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笔尖凝光,脚步追风。2025年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大美红图”定格新闻背后的坚守,每帧画面都是对真相的执着、对时代的担当,致敬这群用热爱记录人间的追光者。
202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红网记者王杨(左)和朱丽萍在湖南代表团驻地讨论稿件细节。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默契配合,精心打磨,于无声中赋予每一件新闻作品蓬勃的生命力。 写人物的悲欢,记时代的奋进,拍眼前辽阔的山川湖海,绘未来壮丽的宏伟蓝图……这样的初心,铸就了记者的职业荣光。今天,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今天,请允许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 技术重构了传播的形态,流量转移了网友的关注,但我们初心不改,始终以脚步对抗浮躁流量,拿真诚消解冰冷技术,在信息海浪奔涌而来的当下,为真相存照,为时代留痕,为人民发声。 我们山一程水一程,走进农家书屋感受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远赴异国他乡记录中国企业开疆扩土的风采,深入采访、准确记录,坚守在一个个现场。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竭尽所能“担道义”,通宵达旦“著文章”,精耕细作,用心探索,守护着一段段时光。每一帧画面,都藏着不妥协的使命;每一段文字,都写满不褪色的担当。 新闻时刻发生,我们时刻都在。俯下身、沉下心,倾听岁月里的故事;以真情、动真格,和这个时代共情。 记者节—— 致敬,坚持理想和情怀的记者们! 致敬,记者这个普通而又神圣的职业!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湖南派出的5名媒体记者之一,廖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活动。记录重大事件的红网记者,也是一名红色热土上的基层党员。
2025年1月湖南省两会期间,在厅长通道直播现场,记者云集,“长枪短炮”密布。红网摄影记者朱丽萍的“最高机位”格外吸睛,成了现场极具张力的高光瞬间。为捕捉鲜活细节、传递会场动态,她踮脚绷腰,稳稳托举相机,仿佛“移动瞭望塔”。这份“举得更高”的执着,是对新闻摄影职业的坚守,倾注了满满的热爱与专注。
2023年9-10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红网记者跟随湖南“大国重器”走出国门,从满洲里到白俄罗斯花了二十多天,采写动人的“丝路上的班列故事”。记者张必闻、陈奥男、王嫣、朱丽萍(从左至右)在中白工业园象征着中白两国人民友谊的巨石雕塑前留影。采访中收获的友谊,同样感人,难以忘怀。
2025年6月3日,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家工厂,红网记者杨柳(左)正在采访当地女工。中非经贸合作加深,催生了很多温暖的故事。
2025年10月全球妇女峰会期间,红网记者朱闻芩采访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在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征程中,让这份“她力量”熠熠生辉。
2025年9月24日,红网记者杨怡晴在洪江市黔阳古城采访。入夜时分,杨怡晴跟随采访对象走在青石板上,用手机记录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与烟火气。
2025年5月14日,在湘西吉首勤丰村,红网记者谭苏昕(前排右二)、朱丽萍(右一)深入田间地头,记录湖南省科技厅驻村帮扶、科技兴农的生动故事。每当采访结束,记者总与村民们“打”成一片。真诚融入,是采访的通行证。
2025年11月3日,红网文化栏目《君见》主理人李婧君和摄像记者杜洋在长沙市雨花区乐之书店拍摄。腹有诗书气自华,透过镜头,隐隐有书香。
2025年7月,为拍摄《大道湖湘》双语视频,红网记者殷铭康携手网红“常德勇哥”走进常德河街,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有滋有味地呈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7月,在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红网记者任晔采访名家聂震宁,为读者带去馥郁芬芳的“湘书”。
2025年5月16日,由红网策划的“湘见万年”全省博物馆体系改革核心工程旗下IP栏目《穿上汉服去逛馆》在岳阳市博物馆进行拍摄,红网记者陈雅如、周雨墨身着汉服,带领网友开启湖湘文博之旅。
江风拂面,出发,采访。2025年7月16日,红网记者谭苏昕在湘江湘潭段采访。伟人故里的澎湃热血,工业脊梁城市的不屈韧性,激励着年轻记者勇往直前。 策划:陈杰 李丽 刘惟烜 摄影:杨抒怀 秦楼 陈杰 张必闻 朱丽萍 龚子杰 李长宏 李丹 叶芬 莫楚宁 申杰 郑江晖 言娟 王杨 廖洁 曹缇 王嫣 杨柳 朱闻芩 杨怡情 谭苏昕 李靖君 杜洋 殷铭康 任晔 陈雅如 周雨墨 相关链接: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