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发布公告,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 6 月 3 日 24 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 (标准品) 分别上调 65 元/吨和 60 元/吨。
国内油价时隔两个月后再次调涨
本轮油价调整是 2025 年的第 11 次调整,也是 6 月的首次调整。继 4 月 2 日上调后,国内油价两次下调,一次搁浅,经过近两个月价格才再次调涨。折合成升价计算,此次 92 号汽油价格、95 号汽油价格和 0 号柴油价格均将上调 0.05 元/升。根据隆众资讯的测算,今日过后,私家车主加满一箱 50L 的 92 号汽油预计将多花约 2.5 元钱;就市区百公里耗油 7L-8L 的私家车来说,平均每行驶 100 公里的费用预计增加 0.4 元左右;而对满载 50 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来说,平均每行驶 100 公里的燃油费用预计将增加 2 元左右。
计入本轮调整后,今年国内油价调整呈现 「四涨五降两搁浅」 格局,年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 59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下调 570 元/吨。而去年同期,汽油零售价累计上涨 570 元/吨,柴油零售价累计上涨 550 元/吨,两相对比即可看出今年油市行情的疲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方面,除油价一直较高的海南、西藏外,其他地区 92 号汽油价格普遍集中在 6.6 元/升-7.3 元/升之间;95 号汽油价格主要集中在 7.1 元/升-7.6 元/升之间,均处于近年来较低价位。
对于下一轮油价调整方向,隆众资讯方面分析称,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已经到来,再叠加近期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国际油价整体仍存利好支撑,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根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 「十个工作日」 的调整原则,下一轮油价调整时间为 6 月 17 日 24 时。
OPEC+增产未改国际油价回暖势头
今年 4 月,国际油市遭遇重创,特朗普政府的 「对等关税」 叠加 OPEC+的意外增产,让油价一周内暴跌近 20%,月内布伦特原油更是两次跌至 60 美元/桶以下的近四年低点。
不过,5 月起,油市明显回暖,美国关税政策的放缓,尤其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让市场得到支撑,5 月 5 日至 5 月 12 日,油价单周上涨超过 8%,形成了 1 月中旬以来难得的持续上涨势头。此后油价虽有波动,但布伦特原油价格、WTI 原油价格都基本稳定在 60 美元/桶以上。
但到了 5 月下旬,媒体报道称 OPEC+将连续第三次增产 41.1 万桶/日后,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再次抬头,油市波动明显加剧,再加之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债持续承压等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油价一度再次走弱。
5 月末至 6 月初,OPEC+正式公布增产决定后,油价并未像前两次增产一样迅速走弱,反而在 6 月 2 日迎来近 4% 的涨幅。究其原因,一是乌克兰实施 「蛛网」 特别军事行动,对俄罗斯本土轰炸机基地进行攻击,提升了地缘风险溢价;二是 OPEC+虽然继续增产,但此次决议也提到石油巨头将充分补偿自身 2024 年 1 月以来自愿减产中的超额产能,且多家机构数据显示,OPEC+实施增产的 5 月份出口量反而下降,说明新增产量大多在内部消化,对整体供应的冲击相对较小。
截至 6 月 3 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约在 65 美元/桶左右,较年初下跌 13% 左右,与 1 月中旬的年内高点相比跌幅超过 21%,但较 4 月上旬的年内低点高近 10%;WTI 原油价格在 63 美元/桶左右,较年初下跌 12% 左右,较 1 月中旬的年内高点跌约 21%,较 4 月上旬的年内低点高 13%。
不过,油价头顶的几大压力仍在。供需端,高盛近期预测今年全球日均石油供应将出现 100 万桶/日的过剩,明年进一步升高至 150 桶/日,且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八大产油国接下来或将取消此前减产计划中的剩余部分,可能加剧供应过剩问题,高盛也将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和 WTI 原油均价的预测值调低至 56 美元/桶和 60 美元/桶,比当前价格低 8% 以上,明年的预测更是低至 52 美元/桶和 56 美元/桶。此外,近期持续引发关注的美伊谈判进程也可能对油市产生较大影响,彭博社分析认为,如果美国结束对伊朗出口的制裁,油价可能会加速跌至 40 美元/桶左右的水平。(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