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0红网时刻新闻11月4日讯(通讯员 左蜜琳 胡文逸)2025年11月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公示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涟钢顺利通过评审流程,成为湖南省首批获此公示的钢铁企业。这标志着涟钢的绿色发 ...
|  
                     
                     红网时刻新闻11月4日讯(通讯员 左蜜琳 胡文逸)2025年11月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公示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进展情况,涟钢顺利通过评审流程,成为湖南省首批获此公示的钢铁企业。这标志着涟钢的绿色发展水平与环保治理能力正式进入国内钢铁行业“超低梯队”,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写下了“涟钢答卷”,也展现了湖南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涟钢通过超低排公示。 作为扎根湖南娄底的大型钢铁企业,涟钢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自2019年4月《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发布以来,涟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超低排放改造从“环保任务”升级为“战略工程”,以坚定的决心按下绿色转型“快进键”。 涟钢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由来已久,自2019年以来分为两个阶段有序推进。2019年至2022年实施项目20个,投资18.3亿元,重点推进焦炉、烧结等环节的脱硫脱硝改造,以及焦炉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等工程。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指导支持下,2023年涟钢全面启动第二阶段,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实施112个重点项目,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污染防治体系。 
 烧结机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在绿色转型攻坚路上,涟钢坚持“靶向施策、精准破局”,通过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引入专家技术支持、应用先进工艺装备等举措,系统推进改造任务。在改造的关键项目中,涟钢更是以“科技赋能”筑牢绿色根基,5座焦炉均采用国内先进的钠基干法脱硫+袋式除尘+中低温SCR脱硝技术;3台烧结机机头烟气配套四电场静电除尘+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湿电除尘+中低温SCR脱硝工艺;同步建成全机械自动化C型料棚,员工在控制室即可远程精准操控堆取料设备,实现“安全、环保、能效”三重提升;更依托“智能化管控治一体化平台”打造“非现场监管体系”,让污染物排放监测更精准、治理更高效,实现了环保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持续的环保投入成效显著。自2025年6月改造全面完工后,涟钢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降低,其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较第二阶段改造全面启动前下降80%、58%和50%,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2600余吨。环境监测数据同步改善,2025年10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涟钢站点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8%,PM10、PM2.5、SO₂、NOₓ等指标分别下降14.8%、14.2%、22.2%、11.8%。 超低排放改造不仅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回报。酸性气体排放的降低,有效缓解厂房设备与钢结构的腐蚀问题。改造前,涟钢年均防腐费用超过500万元,每2–3年需进行一次全面防腐施工;改造后,防腐周期延长1年以上,年均节约费用约200万元。在清洁运输方面,新增的新能源电车逐步替代国六燃油车,推动运输成本下降0.5元/吨,全年预计降低运输支出超100万元。 与此同时,涟钢积极引入先进工艺治理技术,推动废气资源化利用。如“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治理工程项目”采用串联双引射煤气全回收工艺,将原先直接放散的荒煤气有效捕集、净化后并入煤气管网用于发电。通过该系统,涟钢3座高炉年回收低热值荒煤气约8200万立方米,减少无组织排放颗粒物近400吨。回收的高炉煤气用于发电,按每4立方米煤气发电1度(锅炉发电)估算,年发电量达2050万千瓦时。以综合电价0.5元/千瓦时计算,年均可实现经济效益1025万元,并减少碳排放约3300吨。 
 C型料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展望未来,涟钢将持续巩固超低排放改造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