年来,消费市场涌现出一个购买力日益强劲的群体——“银发一族”。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 ...

从“银发专列”的持续火热,到敬老餐厅的暖心暖胃,再到旅居康养的日益走俏……近年来,消费市场涌现出一个购买力日益强劲的群体——“银发一族”。

先来看一组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在2025—2030年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增至3.9亿人。

  • 银发人口的持续增长,催生了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

值得注意的是,银发群体中,既有需要专业照护的高龄、失能老人,也有追求“享老”、注重生活品质的活力长者。

银发消费不仅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重阳佳节之际,聚焦老年人“买买买”的背后,有哪些新趋势?

01

“悦己型消费”正成为市场新引擎

最近,一种新型俱乐部——退休俱乐部(又称“银发俱乐部”)在全国多地兴起,引发广泛关注。

在北京一家退休俱乐部里,卡丁车、爵士舞、AI绘画等多元课程与活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退休人士参与。

不久前,该俱乐部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卡丁车极速体验。俱乐部成员乐先生在赛道上飞驰六圈后畅快表示:“和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现在六十多岁了,怎么高兴就怎么过。”

这家俱乐部的创始人是一位“90后”年轻人。她最初只是想为自己的父母寻找“搭子”,没想到在社交平台发帖后,竟吸引了上万名老年用户关注。很多老年人涌入她建立的社群,俱乐部迅速走红。

据创始人介绍,目前俱乐部周一至周五每天在北京举办2—3场活动,每个月会组织3—4次研学游,这也成为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例如之前组织的6天5晚敦煌行,每人收费4450元;日常活动则在50—100元之间。去年我们的营收约为400多万元。”

目前,类似俱乐部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会员以50岁至65岁的退休人群为主。刚加入俱乐部不久的刘女士说:“参加学做咖啡、打鼓这些活动,既能充实时间,又能学到新东西、交到新朋友,特别开心。”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主动为兴趣付费、为社交买单。从一门课程到一次旅行,“悦己消费”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生活的关键词。

根据全国老龄委数据,银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老年旅游正在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上老年游客预订的景区门票总量同比去年增长三成以上。

在重阳节前夕,四川启动“养老服务消费季”,国铁成都局“熊猫专列”为老年游客量身定制了多条主题赏秋线路,其中前往广州、云南等地的线路,备受银发旅客青睐。

10月25日上午,“熊猫专列·安逸号”从成都西站始发,前往广州方向,218名游客开启为期9天的文旅深度游。

“最近天气转凉,广州气候宜人,正好适合出行。”易先生表示。徐女士也与老伴一同南下,“边走边玩,非常惬意”。

旅途中,旅客可以欣赏古筝古曲演绎、川剧变脸等表演,列车还为“银发游客”专门定制了少盐少油的餐食,提供医疗保障。

类似的“银发旅游专列”已成为铁路沿线一道新的风景线,跑出了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加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2%、23.9%、20.7%。这些数字背后,是银发群体从“养老”到“享老”的观念转型,“悦己型消费”正成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2

银发经济催生消费新场景、新业态

老年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日益追求社交、学习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转变正有力推动商业场景的创新与升级。

工作日上午10时,在上海南京路第一百货的八楼,10位银发学员正专注学习手机摄影和视频剪辑。刁女士说:“现在生活离不开手机,有这样的课程,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如今,像这样上午学习“充电”、中午享受美食、下午欣赏演出的“商场一日”模式,已成为不少老年人新的生活方式。

“以社交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社交”,商场运营方也在不断创新,探索更多适老服务新模式。比如,商场设置方便老年人休息的座椅、设置无障碍洗手间等,便捷老年群体购物消费。

在重庆,一家经营了28年的老商场转型为“银发主题店”,硬件设施改造升级的同时还设置“茶里江湖”“怀旧供销社”等主题区,甚至引入老年大学分校。

该商场负责人表示,如今很多老年人愿意为“社交+学习+怀旧”的组合买单,而非单纯购物,“我们将商场主通道拓宽至2.4米,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行。”

转型升级效果显著:今年6月底,银发主题商场开业当天,销售额同比增长307%,客流同比增长205%,7月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5%。

除了在商场享受生活,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走出去”,开启旅居养老新方式。

河北秦皇岛北戴河的一家旅居康养中心,即便在淡季也迎来大批“银发考察团”。不仅有手工课、合唱团等丰富的社交活动,还有“吃住行游一站式”服务……开业不到两年,这家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就翻了一倍。

银发族“候鸟”的旅居需求,为云南农村带来了更旺的人气。截至今年8月,云南从事旅居业务的自然村超过630个,比2024年增长了11.5倍,盘活闲置房屋超一万栋。

2024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03

银发消费推动产品创新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王秀仕的店铺陈列着上百款象棋。她介绍,近两年,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象棋供不应求。

王秀仕说:“以前象棋棋子直径最大做到6公分,现在为了迎合老年人需求,象棋棋子直径做到7公分,字看得清楚、手感又好。”

除了象棋,不少商户也对玩具进行改造,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有的弹力球就加装了腕带,让老年人使用起来更顺手。

不远处的一家店铺陈列着上百种益智类的玩具,店铺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做益智类玩具已经有二十多年时间了,不过这两年,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开始有意识地兼顾老年人的需求。

该负责人举例:“比如拼接的益智类玩具,一方面可以锻炼老年人的手力、眼力;另一方面,拼接出来的花篮、彩球等成品,也符合老年人的喜好,有一定的观赏和实用的价值,因此,这类产品也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在浙江省云和县,此前当地生产的木质玩具主要受众是儿童,但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到了适老玩具上。

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适老玩具相比儿童玩具尺寸更大,颜色更简单,主要是照顾老年人的视力和动手能力,“与‘银发经济’结合,让木质玩具这个传统行业找到了一个新赛道。”

此外,老年人正从科技的“被动适应者”逐步变为“主动拥抱者”。适老的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养老平台、保姆机器人……正逐步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在深圳养老护理院,机器人能协助老人起身、散步;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老年人可以和机器人下棋,便捷租借外骨骼机器人、电动代步车等智能辅具;在社区数字食堂,“刷脸支付+营养云脑”系统通过AI算法为老人定制个性化餐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 和32.6%。科技正深度融入银发生活。

10月29日至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将拉开帷幕,带你解锁“智慧康养”多元新体验。

展演以成都公园城市生态实景为基底,根据不同老年群体需求打造四大沉浸式实景——

“智享生活馆”主要呈现日常起居场景,入驻科技产品包括陪伴体验机器人、便捷式智能洗浴机等;“智慧生态园”则融合了智慧健身、无人零售、家庭服务移动仿生人形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未来健康中心”里,有按摩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而在“活力中心广场”,不仅有能打太极八段锦、领跳广场舞的机器人,还有仿生宠物机器人、烧烤机器人等。

此次活动邀请全国百家智慧养老企业,将175款智慧康养机器人产品植入到生活居家、娱乐健身、诊疗交友等实景中,全面展现智慧康养机器人带来的未来生活新图景。

养老,既关乎民生福祉,又是新的经济增长极。银发经济,潜力巨大。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享”的转变,正开辟出消费增长的“新赛道”与产业升级的“新蓝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来自: 央视新闻客户端
[湘ICP备2023006560号-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湘B2-202303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388934451 举报邮箱:1014211648@qq.com
Copyright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西瓜财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