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5 月 8 日讯,上海发布加力提速推进 2025 年优化营商环境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的通知。为全面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提振发展信心,有力支撑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8.0 版方案落地实施中,对企业需求迫切、部门协同推进要求高的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加力推出增量举措,予以重点协调、重点推进、重点督查、重点宣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各项任务提速落地,确保年内取得明显进展。
关于加力提速推进 2025 年优化营商环境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提振发展信心,有力支撑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8.0 版方案落地实施中,对企业需求迫切、部门协同推进要求高的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加力推出增量举措,予以重点协调、重点推进、重点督查、重点宣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各项任务提速落地,确保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具体通知如下:
一、「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的具体事项
1、实施世行对标改革,促进世行评价和企业感受双提升
坚持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成熟度 BR 评估方法论的底层逻辑和价值导向,推出新的任务清单,学习借鉴第一批和第二批参评经济体表现,对标国际一流先进实践,拉长板补短板,巩固提升落地成效。结合我市营商环境条例第四次修订,推进相关改革举措入法固化。会同高校智库、行业协会和媒体机构,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开展 「大咖聊营商」 等专家研讨和交流活动,积极传播营商环境改革实践 「强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总牵头,各领域由相关单位具体牵头)
2、优化惠企政策服务,提升政策触达和申兑便利
围绕着力提升惠企政策整体性、清晰性、便利性,升级上线 「随申兑」 一口查询申兑平台,聚焦 「六类」 惠企政策,实现覆盖市、区两级的找政策、问政策、兑政策、评政策一站式服务。推出 「政策演算器」,辅助政策起草部门科学精准设定政策申请条件和范围,探索去 「中介化」、简化 「专家评审」 举措。持续扩大 「免申即享」 服务范围,普惠性政策力争应纳尽纳。通过小视频、直播等方式,创新开展惠企政策宣介解读,进大厅、进园区、进街镇。加强评估督查,定期通报高频政策优化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组织第三方评估,切实促进改进提升,真正让企业 「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用得畅」。(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
3、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实现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
围绕着力提升涉企检查的规范性、一致性、协同性,加紧完善 「检查码」 系统功能,在全市 40 个部门和各区、街镇全面推行。推动各行业尽快建立 「无感监管」 检查对象清单和 「无事不扰」 检查事项清单并出台管理办法。推进检查事项 「双透明」 和检查规范 「双认可」,加强合规指引。数据赋能,以市级统筹、区级统筹和检查码撮合等三种方式促进联合检查。推广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加大政策宣传推广和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强考核评估,在自评基础上,市营商环境专班组织对各区、各部门检查效能进行评价并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市场监管局)
4、建立 「信用+风险」 监管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实质性落地
围绕解决信用风险评级分散化、碎片化问题,研究健全 「综合+行业」 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企业信用风险 「精准画像」,选取重点行业领域试点 「信用+风险」 分级分类监管应用场景。制定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方案,依托市级信用平台支撑,形成各行业在 「信用+风险」 基础上开展分级分类监管的工作指引。建立市场监管专业领域风险预警模型,推广以风险为导向配置监管资源。完成个体工商户 (市场监管领域) 信用风险分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
5、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提升银企撮合实效
围绕创新银企对接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对融资服务的获得感。全面落实无缝续贷、无还本续贷政策扩展至中型企业。推动融资服务中心进一步下沉,覆盖更多街镇和重点园区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实施信贷奖励和信贷风险补偿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力度。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上下游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深化融资信用平台数据开发利用,加大金融机构信用融资产品供给创新,试点一批园区,实施企业画像基础上的 「园区秒贷行动」。深入开展 「千企万户大走访」 活动,推动信贷资源直达经营主体。(牵头单位: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
6、提升涉企侵权信息处理质效,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
