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针对当前湖南已进入流感上升期、今年新毒株更替导致大部分人缺乏抵抗力的情况,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邓志红接受记者采访,就新毒株相关疑问、公众防护方法及认知误区等热点问题作出专业解答,为市民应对流感季提供权威指引。 为何H3N2能“突破”人群抵抗力 近期湖南流感病例增多,核心原因在于当前流行的H3N2流感毒株,已让多数人失去有效免疫保护。 为何多数人对今年新更替的H3N2流感毒株缺乏抵抗力?邓志红解释,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具有“时效性短板”——感染流感后,人体内形成的免疫力通常不超过一年,无法长期抵御同一毒株。而距离上一次H3N2流感大规模流行(2023—2024年冬春季)已超一年,此前积累的抗体水平大幅下降,导致人群普遍对该毒株缺乏抵抗力,这也直接推动了近期流感病例的上升。 随着南方流感上升趋势更明显,有公众猜测“南方流行的H3N2毒株更特殊”。对此,邓志红澄清,南北流感流行节奏的差异,与毒株本身核心特性无关,而是受温度变化影响。 “南北地区流感流行季整体趋势一致,只是温度差异会让流行时间出现早晚差别,不存在‘南方毒株致病性更强’的情况。”她说。 重点人群需优先接种疫苗 邓志红指出,部分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因此被列为重点流感疫苗接种对象。“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肥胖人群、孕妇、5岁以下儿童、医务人员、照护人员都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她强调。 “打了流感疫苗就能一劳永逸吗?”这是很多人接种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常见的认知误区。邓志红在采访中明确回应:“答案是不能。”她进一步解释,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并非长期有效,通常接种后保护期仅能维持6—9个月,超过这个时间,体内的抗体水平就会逐渐下降,再次接触流感病毒时,仍有感染的可能。 “但大家要注意,尽管存在保护期限制,流感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邓志红特别强调,从临床数据来看,即便有人在接种疫苗后仍不幸感染流感,也能明显感受到症状的变化——发热、咳嗽等不适程度会更轻微,病程也会相应缩短。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发展成肺炎、心肌炎等重症的风险。 日常防护要抓牢 除了疫苗,日常防护同样关键。邓志红给出4点具体建议: 一是坚持环境通风,即便天冷每天也要开窗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二是高风险人群尽量避开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必要时规范戴口罩; 三是做好手部卫生,外出接触地铁、公交扶手等公共设施后,进入室内第一时间用流动水、肥皂洗手; 四是保持健康作息,通过规律锻炼、避免熬夜、均衡营养等方式提升自身抵抗力。 当前湖南流感已进入上升期,邓志红提醒,公众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提高防护意识,尤其是重点人群,应尽早做好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共同应对流感季挑战。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