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获悉,截至11月2日,怀化国际陆港今年累计发运班列1002列,突破1000列大关,较上年完成1000列提前近2个月,标志着怀化国际陆港通道建设与运营效能迈上新台阶。 从运营数据上看,不仅体现了量的增长,更展现了质的飞跃,货品结构显著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同时进出口比例更趋均衡,怀化本地特色产品出口动能强劲。 近年来,随着怀化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深入,国际陆港发运的货品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低货值矿石类产品占比持续下降,由2023年的55%,降至2024年的21%,到2025年降至16%,而高货值货品如高冰镍、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正日益成为班列上的“新常客”。 依托怀化国际陆港平台,怀化本地产业也加速融入全球市场,箱包、竹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通过中老、中越、铁海联运等多条国际物流通道,怀化本地特色产品如箱包、竹木制品、农产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其中,箱包出口1190标箱,同比增长82%,竹木制品出口364标箱,同比增长56%,箱包和竹木制品成为出口增长的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怀化国际陆港大力发展冷链运输,针对特定商品开设的特色冷链班列发运量实现大幅增长,有效保障了生鲜等货物的高效流通。截至目前,怀化已累计发运冷链果蔬3038标箱,冷链班列开行量超额完成全年任务506%,湘滇澜湄线冷链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 目前,怀化国际陆港已开通196条国际国内线路,构建起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216个港口和站点的物流网络。中老、中越、中缅等7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常态化运行,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高效衔接,实现“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下一步,怀化国际陆港将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进一步拓展班列线路,优化服务功能,吸引更多高附加值产品集聚,同时大力扶持本地特色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怀化制造”更好地走向世界,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开放动能。(张卓 井嘉琪 冉云方 雷明雄)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