围绕加强涉企侵权信息处置,提升企业维权实效。升级推出 《涉企侵权信息处理服务包》2.0 版,指导企业有效开展侵权信息投诉维权。压实平台处置侵权信息的主体责任,聘请重点平台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 「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服务专家」。通过制作小视频、宣传页等方式广泛宣传涉企侵权信息处置的政策法规和维权途径。组织涉企侵权信息处置实务培训,提升各区解决企业诉求能力。开展 「清朗浦江·e 企同行」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打击违规 「自媒体」,集中打击并惩治涉企造谣传谣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相关协同治理机制,形成社会共建清朗网络环境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
7、加大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和执法协作,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围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打击侵权、保护企业力度。开展长三角区域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开展 「守护知识产权」 专项执法行动,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印发 《2025 年上海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建立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协调机制。出台商标侵权小微案件查办指南,落实 「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完善 「反侵权假冒政企协作机制」,保护品牌企业合法权益。完善海外服务站网络布局,设立上海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市市场监管局)
8、完善异常投诉举报处置联动机制,压降职业举报生存空间
围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推动市场监管与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的整体合力。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部门 「投诉举报异常名录」,推动分级管理、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实现对异常投诉举报的精准识别、规范处置。研究制订 《关于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的意见》,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同时,依法规制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施压企业、非法牟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好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
9、加快健全协调机制和线上平台,着力提升办理破产便利
围绕统筹协调企业破产行政事务,提升办理破产质效。推动各条线部门制订各领域涉破产管理人办事的工作规范或操作指南,统一办事标准和手势。完善办理破产数字化平台,优化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完善破产信息 「核查一件事」 平台。推进破产企业财产解封处置、注销登记、信用修复等高频事项在线办理。发展市场化庭外重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庭外重组机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高院)
10、支持街镇营商环境建设,夯实基层营商底座
围绕打通 「最后一公里」,赋能街镇优化企业服务和基层执法,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感受。做实 「街镇吹哨、部门报到」 机制,支持各区搭建条线部门与街镇沟通的 「直通车」。深入研究提出优化 12345 派单机制的任务事项清单,推动工单考核机制调整优化。有序发展活力街区,对店招、外摆、户外餐饮等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合规指导。制订反向评价方案,组织街镇对各级部门赋能支持街镇营商建设的情况开展反向评价,对评价结果定期通报。开展 「街镇营商漫步」 主题宣传,对基层解决企业诉求、服务保障企业发展方面的典型案例开展宣传报道。(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二、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问效
1、加强督查调度
市营商环境综合专班建立常态化跟踪调度机制,每周跟踪动态、每月汇总进展,重点解决各项任务推进中的跨部门裉节问题。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对进展缓慢的,加大督查推进力度。
2、加强培训指导
结合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推进需求,组织牵头部门面向各区以及基层一线企业服务和监管检查专员,统分结合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和内容,确保十项重点改革举措的顶层设计能够穿透落实到 「最后一公里」 不走样、见实效。
3、加强宣传监督
向社会公布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事项,公开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依托 「媒体观察员」 共建机制,对十项任务重点开展立体宣介。聚焦商协会和企业需求,开展组团式、菜单式政策解读活动。推进 「处科长讲政策」 小视频进大厅、进园区 (楼宇)、进街镇,减少政策 「温差」。注重从企业感受端,讲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4、加强诉求解决
发挥市区合力,强化政企沟通,由市营商环境综合专班建立市级层面企业诉求的兜底解决机制,重点对市人大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执法检查中企业反映的问题、「营商环境体验官」 提出的体验优化建议以及各方反映的企业诉求,形成办理闭环,及时有效解决企业 「急难愁盼」。完善 「12345 企业专线」 功能,开设一网通办 「企业诉求直通车」,做到 16 个区全覆盖。
5、加强评估问效
将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作为 2025 年营商环境各区测评考核的重点,鼓励各区结合资源禀赋开展创新试点。立足政策实效和企业感受开展实施效果评价,依托市工商联、专业研究机构等围绕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进展成效开展第三方评估,加强通报晾晒,扎实推动攻坚任务落地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 年 4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