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文旅融合闯新路 特色产业惠民生 2020年至202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725.1亿元增长到855.9亿元,年均增长4%
制图/刘铮铮 11月3日,湖南省“‘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专场在长沙举行。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州五年来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协同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湘西州深度打造“神秘湘西”文旅IP,创新推出“旅拍+演艺+节庆”多元业态。数字光影剧《边城》带动夜间经济占比提升至40%,5D剧场《德夯幻境》上座率持续超95%。全州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2%,带动超50万群众增收。“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活动吸引超过300万人次参与,多个乡村变身网红打卡地。2024年接待游客620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1.3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47.5%和77.8%。年均增速达10.2%和15.5%。“神秘湘西”IP全网热度超百亿。2020年至202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725.1亿元增长到855.9亿元,年均增长4%。 特色产业乘势而起,泸溪县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异军突起,氮化锰、微细球形铝粉产量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和23%。花垣县“锰三角”通过环境整治实现产业转型,林木覆盖率提升至86%。全州特色农业面积达400多万亩,建成全国重要茶叶和富硒农产品基地。 民族团结开创新局,湘西州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挂牌成立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功推动土家族打溜子等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苗族赶秋”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23年再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7年将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脱贫攻坚成效持续巩固,湘西州建立“农户报、干部访、部门筛”防返贫监测机制,设立专项救助保障基金。十八洞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8万元提高到2.8万元,带动周边7个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提升至1.7万元。全州选派1159支工作队、3475名驻村干部,对1167个脱贫村、易地扶贫安置村(社区)全覆盖,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