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 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公告 〔2025〕8 号,以下简称 《公告》)。《公告》 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 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将探索建设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风险监控平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撰文指出,大模型应用的风险隐蔽性更强、复杂度更高,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监管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加快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广泛联接性和业务中枢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金融管理能力,增强对大模型应用的监管效能。例如,前期人民银行组织建设金融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加强跨机构、跨行业风险情报共享和信息互通,持续提升传统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下一步,将探索建设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风险监控平台,进一步强化大模型应用风险的多渠道态势感知、综合性分析评估和差异化应对处置能力,提升大模型应用的数字化监管水平。
- 4 月银行、保险销售违规处罚大增 183%
4 月金融机构共收到 559 张罚单,合计被罚没 1.03 亿元,罚单数量环比增 25.9%,但罚没金额环比略减少。据不完全统计,4 月金融机构涉及违反反洗钱法的相关罚单数量达 118 张,环比 3 月大增 107%。被罚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共 51 家银行被罚,合计罚没金额达 2612 万元。包括一些农商行、村镇银行因反洗钱不力被央行处罚。4 月份监管处罚金融机构违规销售的罚单不少,据不完全统计,4 月共有 5 家银行、4 家保险公司因销售违规被罚,相关罚单有 17 张,环比增 183%。涉及在销售理财产品、保险或基金过程中违规。【21 世纪经济报道】
行业动态
- 26 万亿银行理财子排位战绩出炉,规模最多增长 41%,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业绩分化
近期,在上市银行的 2024 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后,25 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浮出水面。25 家理财子合计管理产品规模 26.25 万亿,占到理财市场的 88%。财联社观察到,理财公司的管理规模在 2024 年普遍增长,多家管理规模增长超 30%,最多增长 41%。经营业绩方面,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 2024 年的净利润分化。部分理财子增长超 40%,最多增长了 159%。部分理财子公司受降费让利影响,净利有所下滑,最多下滑了 60%。【财联社】
- A 股 42 家银行年报季收官,11 家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2 家 ROE 超 15%
随着年报季结束,A 股 42 家上市银行 2024 年经营业绩尽显眼底。据 Wind 数据统计,42 家 A 股上市银行 2024 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56511.98 亿元,较 2023 年的 56467.22 亿元几乎持平。其中,有 10 家银行的营收出现负增长,32 家实现正增长。同时,42 家上市银行 2024 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40.7 亿元,较 2023 年增加 492.03 亿元,同比增长 2.35%,平均日赚 58.74 亿元。其中,有 38 家实现正增长,仅有 4 家负增长。在 42 家上市银行中,归母净利润在 100 亿元以上的有 24 家。其中,有 4 家的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有 2 家银行的加权 ROE 在 15% 以上。【WEMONEY 研究室】
- 财险一季度盈利高增背后:多家头部公司非车占比过六成,半数公司综合成本率超 100%
随着各家保险公司陆续披露 2025 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以来财险业的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据统计,一季度,已披露相关数据的 85 家财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 5161.4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5.4%;85 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 256.06 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 66.91%。“ 老三家” 强者恒强的局面依旧—— 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近 64%,拿走行业超过 73% 的净利润。不过,仍有一些保险公司成功突出重围,在保费和净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上有亮眼表现。【今日保】
- 国际金价回调,足金饰品一夜下跌 14 元/克
5 月 12 日,国际金价有所回落,现货黄金一度失守 3270 美元/盎司。截至北京时间 5 月 12 日 11:30,现货黄金跌 1.36%,报 3281.33 美元/盎司;COMEX 黄金跌 1.93%,报 3279.4 美元/盎司。上周五,COMEX 黄金涨 0.82%,报 3333 美元/盎司,周涨 2.8%。
企业动态
- 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拟申设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近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双双公告称,拟全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前述投资均尚需取得有关监管机构的审核和批准。根据公告,招行此次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 150 亿元。在成功设立后,该公司将成为招行全资一级子公司,具体业务范围以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批复为准。招行称,设立 AIC 符合招行业务发展需要,有助于丰富综合化经营牌照,完善投商行一体化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此次投资不会对该行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证券时报】
- 工行回应“ 假金条” 事件:无质量问题,杂质为金条售出后外部附着物
