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1日(记者 孟婉 通讯员 王灿蕊)11月10日,红网第11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高校推介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顺利举行。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编委、理论评论中心主任王小杨与红网理论评论中心理论组组长、首席编辑姜媚专程到会推介,并分别为2023级新闻学专业班90余名同学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会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葛明驷教授与王小杨、姜媚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并就双方在实践、实习、就业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共识。推介会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章玉政主持。
推介会现场。 王小杨介绍,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是由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举办的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新闻评论类竞赛。自2015年开办以来,大赛触角延展至全国范围,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大学等61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踊跃参赛,目前已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评论赛事。 推介会上,王小杨详细讲解了红网第11届“评论之星”选拔赛的赛制流程、参赛方式和奖励机制,系统介绍了红网“红辣椒”评论平台的特色和优势,鼓励同学们撰写评论、积极参加,他强调:“只要你参与这个大赛,只要你的作品足够优秀,就一定能被看见,被大家所去欣赏。”
王小杨作主题分享。 在主题报告环节,王小杨以一个问题引发全场思考:“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紧接着,引出主题:“如何写出具有观点的评论”。随后王小杨从思想的哲学源头切入,针对当前新闻评论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三大退化”问题,即“感知的钝化、表达的退化、认知的固化”,并提出了三大解决策略:“一是增强评论写作中的‘活人感’;二是完善写作中的结构美;三是提升写作中的批判力。”讲座过程中,王小杨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考、精辟的论断,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姜媚作主题分享。 姜媚则以《青声嘹亮 让理论与青年“双向奔赴”》为题,通过结合多个青年优秀评论作品,讲述了青年群体的内容创作特色,她指出,青年群体灵活运用漫评、视频评论等多元形态,同时在评论中深入思考,不落俗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 据她介绍,多年来,红网深耕“青年+”战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我们衷心地希望有更多青年学生从红网评论走向海阔天空的思想领域。”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来重视新闻业务实践教育,拥有媒介融合田野实践等品牌课程,积极打造“课堂编前会”“课堂快评”等教学创新形式,指导并培育多位同学在全国、全省新闻评论大赛中获奖。 很多同学表示,本次推介会搭建了红网“评论之星”平台与学校的桥梁,也为安徽大学学子提供了评论写作、锤炼思想、发表见解的优秀平台,激发了同学们参与评论、表达观点的热情。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