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11日怀化讯(记者 刘顿)11月7日,湖南省溆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确认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县首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这也是怀化市首家获此资质的企业。2022年6月,《湖南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意见》出台,明确了15个趁鲜加工品种。溆浦县率先突破,确定了该县第一批趁鲜切制加工企业。
趁鲜切制,是中药材产地加工的一种特定方式。即中药材采收后,趁其新鲜状态时,直接按标准进行切制或其它加工,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块、段等半成品,是国家引导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将质量管控体系延伸至中药材产地的一种措施,对提升饮片质量与均一性、降低损耗与污染风险、推动产地加工规范化有重要作用。中药饮片全国集采政策实施后,由于趁鲜切制加工是重要加分项,趁鲜切制加工资质,对于广大中药材生产企业而言,显得尤为紧迫。
“相较于传统加工,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既能提高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还能降低成加工成本。”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贻华拿玉竹举例,如果没有取得趁鲜切制加工资质,种植户挖出整根玉竹将其洗净、晒干后卖给饮片厂,饮片厂在接收这一批玉竹后需要用水长时间浸泡、润湿,使其变软再进行切制、干燥,“这个过程可能导致玉竹多糖溶于水而造成有效成分流失,且这多出的步骤无疑又增加了运营成本,如果能省下来让利于民,那是多赢局面。” “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是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路径。”怀化市中医药产业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文彪介绍,市中医药产业链领导高度重视中药材趁鲜切制加工工作,今年9月30日,专题召开全市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对照《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南省规范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指导意见的通知》等要求,把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推进工作作为当前市中医药产业重中之重的事情来抓,要求各县(市区)积极开展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备案工作,以点带面,实现成熟一家审核一家。同时,大力开展趁鲜切制加工标准制定,全力以赴让怀化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工作在全省实现质量与数量的双领先。
作为中药材种植大县,溆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工作。“市里开完会后,我们县里便部署召开了工作推进会,层层统一思想,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趁鲜切制加工企业资质审核认定工作。”溆浦县人大常委会二级调研员、县中药材产业链办公室专职副链长韩学连介绍,会后,县中药材产业链办公室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全县符合趁鲜切制加工企业进行了广泛摸底、具体指导,最终认定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该县首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10月25开始申报,到11月6日我们已经完成了审核、公示,希望能带动更多企业积极申报并通过审核成为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提高我们的中药材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中药材种植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 湖南食尚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能拿到溆浦首个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资质,并非偶然。此前,该企业便通过了广东汇群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内审,成为该企业玉竹饮片供应商。“拿下内审资格也不简单,场地、设备、加工人员、卫生环境、检测报告等都要达到对方要求,才能拿到资格。”廖贻华介绍,在没有取得趁鲜切制加工资质以前,公司所生产的饮片只能卖给取得内审资格的这家企业,而现在,销售渠道更广了,“刚拿下资质两三天,我已经接了十几家公司的电话,要和我们洽谈采购事宜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溆浦县,靖州县、新晃县、洪江市、沅陵县等都在积极推进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资质认定。特别是靖州县,已确定了湖南补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靖州华亿茯苓科技有限公司、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清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业为该县第一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企业,目前正在公示期。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