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财经 首页 科技 查看内容

进博专访 | 对话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不卷价格,以“枢纽+下沉”重构中国物流新 ...

来自版块: 科技
74
0

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编辑|余婷婷     当中国快递行业从持续多年的价格战中逐步突围,转向“反内卷”的价值竞争新阶段,深耕中国市场41年的联邦快递正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9月份,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 ...

每经记者|张梓桐    每经编辑|余婷婷    

当中国快递行业从持续多年的价格战中逐步突围,转向“反内卷”的价值竞争新阶段,深耕中国市场41年的联邦快递正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9月份,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1525.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但单票收入在政策引导下企稳回升,标志着行业告别“以价换量”的粗放增长。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物流巨头之一,联邦快递见证了中国物流行业从基础设施匮乏到“通道+枢纽+网络”体系成型的全过程。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许宝燕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详解了企业在下沉市场布局、中小企业出海服务等领域的战略思考,也回应了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突围路径。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许宝燕看来,当前“降本、增效、提质”是行业对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核心要求。在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政策导向下,广东、浙江等快递重镇已启动涨价机制,单票价格回升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部分企业单票毛利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增长蓝海。

下沉破局:依托枢纽网络平衡成本与效率

中国物流市场的迭代速度,在联邦快递41年的在华历程中尤为清晰。从早期的简单运输需求,到如今的全球化供应链服务,市场变革的底层逻辑始终围绕政策红利与贸易升级展开。

“一系列政策为物流行业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也为经济增长打通动脉。”许宝燕指出,政策持续加码推动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已布局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为物流网络下沉提供了关键支撑。

贸易端的增长同样强劲。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0.4亿件,同比增长13.7%。多重数据印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也为国际物流企业带来持续增量。

即便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许宝燕强调有一点始终未变:“‘降本、增效、提质’是其对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核心要求。”这一判断与当前行业转型趋势高度契合——在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政策导向下,广东、浙江等快递重镇已启动涨价机制,单票价格回升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部分企业单票毛利从0.1元升至0.3元。

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增长蓝海。但如何平衡网络覆盖成本与本地化服务效率,是所有参与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许宝燕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基础设施红利,跟随市场需求布局”。截至2025年,全国已获批2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厦门、青岛等二线城市均在其列,这些枢纽成为联邦快递拓展网络的重要支点。“中国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她表示。

跨境电商的下沉趋势更成为关键推力。

2025年是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十周年,综试区已扩大至178个,覆盖更多二三线城市,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针对这一机遇,联邦快递的网络布局持续下沉,目前已在全国设立103家分公司和100多个地面操作站,服务覆盖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地区。

针对在华基建投资的核心逻辑,许宝燕概括为“效率提升”与“网络拓展”两大关键词。

“构建更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是我们在华运输网络拓展的主要支柱。”许宝燕介绍,2024年3月完成升级的深圳国际口岸操作中心,占地面积扩大48%,分拣能力翻倍,重货处理能力提升50%;2024年10月宣布将上海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升级为洲际转运中心,未来将拓展连接上海与二三线城市的航线;加上全新投用的北京华北地区业务总部,形成覆盖南北的核心枢纽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选址上,联邦快递优先布局交通枢纽和贸易活跃地区,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厦门六大国际口岸操作中心,将客户与全球网络相连。“投资基础设施的核心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进而改善客户体验。”许宝燕表示,同时通过枢纽辐射,让更多二三线城市客户受益于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

这种布局方式有效控制了成本风险。不同于本土企业在下沉市场的“地毯式覆盖”,联邦快递选择“枢纽+航线”的精准切入模式,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的集疏运体系,实现服务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深化,中小企业成为跨境贸易的重要力量,但复杂的合规流程和成本压力成为其出海路上的“拦路虎”。联邦快递将跨境电商和重货运输作为重点领域,针对性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国外复杂的海关条例和关税税项是中小企业的一大难题。”许宝燕直言,这一痛点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联邦快递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化工具。

此外,成本敏感性是中小企业的另一核心诉求。在行业价格逐步回升的背景下,联邦快递推出“国际电商逸”服务,让企业以更低成本享受限时递送服务。“我们致力于提供灵活便利的派送选项,满足不同递送速度和成本需求。”许宝燕介绍。

跳出价格战,未来战略升级聚焦三大方向

当前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格局深刻变革,本土企业凭借网络密度和成本优势在电商快递领域占据主导,价格战虽有所收敛,但竞争仍日趋激烈。

2025年三季度,申通业务量反超韵达,顺丰业务量增速领跑行业,但部分公司单票收入仍在下滑,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许宝燕表示联邦快递始终持开放态度:“我们拥抱公正且有益的竞争,这能推动提升服务品质,为客户带来更卓越的体验。”

“我们不参与单纯的价格比拼。”许宝燕强调,联邦快递的“亚太地区客户价值主张”是提供一站式全球配送服务和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优化供应链。

这一策略与当前行业“反内卷”趋势契合,在单票收入逐步回升的行业背景下,以服务和效率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国内市场之外,中国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东盟等区域贸易伙伴的合作深化,为国际物流带来新的增量空间。联邦快递通过加密航线、升级枢纽,精准匹配贸易增长需求。

针对中越贸易的快速增长——2024年双边贸易达20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联邦快递于2025年9月加密中越货运航班,新增连接河内和广州的航线,提升与亚洲及欧洲主要市场的连通性。10月,又开通广州直飞槟城的货运航班,并加密广州到曼谷的航班,强化中国与东南亚市场的联通。

“我们致力于将全世界紧密连接,支持中国客户高效拓展亚洲市场。”许宝燕表示,联邦快递在亚太地区的服务网络覆盖30余个国家及地区,通过在中国运营的货运航班,有力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的运输需求。

站在入华41年的节点,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预期依然乐观。“中国已经成为联邦快递国际业务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许宝燕表示。

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未来战略升级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持续提升欧洲和亚洲网络覆盖,中欧航线将实现48小时送达欧洲主要市场,触达4.6亿客户;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成果,升级亚太地区网络布局;二是继续发力跨境电商与重货运输,以多样化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业务;三是深化数智化转型,将实体网络洞察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结合,打造更智能的供应链。

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联邦快递的41年深耕史,正是中国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缩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来自: 每经网
[湘ICP备2023006560号-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湘B2-202303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388934451 举报邮箱:1014211648@qq.com
Copyright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西瓜财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