近日,有网友称其朋友在工商银行购买金条,发现内部有杂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工商银行在 5 月 9 日晚间对于此事作出正式回应,称经过现场核实以及送检后发现,情况不属实。21 世纪经济报道从工商银行处获悉,涉事银行系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该支行回应称,近期,一位客户在上海嘉定区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5 月 7 日,网传在上述金条剪开加工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21 财经】
- 华润银行 2024 年净利润暴跌近七成
近日,珠海华润银行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 年,华润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71.38 亿元,较上年增长 3.31 亿元,增幅 4.87%;实现净利润 4.49 亿元,较上年减少 9.53 亿元,降幅 67.9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4%,较上年下降 3.27 个百分点。回顾华润银行近年的业绩表现, 该行营业收入自 2022 年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后,逐步回稳。但该行净利润连续两年出现负增,2023 年同比减少 30.02%,2024 年跌幅进一步拉大至 67.97%,净利润水平已处于该行近 10 年来的低位。
- 信美相互人寿 2024 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69.83 亿,净利润 6672 万
近日,信美相互人寿近日发布 2024 年报,信美已连续五年实现盈利,2024 年实现净利润 6672 万元,同比增长 16%;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69.83 亿元,净投资收益率为 3.72%,总投资收益率为 4.41%。截至 2024 年底,信美资产总额为 548.46 亿元,会员总人数超过十万人。【WEMONEY 研究室】
- 平安消费金融净利润 10.2 亿,同比增长 108%
近日,平安消费金融发布年报披露,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5.19 亿元,较上年增长 24.6%;净利润达 10.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108%;总资产规模 542.93 亿元,同比增长 33.8%。公开资料显示,平安消费金融成立于 2020 年 4 月,注册资本 50 亿元。中国平安(51.850, -0.11, -0.21%) 以 30% 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东;融熠有限公司持股 28%,未鲲 (上海) 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 27%,锦炯 (深圳) 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 15%,分别位列第二至第四大股东。【中国网】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 4804 笔不良贷款转让,未偿本息总额 2.70 亿元
近日,银登中心披露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关于 2025 年第 3 期个人不良贷款 (个人消费贷款) 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公告显示,该笔不良贷款未偿本息总额 2.70 亿元,涉及资产笔数 4804 笔,借款人户数 3216 户,加权平均逾期天数 142 天,单一借款人最高未偿本息余额 24.35 万元。根据五级分类及诉讼情况,上述不良贷款可疑 2626 笔,次级 1362 笔,损失 816 笔。目前未诉 4804 笔。【金融界】
- 京东小贷净利润暴增 1526%
近日,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盛际小贷”) 公开财务数据。2024 年,盛际小贷实现营收 16.75 亿元,同比增长 3.39%;净利润 5228.39 万元,同比增长 1526.38% 。截至 2024 年末,盛际小贷总资产 162.4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64%。【禾金财经】
- 蚂蚁国际拟赴港上市,跨境支付巨头分拆计划浮出水面
近日,据财新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蚂蚁集团正计划将其海外业务板块—— 蚂蚁国际 (Ant International) 分拆并在香港独立上市,目前正与监管部门沟通,初步信息显示“ 无政策障碍”。若成功上市,这将是蚂蚁集团自 2020 年 IPO 暂停后,首次通过分拆核心业务登陆资本市场。蚂蚁国际在蚂蚁集团的业务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收入约占蚂蚁集团整体的两成左右。目前,蚂蚁国际凭借 Alipay+、安通环球 (Antom) 和万里汇 (WorldFirst) 三大核心产品,构建起全面的跨境支付服务体系,覆盖 C 端支付、B 端收单、B2B 收付兑等多个关键领域。【新商业范式】
- 支付宝、微信发布五一跨境支付数据
近日,支付宝、微信发布五一跨境支付数据。支付宝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客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消费金额及笔数同比均翻番,消费力最强前五境外钱包为 AlipayHK(中国香港)、Touch 'n Go eWallet(马来西亚)、Kaspi.kz(哈萨克斯坦) 等;国内用户出境消费笔数同比增 15%,境外交通支付笔数大涨 53%。
微信支付方面,外籍用户境内消费笔数及金额同比增近 2 倍,香港用户内地交易额翻倍;内地用户境外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同比增 37%,其中韩国增长 50%,香港的士扫码支付消费激增 643%。此外,两地平台餐饮、交通等场景支付均呈两位数增长。
海外动态
- 新西兰央行警告:AI 应用激增或威胁金融稳定
5 月 5 日,新西兰央行在报告中指出,金融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普及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报告称:“ 人工智能系统错误、数据隐私问题及市场扭曲可能放大现有风险。”“ 对少数第三方 AI 服务商日益增长的依赖可能加剧市场垄断,形成新的风险传导通道,同时增加网络攻击的潜在影响。” 但报告同时指出,AI 工具和模型也正带来显著效益,包括生产效率提升、建模精准度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增强以及网络防御能力的强化。新西兰央行金融稳定评估与战略主管克里· 瓦特在声明中补充称,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金融体系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 英国财政大臣公布监管加密资产服务的立法草案
4 月 30 日,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 里夫斯公布监管加密资产服务的立法草案,旨在加强消费者保护并支持创新。官方声明显示,根据新规则,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商和代理商将被纳入监管范围,以打击不良行为,同时支援合法创新。英国表示,现在有 12% 的成年人拥有或曾经拥有加密资产,高于 2021 年的 4%,此举旨在保护消费者免受诈骗。英国还通过即将成立的英美金融监管工作组与美国进行接触。(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蔡鹏程,编辑|刘洋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