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5 月 16 日讯 (记者 封其娟)李瑞旗下东方高端制造再度发布清盘预警公告。
东方基金 5 月 15 日公告称,截至 5 月 14 日,东方高端制造已连续 40 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 5000 万元。根据基金合同,该产品连续 50 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 200 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 5000 万元情形的,基金合同终止,不需召开持有人大会。
这是东方高端制造成立 2 年多来,发布的第 12 份清盘预警公告。据首份清盘预警公告,该产品成立尚不足一年便触及清盘线。且成立首月规模即缩水 62%,此后所有报告期均呈现净赎回状态,机构和员工都在逐步赎回,截至去年年末,机构、员工持有比例均为 0。
从定期报告看,受赎回等影响因素,这只产品成立至今先后 7 次触及清盘预警阈值。频繁预警与持续存续的组合,显现出 「保壳」 操作痕迹,该产品已然陷入 「预警-保壳-再预警」 的循环之中。
运行 2 年多,东方高端制造大幅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如今已亏成 「七毛基」,这背后与该产品权益仓位的大幅波动与重仓股高频更迭行为有关。
追溯发现,该产品原定 19 天的募集期最终延长至 92 天,延长时间约为原计划的 5 倍,最终也仅募得 2.28 亿元。从最初的 「艰难起步」,到如今的濒临清盘与业绩困局,在管基金经理李瑞正面临多重考验。
成立不到一年触及清盘红线,清盘预警 12 次
东方高端制造成立于 2023 年 3 月 1 日,成立初期 A、C 类份额合并规模为 2.28 亿元。仅过了一个月,到 2023 年年中,该产品合并规模骤降至 0.86 亿元,降幅超六成,规模也自此一路缩减。
该产品自成立起,所有报告期内均呈现份额净赎回状态,赎回份额持续大于申购份额。
2023 年中报显示,东方高端制造的机构、员工持有比例分别是 14.45%、0.15%。但自此之后,机构和员工都在逐步赎回所持基金份额。截至去年年末,已无机构、员工持有该产品。
自去年一季度末起,东方高端制造总规模已低于 5000 万元。也自此时起,该产品接连发布清盘预警公告,截至目前,已共计发布 12 份公告提示清盘风险。
首份清盘预警公告于去年 3 月 9 日发布,其中指出,截至去年 3 月 8 日,东方高端制造已连续 30 个工作日规模低于 5000 万元,也就是去年 2 月初该产品规模已低于 5000 万元。这意味着,这只产品成立不到 1 年便触及清盘红线。
经梳理,在赎回等影响下,东方高端制造在 2024 年的 6 个时间段里,出现规模连续 20 个工作日低于 5000 万元的情形,具体包括当年的 1 月 19 日至 3 月 10 日、3 月 22 日至 6 月 3 日、6 月 12 日至 8 月 18 日、8 月 20 日至 9 月 30 日、10 月 9 日至 11 月 10 日、11 月 14 日至 12 月 31 日。
同样受赎回等影响,今年一季报指出,该产品在去年 11 月 14 日至今年 1 月 21 日存在规模连续 20 个工作日低于 5000 万元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据东方高端制造已相继发布的 12 份清盘预警公告,该产品多次出现连续 30 个、40 个、45 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 5000 万元的情形,目前仍处在存续状态,或反映基金公司主动 「保壳」 的意愿。
高频调仓下,2 年跌成 「七毛基」
从历史表现看,权益仓位的大幅波动与重仓股高频更迭行为,加剧业绩落后态势,或进一步引发持有人赎回潮,导致基金规模持续萎缩。
在业绩表现上,东方高端制造 A、C 自成立以来已分别亏损 25.76%、26.56%,较-0.90% 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落后 24.86%、25.66%。
运行 2 年多,东方高端制造成了一只 「七毛基」。截至 5 月 15 日,该产品净值显示为 0.7516 元。2024 年三季度内,基金净值曾一度跌破 0.6 元。
东方高端制造是一只偏股产品,成立至今,整体维持高权益投资比例运作。从完整财报季来看,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该产品权益投资占比均超 92%,而自同年二季度以来,权益投资占比逐步下调,三、四季度末的权益投资占比均降至 90% 以下,截至去年年末,这一占比已低至 75.36%。这一波调整,或是错失了去年的 「924 行情」。
或意识到权益市场出现反弹,今年一季度末,东方高端制造的权益投资占比又被上调至 93.46%。但在一季度,该产品亏超 2.5%,依然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经梳理,该产品成立以来十大重仓股调整频繁,多个季度大调重仓股。
截至一季度末,东方高端制造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兆威机电、拓普集团、思特威-W、美湖股份、亿嘉和、优必选、银轮股份、奥比中光-UW、德赛西威、炬芯科技,持仓占比合计 29.81%。较之去年年末,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已全部更换。截至去年年末,该产品十大重仓股依次为:中兴通讯、北新建材、中信博、国电南瑞、阿特斯、宁德时代、海信家电、美好医疗、中国西电、柏楚电子。
2023 年二季报是东方高端制造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份定期报告。经梳理,较上期末,该产品十大重仓股分别在 2023 年三季度、四季度更换 10 只、8 只个股;又在 2024 年的 4 个季度分别更换 7 只、8 只、10 只、7 只。
权益 「顶梁柱」 难解市场号召力问题
在规模变化上,东方高端制造也呈现 「募集即巅峰」,但产品曾在募集期间两度延募,共计延期 73 天。据公告,该产品原定募集期为 2022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6 日,之后将募集截止日先后延长至 2023 年 1 月 13 日、2 月 27 日。
招募期,公司权益 「顶梁柱」 李瑞便是东方高端制造拟任基金经理。自该产品成立后,李瑞独自管理至今。资料显示,李瑞至今已拥有至少 14 年证券从业经历,2011 年 7 月加入东方基金,曾任绝对收益部副总、权益投资部研究员,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公募投决会委员。
除了 「代表作」 东方新能源汽车,李瑞在管其他产品中,仅今年成立的东方低碳经济规模为 3.89 亿元,另外 2 只产品规模均不足 1 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李瑞旗下 4 只产品在管总规模为 89 亿元。但历史数据显示,2021 年二季度末,李瑞便跻身百亿基金经理阵营;接踵而来的三季度末,李瑞在管规模首度突破 200 亿元,并在接下来的四季度末增长至历史高点 224.41 亿元。这之后,李瑞在管规模整体呈现逐季度缩减态势,直至 2024 年一季度末,在管规模跌破百亿元。
实际上,李瑞在管总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旗下东方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扩张。在规模快速增长的 2021 年二至四季度,东方新能源汽车是李瑞唯一在管产品。截至一季度末,该产品资管规模为 83.75 亿元,仍在李瑞在管总规模中占超九成。
2017 年 12 月,李瑞被增聘为东方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与薛子徵共管 39 日后,薛子徵卸任,李瑞独管该产品至今。2017 年年末数据显示,该产品机构持有比例为 89.8%。到了次年年中,机构持有比例已降至 44.23%。这意味着,李瑞独管仅半年,机构持有比例直接减半。
这之后,东方新能源汽车机构持有比例还在递减。到了 2024 年年中,这一比例已降至 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