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音乐会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登场。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献唱新专辑《马修最爱的旋律》。 红网时刻新闻11月4日讯(记者 彭超)11月2日至3日,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接连迎来两场顶级艺术演出:经典《卡门》音乐会与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专场。在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长沙举办期间,这两场跨越百年与国界的艺术盛宴,不仅是中法文明深度对话的生动实践,更让长沙在全球文化交流版图中,成为兼具历史底蕴与国际活力的新坐标。 11月2日晚,《卡门》音乐会率先登场,以激昂旋律揭开法式艺术的璀璨面纱。这部由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1874年创作的四幕歌剧,改编自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小说,自诞生以来便稳居世界歌剧史巅峰。 比才在《卡门》中开创了“音乐戏剧化”的先河,将音乐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动力。全剧以“爱情与毁灭”为主题,通过紧凑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将人物性格与命运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卡门》仍是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是法语文化献给世界的艺术瑰宝。 11月3日,曾因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风靡全球的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携全新专辑《马修最爱的旋律》登陆长沙,用纯净童声点燃现场。 2003年,《放牛班的春天》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为寻找贴合影片“治愈感”的合唱团遍寻法国,最终选定圣马可童声合唱团。2004年影片上映后,不仅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国际大奖,合唱团清澈空灵的演唱也征服全球观众,从此开启世界巡演之路。他们的足迹遍布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每场演出均座无虚席,续写着“童声传奇”。 两场演出的接连上演,为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更彰显了长沙在中外文明互鉴中的战略价值。作为论坛发起方,欧美同学会与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法文化从“相遇”走向“相知”,选择落地长沙,正是源于这座城市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为活动开展奠定了深厚根基、营造了开放氛围。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场演出是长沙参与全球文化对话的重要契机,希望以艺术为媒,让世界看到长沙作为“媒体艺术之都”的文化魅力,更让中法两国人民在音符的共鸣中,感受人类文明的共通价值。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