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财经 首页 湖南 查看内容

天下衡商·创业纪 | 石仁章:三把火炼出循环“金”

2025-10-31 23: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0| 评论: 0|来自: 红网

摘要: 编者按:“不服输”的韧劲、“不怕苦”的实干、“不忘本”的情怀,是衡商闯荡商海的致胜法宝。衡阳市委统战部、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推出《天下衡商》融媒体专题,通过《雁归来》的赤子情怀、《创业 ...

创业纪3.jpg

编者按:“不服输”的韧劲、“不怕苦”的实干、“不忘本”的情怀,是衡商闯荡商海的致胜法宝。衡阳市委统战部、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推出《天下衡商》融媒体专题,通过《雁归来》的赤子情怀、《创业纪》的奋斗征程、《商会志》的群像光辉,展现衡商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动人篇章。

焱鑫有色金属.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新凤 李璐 通讯员 蔡中湘 全鑫 实习生 何琦 程芯 衡阳报道

石仁章站在公司门口,指着厂牌上“焱鑫”两个字。

“焱,三把火,鑫,三块金。”他语速很快,头发白了一半,眼神却亮得像炉膛里的火。“我这辈子,就做一件事——用三把火,炼出更多的金。”

炉前操作区,工人正在添料。

34年前,他点燃了第一把火。如今,62岁的他依然行色匆匆,仿佛那三把火不仅烧在车间的炉子里,更烧在他的生命里。

第一把火:理想之火——为价值而燃

1991年,改革春风正盛。28岁的石仁章在湖南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工作,事业稳定,前程可期。

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亲友瞠目的决定——辞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下海”创业,投身有色金属冶炼。

“年轻时总觉得有劲没处使,就想闯一闯。”回忆起当初的选择,石仁章语气平静,眼神却依然闪烁着当年的锐气。

那时他并未预见到循环经济的宏大前景,而是出于最朴素的着迷——“从看似无用的废渣中,能提炼出金、银、锑、铋等有价金属,我觉得很有意义。”

耒阳市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场景。

他在郴州许家洞镇租下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小作坊,既是老板,也是技术员、销售员。凭着灵活的头脑和肯钻研的劲头,很快打开局面。“一公斤硝酸银能有20%的利润,一个月能赚几万块。”

随后,他又创办了一个小型的锑制品厂,形成从阳极泥中回收、精炼再到销售锑锭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考验这位年轻人的决心。

1996年,一场洪水不期而至,厂房被冲毁,设备尽数淹没。望着心血付诸东流,石仁章没有低头。清理淤泥,重整旗鼓,小作坊的机器再次轰鸣。

1998年,洪水再度来袭。“厂房冲倒了,设备都泡在水里。”无奈之下,他和妻子梁金凤远走广西。

在异乡,他的技术备受青睐,有人开出50万年薪邀他加盟。优厚的待遇没有动摇他创业的决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宁愿做一块钱的老板,也不愿打十万块的工”。

2002年,他重返郴州,重建工厂。然而,2006年的洪水又一次将他推入谷底——几十吨即将出售的锑白粉被冲入河道,损失惨重。

三次洪灾,三次重创,很多人劝他放弃,石仁章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选址很重要,产业布局更重要。

这把理想之火,烧掉的是安逸,炼出的是追寻生命价值的“初心之金”。

耒阳市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粗铅。

第二把火:破局之火——为新生而燃

2006年6月6日,石仁章与妻子梁金凤在耒阳水东江创立“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这次,他把厂区建在了山顶。“被水淹怕了。”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创业路上的辛酸与智慧。

耒阳市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精铅锭。

然而,考验并未停止。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断崖式下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冰灾又压垮了三栋厂房。

“我老婆急得直哭,不敢让员工看见。”回忆起那个寒冬,石仁章记忆犹新。

绝境中,他静心盘账,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收购的原料中,铅、银、金计价,而锑、锡等伴生金属未计价。当他把所有回收金属纳入核算时,惊讶地发现企业不仅没亏,反而还盈利。

