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 来袭,药品豁免关税,但难逃悲观预期。
4 月 2 日,美国颁布关于 「对等关税」 的新行政命令,宣布自 4 月 5 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10% 从价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实行特定税率,加征更高关税,意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其中,中国被征收 34% 关税,在原有 20% 税率基础上加征后将达 54%。
此次中国被加征 34% 从价关税,但绝大部分药品位于豁免名单,包含各类化药、疫苗、生物制品等,原料药方面如维生素类、氨基酸类、激素类、抗生素和抗感染类等也被纳入了豁免清单,医疗器械未在豁免清单。
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关税豁免条例之下,医药板块整体仍未能幸免,被 「一竿子打死」,随市大跌。
4 月 7 日,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医药板块整体呈现下挫,相关精选指数全部飘绿。Wind 数据显示,A 股医疗服务 (8841365.WI) 大跌 13.31%、化学制药 (8841347.WI) 跌 10.02%、医疗器械 (866489.WI) 跌 9.26%、医药商业 (8841368.WI) 跌 8.24%、生物制品 (8841359.WI) 跌 6.99%、中药 (8841367.WI) 跌 6.81%。
周一盘后,多家本土药企在投资者交流互动平台就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做出回应,这批率先给出解答的企业大都属于海外业务占比小或尚无美国市场业务,也有企业表示产品已经豁免清单,更多是被市场情绪 「带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狂泄潮中,CXO 板块跌势猛烈,血制品板块韧性十足,逆市攀涨。
多家医药企业回应,「误伤」 者众
覆巢之下无完卵。
博济医药(300404.SZ) 作为 CXO 领域的一员,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其他研究机构提供新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全流程 「一站式」CRO(合同研究组织) 服务。公司表示,其海外业务占比不到 1%,美国本次关税政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极其有限。周一收盘,博济医药大跌 19.47%。
同日大跌 14.45% 的迪瑞医疗(300396.SZ) 表示,其 2024 年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约 15 万美元,占公司收入比例非常小,其境外市场主要是俄罗斯、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非等地,公司初步预判该事项对公司影响很小。
2024 年,迪瑞医疗营收 12.18 亿元,公司在医疗检验仪器及配套试纸试剂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同样是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微乎其微,但仍随市大跌的还有美好医疗(301363.SZ)、圣湘生物(688289.SH)、常山药业(300255.SZ)、京新药业(002020.SZ),周一分别收跌 19.25%、15.69%、14.58%、8.82%。
美好医疗称,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非常有限,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很低,2024 年前三季度占比仅为 2.91%。圣湘生物指出,公司产品出口主要在欧洲、东盟、中东等地区,美国市场的业务规模占比小于 1%,本次关税调整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海外业务几乎不产生影响。
常山药业表示,公司对美国销售收入不足总销售收入的 1%,美国加税相关事项目前对公司影响很小。京新药业回应,公司在美国的直接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比例很低,美国加征关税预计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有一批跟跌企业,并无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
没业务、被豁免,照跌不误
这是一批陪跌 「选手」。
康希诺(688185.SH) 表示,根据公司 2024 年年报数据,公司主营业务的海外收入中不包含来自美国的收入,同时,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司已对绝大部分上游供应探索并实现了进口替代。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公司会持续关注该事项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积极做好应对措施,并关注受关税政策影响的潜在目标国的商业机会,促进公司稳健经营发展。
皓元医药(688131.SH) 回复称,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较低。我武生物(300357.SZ) 表示,2024 年 1 月至 9 月公司无境外收入。回盛生物(300871.SZ) 指出,公司未有产品出口到美国。康弘药业(002773.SZ) 直言,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销售 1372.41 万元,占营收比重为 0.60%,公司目前暂无出口美国的业务。
周一,康希诺、皓元医药、我武生物、回盛生物、康弘药业分别收跌 18.30%、16.93%、13.31%、7.69%、4.90%。
值得注意的是,与回盛生物同属动物保健行业的金河生物(002688.SZ) 周一涨停。金河生物是全球主要的兽用化药饲用金霉素预混剂生产企业,年产能 5.5 万吨,全球市场份额约 50% 左右。该公司于 4 月 3 日宣布,将适时调高金霉素预混剂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终端销售价格,力争获取更大盈利空间。
虽是同一领域企业,回盛生物更专注于兽药制剂和原料药,金河生物以饲用金霉素为核心,同时布局兽用疫苗和环保业务。
另外,豁免清单也难庇佑企业免于大跌。
4 月 7 日,金达威(002626.SZ)、奥锐特(605116.SH) 跌停。金达威表示,公司产品辅酶 Q10 和维生素系列产品 VA/VAD3/VD3/VK2 及大部分膳食补充剂原料,在此次关税豁免清单中。奥锐特称,目前公司原料药主要出口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美国的业务占比较小,且美国 4 月 2 日宣布的对贸易伙伴输美商品征收 「对等关税」 对医药类产品豁免。此次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
除此之外,部分在美国市场拥有不小市场份额的企业,也做出回应。
那些出海更成功的企业怎么说?
