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表现明显优于美债。此前人民币升值期间,内盘金价一直处于折价的区间,但近期美元走强,驱动内外盘价差明显修复。短期内,黄金或仍具备向上空间,建议多头继续持有,注意避免追高,等待逢高止盈的机会。 ...
汇通网10月22日讯—— 黄金的表现明显优于美债。此前人民币升值期间,内盘金价一直处于折价的区间,但近期美元走强,驱动内外盘价差明显修复。短期内,黄金或仍具备向上空间,建议多头继续持有,注意避免追高,等待逢高止盈的机会。
股指:从我们构建的拥挤度指数来看,在巨量流动性推动的持续大涨之后,各宽基指数和一级行业几乎都出现了显著的交易拥挤状态。好的一面是,历史上只有在“牛市”期间才会出现这样行业和指数集体显著过于拥挤的情况。而不好的一面则是,短期的调整或难以避免,在短期积累了大幅涨幅的背景下,调整的幅度也将较大。微观层面,需要进入增量博弈的思维。本轮针对提振A股政策的发力从2023年7月开始,经过了政策指引、限制资金流出、“国家队”下场提供流动性、政策创新明确增量预期这四个阶段,在居民投资A股热情被激活的背景下,市场已经进入了显著的增量博弈,当前的调整主要是在消化前期解套盘的压力,政策创新的5000亿互换便利和3000亿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还未大规模进场。本轮行情政策层面的必要性,A股盈利端增长乏力,ROE视角下,利润率的持续低迷是核心拖累,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经济策略保守的程度20年来之最,需求不足的矛盾是利润率持续偏低的根本,而内需是问题的关键。消费持续低迷以及地产去库进度较慢是内需不足的核心因素,消费和地产低迷的背后是居民信贷增长的乏力,疫情期间释放的流动性最终大部分流向了个人存款,提振股市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居民经济行为。 近期,A股市场微观流动性大幅净流入,结构方面,中散户、杠杆资金和股票ETF大幅净流入,其中,股票ETF的净流入中,一改以往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入为主的态势,创业板和科创板相关ETF净流入规模较大,并非是以往“国家队”的买入偏好,显示出居民端的买入热情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已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善。历史上看,流动性博弈是A股的主要特征(A股微观流动性(MA4)与万得全A的走势相关性较高),在市场已经进入增量博弈的背景下,保持对A股市场乐观的判断。长期来看,增量博弈的格局已经形成,中散户的买入热情远未至极端的水平,而杠杆资金的流入也还较为克制,在赚钱效应的刺激下,资金层面还有较大的发酵空间。 国债:昨日国债期货震荡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3%,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0%,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2年期主力合约平收。近期负债端切换导致债市波动加大,震荡行情下债券回归中性。昨日LPR报价利率公布,5年期和1年期LPR报价均下调了25bp,本次降息在市场预期之内,但降息幅度是近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表明了本轮稳增长政策的态度。由于此前市场对降息已经有充分预期,本次降息落地后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短期内市场还是更关注财政增量政策以及基本面是否能延续改善。单边策略上建议保持谨慎,可逢回调做多。当前各期限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基差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可关注基差走阔机会,尤其是中长端品种。 贵金属:近日,在美元、美债利率强势反弹的背景下,内外黄金价格均再创新高,表明市场交易逻辑出现变化。中东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特朗普当选概率提升以及多国央行公开表示计划增持都或多或少对金价形成一定抬升的作用。同时,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持续偏强,即使油价明显回落,长债定价的通胀预期并未打破回升的趋势,全球经济滞涨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近一个月以来,黄金的表现明显优于美债。此前人民币升值期间,内盘金价一直处于折价的区间,但近期美元走强,驱动内外盘价差明显修复。