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0图为凝英科技混凝土降碳剂样品。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记者 肖娟)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博士研究生李镓睿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凝英科技)的总经理。26岁的他是长沙最年轻的 ...
|
图为凝英科技混凝土降碳剂样品。 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记者 肖娟)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博士研究生李镓睿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身份——湖南凝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凝英科技)的总经理。26岁的他是长沙最年轻的D类高层次人才、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典型,在大学期间就成功创办了两家企业,走出了一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创新创业之路。 大学时开始创业 从洗瓶子搞科研到创立估值2万亿公司 李镓睿2017年进入湖南大学后,出于对化学的热爱,在军训结束后他便主动申请进入实验室。“一开始什么也不会,就从帮师兄师姐洗瓶子、洗烧杯做起。”他在实践中学习,逐步踏入科研之门。 大学期间,他参加了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出于“以公司身份参赛更正式,也便于成果转化”的朴素想法,他在大一、大二阶段先后创立了“镓睿科技”与“凝英科技”两家公司。创业初期的注册资金来自导师的支持。此后,他又积极参与“柳枝行动”“红枫计划”等路演,为项目寻找更多可能性。 转机发生在2019年。在“柳枝行动”路演现场,凝英科技的项目获得一位投资人青睐,短短三天内便敲定50万元投资。此后该投资人持续加码,累计投入1000万元,并协助引入核心人才、搭建团队,为公司早期发展注入关键动力。目前,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估值达2亿元。 一款降碳剂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冲向“大基建” 创业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公司最初主打产品是他大学期间研发的减水剂,虽在性能上提升显著,却因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缺乏议价能力,陷入“客户要求垫资、回款周期长”的困境。 2022年底,公司资金链几近断裂,站在了生死边缘。李镓睿反思:“我虽然懂技术,但对商业运营是外行。做技术和做公司,完全是两回事。”他意识到,唯有打造出具有行业突破性的产品,才能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面对混凝土行业规模庞大却普遍面临高成本、高排放的痛点,李镓睿与团队瞄准“双碳”战略,全力投入技术攻坚。 2023年初,他们成功研发出“混凝土降碳剂”,该产品能大幅激发工业固废活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水泥用量最高可降低50%。此前,对于湖北一家混凝土企业来说,使用该产品每年可节省水泥材料成本约200万元。 截至目前,凝英科技已销售降碳剂6000吨,相当于减少水泥使用15万吨、降碳12万吨。 “牵手”三一 期待走向全国 这款明星产品为企业迅速打开了市场,凝英科技也与行业巨头三一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25年起,双方正式合作,为混凝土装备客户提供定制化低碳解决方案。 借助三一的渠道与品牌优势,凝英科技的降碳剂已进入全国200多家企业进行试验,部分企业已经进行应用转化。李镓睿打了个比方:“把搅拌机比作‘洗衣机’,三一是卖‘洗衣机’的,凝英科技是卖‘洗衣液’的。现在,‘洗衣机’厂家开始帮我们一起卖‘洗衣液’。” 从大学实验室到创办2家企业,李镓睿在长沙这片创业热土上,完成了一场从学术到产业、从技术到市场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凝英科技已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湖南股交所“科技创新专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实现双板挂牌。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大力推行人才计划,长沙银行与湖南创新创业大赛“牵手”十年,近三年累计服务大赛企业超1000家,投放资金超100亿元,并成为长沙市委组织部指定的“优才贷”合作银行。2024年10月,凭借李镓睿的D类高层次人才身份,长沙银行向其提供100万元“优才贷”纯信用贷款,并表示将继续提供金融支持。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