乐心医疗(300562.SZ) 是一家主营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 出口的企业,其大部分产品销往海外,其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服务于海外远程健康管理头部企业。2024 年,乐心医疗的外销、内销收入占比各为 82.26%、17.13%。公司股票周一现 20CM 跌停。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乐心医疗回复称,目前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在美业务影响可控,并指出三点原因。
一是在美业务主要为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业务板块,除了为数字慢病管理企业提供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还会通过搭建 「远程物流平台系统」、「远程设备管理云平台」 为客户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及物流管理服务。全链条的服务加深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粘性。该部分客户已与公司合作多年,已建立长期信任基础。
二是除了美国市场以外,公司业务还遍布欧洲、中东非等市场,目前覆盖将近 90 个国家,多元化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结构有助于公司抵御国际因素带来的风险。
三是除既有业务,公司也在积极大力开展创新业务。公司在国内已经布局 OTC 助听器、智能心电衣。公司的心血管病垂直领域大模型、其他创新性医疗级可穿戴产品等也在积极筹备中,将尽快推出上市。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雏形已现。
乐心医疗称,美国关税政策辐射全球,并非单一针对,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事宜,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应对,如采取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多元化等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海外业务发展强劲,必定面临着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
维力医疗(603309.SH) 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用导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医用导管主要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麻醉、泌尿、呼吸、血液透析等领域。2024 年,公司的海外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公司的外销收入同比增长 27.71% 至 3.37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49.88%。周一,维力医疗跌停。
公司随后表示,其一直以来坚持内外销均衡发展,近年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 15% 左右。并解释称,公司出口美国的产品以客户定制化产品为主,美国区域客户基本为长期合作客户,均有较长的合作时间和历史。公司产品属于医疗器械类产品,合作过程需要经历产品 FDA 认证,产品验证,客户工厂审核等一系列认证才能开展业务合作,所以该项业务一直相对稳健,业务量稳中有升。
维力医疗还指出 「订单流失风险较小」。因为其行业竞争对手大部分来自于国内或东南亚区域且规模较小,此次美国增加 「对等关税」 覆盖了大部分竞争对手所处的区域,所以订单流失的风险相对较小。
更重要的是,维力医疗出口到美国的关税是由客户端承担,关税的增加大概率会通过终端售价提升的方式进行对冲,公司也会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价格波动变化。预计此次美国对中国增加 「对等关税」 对公司业务收入端及利润端均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维力医疗正在布局海外本地化生产,墨西哥工厂预计 2026 年投入使用。同在跌停行列的拱东医疗(605369.SH) 已有本地化生产。公司表示,此次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较小,拱东医疗的美国子公司 TPI 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可实现美国本土化生产。
在采购上没有绕开美国的爱尔眼科(300015.SZ) 跌 8.75%,公司称,其对进口产品签订的协议价格是按人民币 (税后) 价格结算,故短期对公司影响不大。另外,爱尔眼科还指出,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公司是上游供应商的最大用户,采购上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和议价能力,美国供应商要持续、稳定地进入爱尔体系,关税成本由其承担我方才考虑采购。
同样是市场份额大,但作为 「乙方」 的 CXO 企业,确总缺少些底气。
CXO 如惊弓鸟,血制品逆市上涨
令人意外的是,已被反复 「捶打」 多次的 CXO 仍如临大敌,在本轮大跌中,首当其冲。
周一,CRO 指数 (8841421.WI) 大跌 16.00%,博腾股份 (300363.SZ)、金凯生物 (301509.SZ)、睿智医药 (300149.SZ)、阳光诺和 (688621.SH) 等均现 20CM 跌停,药明康德 (603259.SH)、凯莱英 (002821.SZ)、昭衍新药 (603127.SZ)A 股跌停。
港股更是重灾区,截至收盘,药明康德 (02359.HK) 跌 20.50%、药明生物 (02269.HK) 跌 26.44%、药明合联 (02268.HK) 跌 27.58%,凯莱英 (06821.HK) 跌 23.50%、昭衍新药 (06127.HK) 跌 16.09%。
在过去的 2024 年,美国 《生物安全法案》 风波持续不断,每有相关动态传递至国内市场都会掀起一轮大跌,本就受困于生物医药投资寒潮而苦不堪言的 CXO 企业,一直在进行高压测试。日前,作为 CXO「老大哥」 的药明康德发布了利好行业的年度报告,并预计其 2025 年重回双位数增长,提振资本市场信心的同事,也暗示着行业或将 「脱困」。
好景不长,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宣布,再次将这一批主要靠承接美国制药巨头业务的 CXO 企业按在地上摩擦。
值得庆幸的是,医药板块仍有一抹亮眼的红色。
4 月 7 日,血制品 (8841056.WI) 收涨 2.05%,其中,派林生物 (000403.SZ)、卫光生物 (002880.SZ)、博雅生物 (300194.SZ) 涨停,博晖创新 (300318.SZ) 涨超 7%、天坛生物 (600161.SH) 涨超 6%。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在血制品院外市场,目前的国产人血白蛋白终端价格略高于进口人血白蛋白产品,反制措施后,会使得美国进口低价竞争的白蛋白血制品失去价格优势。人血白蛋白是血制品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种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医疗价值。
光大证券研报援引医药魔方的统计数据显示,院内进口人血白蛋白较国产无明显价格优势,基立福 10g 规格的进口人血蛋白价格为 361 元至 378 元,百特为 370 元至 420 元,而国产人血白蛋白中,天坛生物的价格为 390 元至 448 元,广东双林为 358 至 378 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人血白蛋白市场以进口为主,2023 年我国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占整体的 64.16%,国产占比达 35.84%,我国人血白蛋白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可想而知,加征关税或会影响美国的人血白蛋白进口量,国产人血白蛋白将迎来加速替代的市场机会。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