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011月3日,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信、微博账号发布了一则消息,仅有简短的八个字:“好事将近,敬请期待”,配图文案则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条看似简单的动态,在汽车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自2023 ...
|
11月3日,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信、微博账号发布了一则消息,仅有简短的八个字:“好事将近,敬请期待”,配图文案则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条看似简单的动态,在汽车圈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自2023年陷入经营困境并最终申请破产重整以来,威马汽车几乎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此次突然发声,似乎预示着这家曾经被誉为“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企业,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生死挣扎后,可能即将迎来转机。 威马困局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曾是中国最早的造车新势力之一,与蔚来、小鹏、理想几乎同时起步,一度被业界称为“新势力四小龙”。 2018年,威马汽车首款车型EX5上市,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到2021年,威马全年销量达到4.4万辆,创下品牌历史最佳业绩。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以来,威马汽车开始深陷经营危机。据媒体报道,车间前台考勤表显示,2022年11月以来,车间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特别是12月前半月,只有5天有员工打卡,每次一人,停留时间约半小时左右。
2022年12月,有消息称,由于拖欠供应商货款,威马工厂已陷入停产状态。一位当地人士透露:“现在温州工厂里都没人了。” 在销售和服务终端,威马也处于瘫痪状态。2023年2月,有消息称北京威马朝北售后群已经解散,这是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 位于北京合生汇的体验中心也早已关闭。据旁边的极氪直营店销售顾问介绍,威马这个体验中心2022年12月就已经没人没车了。 更为严重的是,威马官网早已打不开,官方购车小程序每次启动均以失败告终,官方客服无人接听。这一切都表明,威马汽车的经营已经陷入了实质性的停滞。 破产重整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威马汽车在2023年10月正式申请破产重整。 根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预重整阶段的审计评估,威马汽车负债高达250亿元,资产价值仅约96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威马汽车破产重整时留下了450亿债务。 威马汽车的崩塌不仅留下了巨额债务,更直接影响了大批员工和车主。 2023年,威马汽车被曝无故拖欠248名员工2023年2月至5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1339万元。到次年3月,威马汽车拖欠的员工薪资、赔偿金和福利金已超过4000万元,人均债权金额超过10万元。 对于车主而言,威马汽车的破产更是让他们陷入了困境。 “没有人比车主更希望威马活下去。”一位北京威马车主表示,自己才买不到半年的车现在没了售后保障,威马APP功能无法正常使用。他担心十几万元打了水漂。 白衣骑士 在威马汽车面临绝境之时,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出现为其带来了一线生机。 2025年6月,威马汽车破产重整管理人透露,深圳翔飞成为威马重整投资人。9月6日,威马汽车正式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根据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深圳翔飞已接管威马四家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量产。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22日,经营范围仅为汽车销售、小微型客车租赁、货物进出口及企业管理咨询等。 就是这样一家主营业务并非造车的公司,如今却肩负起了威马汽车重整的重任。 深圳翔飞在重整计划中展现了雄心勃勃的规划。据《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翔飞将在初期注入10亿资金保障运营,预计于2025年9月复产威马EX5和E5车型,确保今年产销1万台。 复工疑云 然而,威马汽车的重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按照白皮书规划,承担主要生产任务的温州基地应在9月复产。但白皮书发布10天后,南都・湾财社记者实地走访威马汽车温州基地时,却发现这里较为安静。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当天下午,在隔壁工地有规律的敲打声衬托下,威马温州基地显得十分沉静。从基地多侧的护栏朝内看去,停车区等室外空旷区域难见人员走动。 驻守出入口的一名安保人员确认了基地内有一些人员的车辆,但对于复产计划,他认为“难说,可能原计划是这个时候。” 甚至有多名基地安保人员给出了“基地未复产”的答复。其中一名安保人员称,基地内的工作人员并非从事生产,主要是返聘回来的工程师在进行清点工作。 对于安保人员给出的回复,深圳翔飞沟通联系人不予认同。9月17日,他告诉湾财社记者,安保人员属于外包公司,不清楚内部情况。 该联系人表示,温州基地确已复产,但目前处于“拉产阶段”,需要联调整个产线,生产时间不连续、不固定。他解释称,“整车厂拉产最快的都要一到三个月。” 前路挑战 即便威马汽车成功复产,其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品牌信誉的重建是威马汽车必须面对的首要难题。破产前,威马已因2020年多次自燃事故、2021年“锁电”风波引发车主集体投诉、2022年登上广东315晚会黑名单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信心。 产品竞争力的不足同样不容忽视。威马即将复产的EX5、E5车型产品竞争力明显落后,仍采用2018年的400V平台技术,而行业已普遍升级至800V高压和4C/5C超充技术。 威马宣称未来五年将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但纵观其历史,2018至2022五年间仅推出6款车型。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的快速迭代背景下,这一计划实现难度很大。 此外,资金问题也将是威马能否走远的关键。根据重整计划,深圳翔飞初期将投入10亿元资金。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10亿元资金可谓杯水车薪。 相比之下,其他新动辄投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政府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威马汽车的重整得到了政府层面的有力支持。 《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温州市政府不仅会专班协助复工复产工作,还会协调供应链、给予融资与补贴支持,以及帮助恢复信用评级。 今年4月,温州市发改委曾发布《温州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意见》,其中多条政策针对企业开发新车型、建设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平台、整车技术攻关等举措进行数十万至上千万补贴奖励。而威马汽车是目前温州市内唯一一家具备生产资质的整车制造公司。 今年7月,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科学研究院也给予了直接帮助,组建了由多名专家领衔的专业检验团队,深入威马汽车生产一线,检测并逐一排查了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 威马汽车规划到2026年量产10万台,2030年挑战100万台。但现实情况是,即使在其销量最好的2021年,威马的全年销量也仅为4.4万辆。 【责任编辑:李扬子 】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西瓜财经无关。西瓜财经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1498733818@qq.com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