短期内,黄金或仍具备向上空间,建议多头继续持有,注意避免追高,等待逢高止盈的机会。白银已经开启补涨,如果风险偏好持续回暖,可考虑战术性做多。 PTA:PTA主力期货合约震荡下跌,收盘下跌2.66%,现货市场商谈氛围尚可,现货基差走弱,个别聚酯工厂补货,今日主港货源贴水01合约75-80元/吨。PTA供应端,恒力惠州250万吨装置于10.13日停车检修,预计10月下旬重启;其他装置相对稳定,开工负荷小幅下降2.8%至80.4%;国内供应处于高位。需求端,随着两套瓶片装置的重启,聚酯开工维持提升至年内高位,其他品种负荷也处于年内高位,聚酯需求增加;但由于价格的回落,下游采购积极性相对一般。PTA加工差小幅回落至206元/吨附近,处于季节性低位。预计10月中旬开始韩国韩华130万吨装置陆续检修,从目前来看,PTA国内供应维持高位,海外供应的缺失,将使出口增加,使得10月份国内PTA相对平衡,11月和12月仍有仍有累库预期;预计PTA价格将弱势震荡为主,跟随原料价格波动。关注原油和宏观政策的变动。01基差走强5,收于-102,1-5月差稳定,收于-74。 MEG:乙二醇主力期货价格弱势震荡下跌,收盘下跌1.43%,市场商谈一般,基差小幅走强;现货升水01合约35-38元/吨,11月下期货升水01合约44-46元/吨。通辽金煤30万吨装置本周负荷提升;阳煤寿阳周内出料后,又再次停车;黔然煤化工负荷持续提升;内蒙古建元26万吨装置升温重启中;国内其他装置相对稳定,国内乙二醇综合开工负荷提升0.8%至68.4%,合成气装置开工负荷2.2%至63.56%。国内供应处于高位。美国南亚36万吨装置10月中已出料;伊朗BCCO 45万吨装置原计划于10月份重启,目前重启计划推后,其他装置相对稳定。但供应仍处于高位。随着煤制乙二醇装置持续维持高利润,停车装置陆续重启,随着产量的增加,11-12月份平衡表由去库转为平衡,从而压制乙二醇价格的上涨空间。关注原油价格的变动,以及停车装置的重启和在产装置开工负荷的变动情况。01合约基差走强11,收于52;1-5合约月差走弱6,收于-41。 短纤:产销:今日直纺涤短销售适度好转,截止下午3:00附近,平均产销76%,部分工厂产销:40%、80%、150%、100%、40%。中国棉花产量由去年同期的562万吨上调至572万吨,据Mysteel调研显示,全国商业库存开始增加,新棉集中上市。截止10月21日,棉花商业总库存163.62万吨。棉花主力合约CF2501收跌0.21%,现货价格收至14860元/吨,基差收至840元/吨。短纤收跌0.15%至6830元/吨。 铜:供需方面,上周全球精铜供需延续过剩,国内库存继续走高,美铜累库趋势显著放缓。从海外库存近期的表现看,四季度海外旺季需求可能出现明显不及预期的风险。从近期的铜市供需看,全年精铜的实际平衡大概率难以扭转二季度高价的影响,显著过剩仍是大概率事件。宏观层面,随着近期国内政策的连续出台,市场反映相对平淡。尽管我们不认为国内的政策将刺激消费大幅抬升,但相关政策预计仍将在中长期降低国内的通缩压力,为价格企稳创造条件。海外方面,伦铜、美铜库存近期表现依然偏弱,年内可能进一步拖累全球消费。操作层面,考虑到金属价格总体的强势表现短期铜价预计继续上行,但从基本面出发铜的上方空间仍然有限,建议待价格出现冲高后了结多头头寸,择机建空。 棕榈油:SPPOMA数据显示,10月前15日马棕产量环比减少7.6%。船运机构 数据显示,10月前20日马棕出口环比增加8.7-9.5%,印度和欧盟出口均环比增加。10月高频数据显示马棕供减需增,产地报价坚挺。马来政府表示将从11月1日起修改 价格区间结构和毛棕榈油出口关税税率,将暴利税的起征点提升至马来西亚半岛为 每吨3,150马币,沙巴州和沙捞越州为3,650马币。并称明年初实施各种征税机制, 以减少对外国工人的依赖,并将在2026年前引入碳税。目前已经处于增产周期末端, 后续产地将进入减产周期,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减轻。近期印尼产量有所恢复,后续 或与马棕竞争出口份额,关注印尼产量情况。 集装箱运价:今天EC盘面震荡走强,下午的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到现货报价端进一步催化,包括YML公布11月正式报价,EMC和ONE上调11月初线上报价,以及CMA上调11月下旬报价至大柜5060美金,扭转前期市场对于11月上旬落地概率低以及11月下逐渐降价的预期。本周起陆续开始订11月上船期的舱位,将检验提价落地的成色。目前各家公布的指导价格基本和宣涨的一致,前期10月底低价收货搭建起rolling pool,甩柜效应减缓11月第一周的揽货压力,叠加11月上的低运力,支撑船东在11月初期维持相对偏高的报价。从节奏上来看更多潜在货量不足带来的报价下调可能会出现在第二周。后续应关注11月大幅提涨后,下游货主的接受程度,以及船司是否会继续通过主动停航收紧运力。 海通期货公司授权由“专注国内期货衍生品交易的专业行情分析资讯网站”:【汇通财经 www.fx678.com 】转发 |
顶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