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赶碳号科技
中美共同降关税,对于光伏、储能,税率影响究竟有几何?赶碳号帮你算一算。
01 休战,市场为之沸腾!
全球投资者对特朗普征收高额关税而引发的贸易战的缓和感到高兴!
这场贸易战,扰乱了全球金融市场、破坏了供应链,并引发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当然,西方社会普遍认为,30% 仍然是一个高关税率,因此很多人对于特朗普政府仍然持批评态度。只能说,中美双方能达成现在这个结果,相当不容易!
美方取消了共计 91% 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 91% 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 24% 的 「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 24% 的反制关税。也就是说,这次谈判以后,美方仍保留 30% 的新增关税,中国仍保留 10% 的新增关税。
中美贸易战,」 第一阶段 「的战争,终于由此出现重大转机。
之所以说是 「第一阶段」,包括赶碳号在内的大部分人都会有类似认知:这场战争或许并未真正结束。另外,贸易战以及供应链战争,从本质上说和科技战、文化战、金融战一样,都是大国之间博弈的不同侧面。对此,我们不应抱有太多侥幸心理。
另外,这次取消的部分关税税率,并不是针对在这一轮贸易战之前的税率,而是部分自 2025 年 4 月 8 日以来、双方互加的新增关税,即:
美方承诺取消根据 2025 年 4 月 8 日第 14259 号行政令和 2025 年 4 月 9 日第 14266 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 的关税,修改 2025 年 4 月 2 日第 14257 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34% 的对等关税,其中 24% 的关税暂停加征 90 天,保留剩余 10% 的关税。
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 91% 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 34% 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 24% 的关税 90 天,剩余 10% 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至于 「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这一句应该如何理解,有关方面会有相应的权威解释,在此就不作过多推测了。
现在看,双方各降低 115% 的新增关税,对于光伏、储能企业,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02 大陆的光伏产品,更加不可能输美
这就基本上不用想了。这一轮贸易战,没受到任何影响的,恐怕就是国内光伏产能了。因为,大陆所有光伏产品输美的通道,很早就关闭了。此次在原有税率基础上,又加征了 30% 的关税,就更加不可能了。
虽然不可能,也要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大陆产光伏组件出口美国,将会被征收如下税种:
1、201 关税,税率:14.25%;
2、301 关税,税率:50%;
3. 双反税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反倾销税:36.5%(普遍税率),反补贴税:8.47%(普遍税率),合计:约 45%。
综上,在这一轮贸易战以前,累计总税率:201 关税 (14.25%)+301 关税 (50%)+ 双反税 (45%)≈109.72%
说明:上述三类关税为叠加征收,适用于直接从中国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
现在,还要在 109.72% 的基础上,再叠加这一轮 30% 的新增关税,加总后约为 139.72%。
03 东南亚光伏产能,仍然凶多吉少
即使没有在不到两个月以后的上述 「对等关税」,今年 4 月,美国商务部对于东南亚光伏产能的终裁,也已使之处于生死边缘。今年 6 月 2 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做出最终损害裁定的最后时间。该机构大概率会批准。
红线内为东南亚四国各企业 「双反税」 终裁税率;来源:Info Link
也就是说,到今年 6 月 2 日,除马来西亚产能尚有一线生机以外,其它三国产能只能转向其它市场。
另外,中润光能所在的老挝、钧达即将去的阿曼、晶科能源与 TCL 中环正在开拓的沙特、天合光能正在开拓的阿联酋、正泰新能所在的土耳其等国家,目前都具备一定优势——因为不在本轮对等关税的特别名单上,维持 10% 的基准关税。
除了四国之外,如果还有一个反例,恰恰就是在 2024 年和今年一季度吃到红利的横店东磁。
公司所在的印度尼西亚,在这一轮贸易战中相对比较危险。虽然,印尼并不属于东南亚四国,亦不在 「双反税」 终裁及 「反规避」 调查名单上。但在本轮贸易战中,美国已经将印尼纳入对等关税名单,适用于 32% 的税率,豁免期为 90 天。显然,美国已经盯上了印尼。
04 真正利好的,是储能!
5 月 12 日,A 股储能产业指数大涨 2.84%,净流入为 18.59 亿元。
来自毕马威的分析报告显示,美国锂电池七成从中国进口,是我国锂电池最大出口市场。近年来,我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金额不断增加。2017 年,我国对美国锂电池出口金额为 10.7 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 41.6%;到了 2023 年,出口金额已达 132.2 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提升到 70.5%(图 25)。
除了中国外,韩国、日本、匈牙利、波兰、德国等也是美国储能电池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但近年来美国储能电池从韩国和日本的进口份额不断下降。2017 年,美国储能电池自韩国和日本的进
口份额分别为 22.7%、20.8%,到了 2023 年则下降至 8.1%、6.1%。
此外,得益于中国锂电池企业纷纷在匈牙利投资设厂,2019 年匈牙利开始成为美国锂电池的进口来源地,2023 年上升为仅次于中日韩的第四大进口来源地 (图 26)。
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锂电池的对美出口。
目前,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锂电池执行的税率呈现多阶段叠加特征,具体构成因产品类型 (如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和生效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此次中美谈判以后,美国对中国生产的锂电池的税率情况:
针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阿特斯董秘许晓明今天向赶碳号表示,这一结果对于阿特斯储能业务属于实质性利好。目前,单纯的光伏组件价值量在新能源项目中占比已经越来越小,储能产品占比越来越高。除下述企业以外,赶碳号此前曾报道,阿特斯的美国储能工厂,也已经在建设中了。
今年 4 月 10 日,科陆电子相关负责人在中关村储能展上告诉赶碳号,他们公司有一船的储能系统产品,就因为离港晚了几个小时,就要被征收高达 60 万美元的高额关税。科陆电子与美国客户沟通后,对方愿意负担此项成本。赶碳号在想,如果这批货物还未入关,那就能省下这 60 万美元了。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 (CBP) 规定,进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通常以货物进入美国时的有效税率为准。因此,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关税被取消或降低,到达时将适用新的税率。这意味着货物还在公海上时,关税降低了,到达美国时将按照新的税率缴纳,而无需支付高额关税。
所以,中美贸易战之下,一笔生意是大赚还是大亏,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