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财经 首页 湖南 查看内容

汝城县:深山画馆起书声 书香袅袅润乡村

2025-11-10 14: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 评论: 0|来自: 红网时刻

摘要: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深山幽谷,流水潺潺、鸟鸣啾啾,优雅别致的画馆里,共话书画的分享交流别开生面。近日,汝城县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和书画爱好者等40多人一起,沿着蜿蜒山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来 ...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郴州报道

深山幽谷,流水潺潺、鸟鸣啾啾,优雅别致的画馆里,共话书画的分享交流别开生面。近日,汝城县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和书画爱好者等40多人一起,沿着蜿蜒山路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大山深处的马桥镇大油头村雷家组,开展书画艺术写生创作交流活动。

活动以“墨画共读·艺品人生”为主题,由汝城县委办、县委宣传部主办,马桥镇党委和汝城县文联共同承办。活动按照参观探讨、交流共研、写生创作等有序递进,弥漫浓浓书香,艺术火花四溅,令人格外走心入心。作为全县年度第7期集中读书分享,活动为当地创新方式方法、深推书香阅读写下注脚。

微信图片_20251110084201_副本_副本.jpg

深山画馆。

“艺”起话书画,分享动人心

绿水青山间,造型雅致的新画馆巍然耸立,“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标语鲜艳夺目,隐喻着活动主题。画馆里,众人有序列坐木板凳,认真专注倾听。

“书法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从文化、产业、治理、美育等多个维度,为乡村注入活的灵魂与新的动力。”果不其然,率先登场的汝城县书法家协会会长黄小刚,一开口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结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夹叙夹议娓娓道来,霎时聚焦了全场目光。

微信图片_20251110084546_副本_副本.jpg

纵情分享。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近年来,汝城县聚焦书香之城建设,以不设讲台、不排座次、不限地点等创新形式,持续深入开展读书分享和“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擦亮“耒水河畔读好书”特色品牌。以纸为桥、以墨为媒,黄小刚积极响应号召,经常带领团队开展送书画、送对联活动,还踊跃参加写意文化墙、文化廊等创作,墨迹遍布城乡。

体会愈深刻,分享越真切。活动中,黄小刚以铸魂、赋能、增色、育人等主题,围绕书法艺术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与精神认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与经济效益、美化乡村人居环境与空间品质、提升村民审美素养与治理效能等方面,条分缕析诠释了打造“书法主题”特色乡村、开发书法文创产品、乡村微景观改造等实践途径,令人脑洞大开、深受启迪。

微信图片_20251110084141_副本_副本.jpg

专注听讲。

书画有道,贵在坚持。前不久,汝城县一中教师邓思茂受邀参加了第三届湖南省美术创作专题研修(油画) 学习,接受了多位知名画家的言传身教,而今刚好排上用场。“以画自然、画自己、画传统、画套路为脉络,将创作拉回‘观察’与‘真诚’的本质”“塑造动人的形象、创作感人的作品”......站在台上,他毫无保留和盘托出学习成果,让大家如同身临其境参加了培训一样。

作为当天活动的第三位分享者,雷家画馆负责人雷刚进结合自身履历和体会,言无不尽畅谈对汝城山水民俗的油画创作体会,“试着把表现主义的技巧,同家乡熟悉题材结合起来,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新风格:画面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用画刀刮、用画笔涂,质感很明显,表达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分享以汝城文化与书画艺术创作为核心,将本土资源与艺术创作深度绑定,是兼具专业性与在地性的优质文化交流活动。”点评中,郴州市作协主席王琼华对活动架构、资源整合、整体效果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道出了现场人员的共同心声。

微信图片_20251110084220_副本_副本.jpg

参观画馆。

深山建画馆,书香润乡村

共话书画,分享真诚,背后故事也动人。

年逾五旬的雷刚进,是土生土长的雷家人,从小就酷爱绘画艺术。1993年12月,他从汝城征兵入伍,多次脱产参加油画培训研修班,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多次参展各级美术展,被收藏于各类美术馆。

几年前,雷刚进告别远在贵阳的家人,独自返乡,倾其所有着手建设乡村艺术基地。按照保护传承原则,他亲力亲为、埋头苦干,耗时三年建成了多功能一体化的绘画艺术基地,紧随其后又启动了美术馆建设。

微信图片_20251110084243_副本_副本.jpg

现场创作。

这座梯级式坡顶造型的美术馆总面积800余平方米,布展了他80多副心血之作,周边还完善了餐饮、民宿客房、休闲娱乐、创作室等配套设施,打造了集夏令营、研学、写生、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山间艺术基地,能同时接待40多人入驻。“这里别具一格、别有洞天。”雷刚进说,目前已与当地户外拓展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计划面向全国承接开展夏令营等丰富活动。

深山有画馆、书香满乡村。作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汝城县,深挖“五色”资源、用好多元文化,以文铸魂、以艺赋美,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当地创新创举盘活资源,建设开辟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基地,拓展扩充了读书分享、采风创作和以文育人等生态空间。

1762421572205-9bfy4dmwe0c_副本.png

写生基地。

文明瑶族乡实施生态治理,整合盘活闲置土地,除保留部分牛栏作为农耕文化展示元素,将破旧传统牛栏等设施改造为兼具实用与美学的乡村景观‌,融入红色沙洲景区及其附属景点,打造了“诗画乡村”,形成“绿色产业+红色研学+田园风光”的复合型景观,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泉水镇盘活古村落群和闲置资产,以城郭、华塘等村为试点,打造了古今融汇的“高校写生基地”集群。如今,华塘村专业写生基地、旱塘-杉树园村农旅体验“田间课堂”、城郭村百年古民居“写生小院”等基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已承接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采风创作团,由“引得来人”向“留得住心”转型升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湘ICP备2023006560号-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湘B2-202303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388934451 举报邮箱:1014211648@qq.com
Copyright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西瓜财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