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财经 首页 国内 查看内容

体育之乡丨跳水“冠军摇篮”为何是湛江?跟着记者解锁背后密码 ...

来自版块: 国内
396
0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战鼓已然擂响,赛场内外的热血与期待正在蔓延!今天,新闻频道推出“体育之乡”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中国羽毛球、跳水、体操等优势项目的人才聚集地,解锁各地培养顶尖运动员的独家密码,探寻背后深 ...

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战鼓已然擂响,赛场内外的热血与期待正在蔓延!今天,新闻频道推出“体育之乡”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中国羽毛球、跳水、体操等优势项目的人才聚集地,解锁各地培养顶尖运动员的独家密码,探寻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天来到的第一站,就聚焦南海之滨一座被水浸润的城市——它不仅以蔚蓝海岸线勾勒出灵动轮廓,更因跳水这项运动成为全国瞩目的“冠军摇篮”,这就是湛江,中国的“跳水之乡”。这座城市究竟藏着怎样的魅力,能让冠军故事代代续写?

世界跳水看广东,广东跳水看湛江,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这里是跳水冠军的摇篮,水花消失术是如何练成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的训练馆里,每天都会开启“沉浸式训练”模式。7岁的符乔渊踮着脚尖,一次次起跳、反复打磨每个动作细节。这是她加入“跳水梯队”的第7个月,像她这样的孩子,正是湛江跳水人才库的“新鲜血液”。

湛江跳水运动学校队员 符乔渊:我是被我爸爸的妈妈邀请过来的,但是我一学的时候觉得挺有趣的。

记者:将来想不想拿冠军,想拿奖牌吗?

符乔渊:想是想,但是我能力有点差。

小乔渊的“小遗憾”里藏着孩子气的真诚,而她和小伙伴们对跳水的热爱,大多源于同一个名字——来自湛江的跳水冠军全红婵。当“水花消失术”隔着屏幕惊艳世界时,这些湛江孩子也悄悄把“成为冠军”的种子埋进了心里。

孩子们的向往,背后是湛江一套成熟的“选苗体系”。每年,教练们都会走进幼儿园、小学,选苗有一套“标准”:年龄集中在6到7岁,除了看身体协调性,还要测试弹跳力、手型、腿型,甚至是脚尖的形态。

湛江跳水运动学校教练 许佩妍:我们不追求一步到位,因为我们很多孩子都是海边长大的,喜欢追波逐浪,那么他们来了以后,我们先让他们爱上水,爱上跳跃,正是这份兴趣成为他们成长最大的基础。

选苗只是起点,科学训练才是“炼苗成钢”的关键。水花是如何消失的?湛江籍“世界跳水技术之父”徐益明首创了“陆上拉保护带”“陆上压水花”等技法,至今仍是核心训练内容,游泳学校一张补了又补的旧网,见证过劳丽诗、何冲等奥运冠军从湛江的训练场跳向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湛江跳水运动学校教练 钟权生:没有钱跳烂了,我们继续补,补完了再跳。补的那个位置硬,学生碰到后脚疼,但是能苦苦地顶住,继续完成训练任务。

启蒙班到市队、省队再到国家队,湛江搭建了无缝衔接的人才输送闭环。这套“选苗-启蒙-打磨-输送”的完整机制,让冠军基因代代相传,更让跳水成为城市的活力名片。

浪潮中的百年荣耀与基因传承

从渔民搭建的木板跳台,到如今的专业训练场馆;从街头追浪的孩童,到世界闻名的奥运冠军——湛江跳水的百年传承,藏在城市的每一处“水印记”里。

在湛江赤坎老街,刚出锅的虾饼,整整齐齐贴了18只大虾——这份小吃是湛江人与大海最直接的“对话”。从小时候啃着带海味的虾饼,到长大后纵身跃入水中,湛江人这份对水的亲近,早已刻进了城市的血脉里。今天,我们就从这口海的味道开始,探寻“跳水之乡”的百年故事。

走进老街的博物馆,一张张老照片串起过往,这里曾是最早开放的广州湾,体育运动的种子早早在此扎根。上世纪60年代,10多座标准跳台陆续出现在雷州、徐闻、吴川的海滩边、江岸,几乎每片水畔都有一个追梦的起点。

这座露天跳台,它的故事能追溯到1955年,最早是渔民用几块木板拼搭起来的,成为广东省第一个10米跳台。这么多年过去,木板换了又换,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从这里起跳。

湛江市文旅局副局长 陈晨:20世纪初,跳水运动传入中国,湛江气温适宜,水域辽阔,加之湛江人民对水的自然亲近,所以成为中国最早发展跳水运动的地区之一。

说跳水是“勇敢者的运动”,一点都不夸张。这10米跳台,差不多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走上来非常紧张。克服这份恐惧,对湛江的孩子们来说,是追梦的第一步——我们通过镜头,感受下这份“勇敢者的视角”。

这份敢闯敢跳的劲儿,让湛江的“跳水印记”越来越鲜活。以跳水为主题的公交车站也成了很多游客必须到达的打卡地。

这些印记不只是纪念,更是一代代的“接力传承”。从陈丽霞到劳丽诗,从何冲兄弟到全红婵,湛江的跳水冠军从不是“孤军奋战”。每一个新站上跳台的孩子,都在续写着这份荣耀,让“跳水之乡”的名号越来越响。

活力升级

湛江水上运动打开旅游新玩法

从奥运冠军的“明星标签”到多元体验项目,湛江以水上运动为纽带,串联起体育竞技与旅游消费,成为活力满满的南海之滨新热点。

在湛江湾,来自北方的游泳运动员正在这里进行专项训练,依托漫长的海岸线和全年近300天的适宜水温,湛江已经发展了皮划艇、帆船等多种水上项目,目前,这里成为南北运动员青睐的训练宝地。

蹼泳国家队教练 王超英:湛江整个训练、教学,包括医务、陆上训练,整个训练保障系统非常完善,所以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希望到这来训练。

如今,湛江的水上运动,已经不局限于专业训练。在湖光岩,游客可以体验滑水的刺激;索道划水项目让不少人直呼“过瘾”;海上龙舟赛,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观看。

“冠军效应”也为水上运动旅游添了一把火。巴黎奥运会上,全红婵的完美一跳,让更多人知道了湛江;而张小冬、邱亚帝等帆板、蹼泳名将,也让这里的水上运动有了更多“明星标签”。湛江打造的“观赛+体验”成了新的旅游模式。

如今,在湛江,无论是专业的运动员,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水上找到乐趣。从跳水的精准,到帆船的自由,从龙舟的热闹,到潜水的神秘——多样的水上运动,正在让这座南海之滨的城市变得更有活力,也更有吸引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来自: 央视新闻客户端
[湘ICP备2023006560号-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湘B2-202303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388934451 举报邮箱:1014211648@qq.com
Copyright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西瓜财经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