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011月6日,智能驾驶公司小马智行(02026.HK)和文远知行(00800.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形成美股+港股的双重上市格局。去年底还在争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两家头部玩家,如今又在港股相遇。小马智行的最终发售价 ...
|
11月6日,智能驾驶公司小马智行(02026.HK)和文远知行(00800.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形成美股+港股的双重上市格局。去年底还在争夺“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两家头部玩家,如今又在港股相遇。 小马智行的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39港元,募资总额最高达77亿港元。文远知行则比较稳健,每股定价27.1港元,募资总额(绿鞋前)23.9亿港元。 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两家公司都面临着“高增长、高投入、高亏损”的行业共性挑战。2025年上半年,文远知行营收2亿元人民币,增长主要来自Robotaxi业务收入。小马智行今年上半年也迎来一波高增长势头,总收入达到354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2亿元)。但同时两家也非常舍得在研发上投入,文远知行的研发总支出35.56亿元人民币,小马智行在近四年的累计研发费用达到6.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42亿元)。 当前正值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技术测试阶段正转向大规模商用阶段。这个时候在香港上市,不仅能让两家公司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还帮助它们在这个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说白了,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市场地位的竞赛。 规模化运营与商业化提速 此次港股募资,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投向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小马智行计划用于未来五年的市场进入战略,文远知行则着眼于技术栈开发和车队规模化运营。 业务布局上,小马智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主要分为Robotaxi服务、Robotruck服务以及技术授权和应用服务三大板块。 在运营数据方面,截至最新消息,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700台,并预期在2025年底达到超1000台的规模。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表示,1000台车是一个车队运营盈亏平衡的起点。 目前小马智行拥有超720台Robotaxi及170多台Robotruck,已累积超5500万公里的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超1000万公里。
图源:小马智行官方 文远知行则在收入结构优化和全球布局方面表现突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分别为5.28亿、4.02亿、3.61亿元人民币及2.00亿元人民币。值得关注的是,其Robotaxi业务增速迅猛,在2025年第二季度,该业务营收达到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占总收入比重已提升至36.1%。 文远知行更重视全球布局,目前其业务已经覆盖全球11个国家超30座城市,拥有1500余台自动驾驶车辆,其中700余台为Robotaxi。2025年7月,文远知行获得沙特首个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旗下产品拥有7个国家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文远知行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公司已拿到中东某国的Robotaxi纯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同时,文远知行在与Grab合作拓展东南亚市场,上述内部人士透露,“(文远知行的Robotaxi服务)在新加坡市场订单量激增”,这些国际合作为其技术的全球应用打开了通道。
图源:文远知行官方 相同的是,两家公司都属于“理工技术男”,坚持在研发方面持续作出大量投资。报告期内,小马智行的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272.4%;文远知行同期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高达322.9%。这体现了自动驾驶行业技术驱动的本质,以及两家公司对长期技术优势的坚持。 Robotaxi将迎来拐点: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业化 从招股书披露的募资用途来看,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均聚焦于L4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选择在美股上市不足一年后迅速回港上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开辟新渠道,为这场昂贵的技术竞赛筹集更多“弹药”。当前,整个Robotaxi行业正处在从技术演示迈向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拐点。 小马智行计划将募资用于未来五年内推行公司市场进入战略,在主要可触及市场进行L4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并投资于相关技术的研发。 文远知行则计划将募资用于开发公司自动驾驶技术栈,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及运营,同时建立必要的市场营销团队。 技术上的投入不仅带来了产品优化,更要解决高成本的难题。文远知行携手联想车计算,推出搭载高性能芯片的新一代计算平台,使其成为全球首款搭载该芯片的Robotaxi,在实现超高算力的同时,推动了自动驾驶套件成本的有效下降。 小马智行则通过自研“世界模型+虚拟司机”以及车规级硬件,证明了L4自动驾驶安全性表现可以比人类驾驶高出10倍。刚刚发布的第七代Robotaxi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拥有10年/6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 商业模式方面,B2B2C生态合作、订阅制及动态定价逐步落地,加速用户习惯培养,目前,小马智行App注册用户数超50万,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 业内人士认为,产业链完善、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资本助推等多重因素,正推动Robotaxi行业迎来从示范运营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点。 技术端,激光雷达等关键硬件成本持续下降,整车成本逼近盈亏平衡点;政策端,中国已开放数万公里测试道路,北京、上海等地已允许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全球多个国家逐渐燃起对自动驾驶公司的热情。
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的Robotaxi车队 图源:官方拍摄 近期,全球科技公司纷纷加速在Robotaxi领域的布局。英伟达与Uber宣布,将共同扩展全球L4级自动驾驶移动出行网络,计划自2027年起逐步扩展至10万台Robotaxi。小鹏汽车也宣布合作高德,2026年发布Robotaxi产品。 对于多家集中入局Robotaxi领域的现象,汽车行业投资管理资深专家张君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Robotaxi赛道属于增量市场,目前的上限非常高。 在当前自动驾驶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商业化的关键阶段,这两种路径各有优势。小马智行的技术深度为其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而文远知行的商业广度则为其赢得更多试错机会和市场空间。两条路径会以怎样的姿势发展成熟,还需市场进一步检验。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西瓜财经无关。西瓜财经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1498733818@qq.com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