这次危机,成了他思维“破局”的起点。他更加坚定:综合回收,变废为宝,此路可通。

2009年,这个占地20亩的企业纳税高达800多万元,在耒阳引起了轰动。

2012年,焱鑫公司入驻耒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当同行追逐着主流的铅锌铜锡时,石仁章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含砷废渣。

烟化炉脱硫塔。

“砷是有色金属的伴生‘癞子’,毒性强、处理难。”他这样形容,“别人躲都来不及,我们偏要迎上去。”

在湖南乃至全国,专注含砷危废处置的企业屈指可数。能够实现全链条处理的,更是凤毛麟角。石仁章选择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且一走就是十多年。

“我们定位做全国冶炼、化工企业废料的‘清洁工’。”石仁章说,“有色金属大多含砷,不回收就是环境灾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别人看不上的资源,变废为宝。”

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三级转盘窑控温提纯系统”,将高砷物料砷含量从30%降至5%-8%,提纯出99.5%的高纯三氧化二砷,较传统工艺提升14%。

2019年,焱鑫通过了环保“三同时”验收,获得了长期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年处理量达5.5万吨。

2021年,其砷碱渣处理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张国成评价为“整体国际领先”。

这把火,烧得更旺了!

如今,焱鑫已成为耒阳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核心企业,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荣誉。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4.82亿元,纳税7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我们不是简单的废料处理,而是循环经济的终端。”石仁章解释说,园区内其他企业的废渣在此“终结”,产出的粗铅、合金又反哺产业链,连最后的废渣都可卖给水泥厂做原料,真正实现“零废弃”。

这把破局之火,烧掉的是跟风,炼出的是“化害为利”的远见之金。

污水处理设备。

第三把火:匠心之火——为极致而燃

石仁章是个“技术控”。他不爱应酬,喜欢在办公室或生产线上琢磨问题。“别人做不出的,我能做;别人做得出的,我能做得更精,这就是匠心。”

他的卧室和办公室里,堆满了《有色金属冶金学》《湿法冶金》《火法冶金》等专业书籍。出差时,他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书店。“很多冶炼相关的书,市面上很难买到,只能借,书看旧了,心里过意不去,就通过捐一些书来表达歉意。”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可以通宵达旦地作图、计算;为了达到环保标准,他不惜将投入巨资建好的设备推倒重来。

这份痴,让他与外界保持着一种疏离,却在技术的世界里构建起一个无人能及的王国。

他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在化验室里搞了个大的熔炼炉”,但要将实验室的“可能”变为工业化的“可行”,其间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反复试错的堆积。

生产亚硫酸钠的四效蒸发设备。

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晚11点50分定闹钟。之前处理日常事务,之后专心思考技术难题。“有时候一想就是一整夜。”他笑言,做老板不易,每天一睁眼,问题就排着队等他。

就连唯一的爱好——钓鱼,也被他“研发”了。他自己捣鼓出一个桶,在桶壁上钻出小孔,为每个孔设计独特功能,将鱼竿巧妙地固定其上。在他眼中,万事万物皆可优化,皆可融入巧思。

这份专注并未拉远他与员工的距离。他抽的烟和许多员工一样,是再普通不过的“金白沙”;他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的是工作,听的是建议。员工眼里,他没有架子,像一位共事多年的老师傅。

这份朴素与平和,沉淀为他生命的底色,映照着数十年来不变的初心。

这些年,石仁章的脚步从未停歇。他鬓角染霜,眼中那簇火却愈发明亮。

那火,源自理想,成于远见,精于匠心,最终融入时代发展的洪炉,无声地照亮一条生生不息的循环之路。

策划:欧美景 谭如茵 李胜峰

执行策划:蔡中湘 全鑫 丁晴 王敏

设计:李璐

衡阳市委统战部 衡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红网时刻新闻联合出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湘ICP备2023006560号-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湘B2-202303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388934451 举报邮箱:1014211648@qq.com
Copyright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西瓜财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