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在长沙启幕。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0日讯(记者 贺卫玲)11月10日,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在长沙启幕,作为长沙连续第三年打造的国际贸易合作平台,本次活动以“产业协同创新”为核心,通过需求发布、项目签约、专题对接、实地考察等多元形式,精准匹配全球产销需求,既让“长沙智造”走向世界,也为全球资源入湘搭建桥梁。 需求发布精准对接 产业模块锚定未来赛道 大会吸引了近800家中外企业、机构的约1000名代表参与,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德国、波兰、日本等30个国家(地区)的390多名国际采购商、供应商和服务商,副总经理以上高管占比达30%。 活动现场重磅发布的《2025—2026年国际采购需求订单》,涵盖220余条采购信息,聚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检验检测、新材料、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这些需求既包括轨道交通零件、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长沙标志性高端制造产品,也涵盖航空航天轻量化零部件、智驾系统、建筑节能工程检测等细分领域的“高精尖”产品,为中外企业搭建了直接对接的供需桥梁。 基于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活动精心设计了三大核心产业模块:数智化转型与AI、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检验检测与集成服务。这三大模块既是长沙“十四五”以来形成的优势产业和研发创新成果,也契合“十五五”时期长沙与欧美日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APEC成员及国内重点经济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供了清晰的对接路径。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钱丽霞在致辞中表示,产业互补、协同创新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沙连续三年举办此次盛会,既是为全球客商搭建直采对接、降本增效的平台,也是深化全球性、区域性产业合作与投资对接的务实举措。未来长沙将以更强决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让中外企业在长沙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 创新能级持续攀升 筑牢全球合作产业根基 长沙亮眼的科技创新实力,为“买全球卖全球”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显示,长沙已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44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第9位,稳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两年间,长沙在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机构引进、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研发机构达3823家,其中政策出台后新增1796家,实现翻倍增长。斯泰兰蒂斯长沙研发中心、华为研究所、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等70个央企及“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相继落户,“1+2”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湘江科学城“五大建”全面封顶,“一城一区三基地”创新地标拔地而起,为全球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高能级载体。 全链条服务护航出海 构建国际合作信任体系 “拿到订单只是第一步,如何安全、合规地‘出海’才是关键。”这一观点在活动现场引发广泛共鸣。为破解企业出海痛点,长沙正通过“政策+专业服务”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为“湘企出海”和“全球资源入湘”保驾护航。 今年4月,长沙启动“服务企业出海行动”,从市场准入、法律保护到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支持。本次活动现场,长沙正式发布“服务企业出海行动”服务商名单,涵盖咨询、税务、法律、金融、物流、检验认证等十大关键领域,为企业出海提供高标准专业服务。同时发布的还有第二批长沙市国际采购专家库专家名单,汇聚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领域全球行业精英,将为企业提供采购标准制定、技术匹配指导等专业支持。 长沙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商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政府部门和产业园区将优先推荐名单内机构参与相关活动和项目对接。企业与服务商的合作坚持市场化原则,强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让企业能自主选择合适的出海服务商,助推长沙企业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 经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织密全球协同合作网络 本次活动的多场务实签约仪式,标志着长沙“经贸朋友圈”进一步扩容,一个纵横联动、优势互补的“经贸共同体”加速成型。在国内合作方面,长沙市贸促会(长沙国际商会)分别与海口市贸促会、三亚市贸促会签署合作协议,主动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实现长沙先进制造与海南开放政策的优势互补。今年以来,长沙还与长春、福州、承德等地贸促机构达成合作,深化了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海西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资源共享。 在产业协同方面,长沙贸促会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易贸汽车科技等行业顶尖平台“强强联手”。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作为进博会、工博会等国际展会的重要承办机构,易贸汽车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资源深厚,双方的深度合作让长沙贸促服务从“搭台”向“深耕”转变,为核心产业模块提供更精准的落地服务。 从南海之滨到东北腹地,从区域协同到产业深耕,长沙正以自身为中心,铺开一张纵横交错、资源共享、协同共赢的开放网络。 此次2025长沙国际采购暨产业协同创新会的举办,不仅实现了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更搭建了政策沟通、标准对接、服务共享的综合平台。长沙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具韧性的创新体系、更完善的服务生态,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产业体系,让“湘品出海”的航道更宽广,让“全球资源”入湘的路径更通达。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