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YC 出了一个访谈 《State-Of-The-Art Prompting For AI Agents》,专门讲他们投资的一家客服公司,公开了他们提示词的写法,这应该也属于第一家吧。
今天分享给大家。
核心观点:一个 6 页的 「说明书」 价值千万。
目前,如果在 Perplexity 搜索问题、在 Replit 写代码,或者联系这些知名 AI 公司的客服时,回答你的其实不是人类,而是 AI 机器人。
但这些 AI 机器人为什么能够如此聪明,回答得如此专业?
答案的关键不在于它们使用了多么先进的 AI 大脑,而在于它们拥有一本厚达 6 页的 「工作手册」。
这本手册告诉 AI 该如何思考、如何回答,甚至是遇到什么情况时该说 「我不知道」。
在 AI 圈子里,我们把这本手册叫做 「提示词」。
这就好比你去一家五星级酒店,服务员服务得如此周到,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懂服务,而是因为酒店给了他们一本详细的服务手册:遇到什么样的客人该说什么话,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甚至连微笑的角度都有规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这些价值千万的 「AI 工作手册」 是怎么写出来的。
学会了这些方法,你也能让 ChatGPT、Claude 等 AI 助手变得更聪明、更懂你。
一、第一层基础:给 AI 一个清晰的身份认知
要先告诉 AI,「你是谁」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新来了一个员工,你什么都不说就让他开始工作。
结果会怎样?这个员工肯定会不知所措:我到底是来做销售的还是做技术的?我的权限有多大?我能做什么决定?
面对 AI 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你直接问它 「帮我处理客户投诉」,AI 就像那个新员工一样困惑:我应该以什么身份来处理?是普通客服的角色,还是客服主管的角色?处理到什么程度算完成任务?
所以,顶级公司的提示词都会这样开头:
普通写法:「帮我处理客户投诉」。
专业写法:「你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级客服主管,拥有 10 年客户服务经验。你的职责是:
-
仔细倾听客户的问题和不满;
-
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
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在必要时将复杂问题升级给技术团队;
-
确保客户满意后才结束对话。」
看到区别了吗?第二种写法可以让 AI 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身份、经验背景、具体职责,就像给新员工发了一份详细的岗位说明书。
把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的步骤
人类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会本能地分解步骤,但 AI 需要你明确地告诉它。
这就像教小孩子做数学题,你不能说 「解这个方程」,而要说 「第一步移项,第二步合并同类项,第三步求解」。
举个实际例子:假设你想让 AI 帮你分析一篇文章中提及的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糟糕的提示词:「分析这篇文章,告诉我是否应该投资」。
优秀的提示词:「请按照以下步骤分析这篇投资文章: 第一步:识别文章中提到的公司名称、行业类型、投资金额;第二步:找出文章中提到的市场机会和风险点;第三步:分析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第四步:评估投资的潜在回报和风险等级;第五步:基于以上分析,给出明确的投资建议 (投资/不投资/需要更多信息)。」
这样,AI 就会像一个专业的投资分析师一样,有条不紊地完成分析工作。
规定清晰的输出格式
这个概念可能听起来很技术,但其实很好理解。就像你去餐厅点菜,你希望服务员回答 「有红烧肉,35 元一份,大概需要等 15 分钟」,而不是 「有的,挺好吃的,不贵」。
在 AI 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标记来要求 AI 按照固定格式回答。
比如用 XML 标签 (就像给文字加标题一样):
例子:「请用以下格式回答: < 分析结果> 你的具体分析内容</分析结果> < 投资建议> 投资/不投资/需要更多信息</投资建议> < 风险等级> 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风险等级>」。
这样一来,AI 的回答就会很规整,你也更容易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就像银行的业务单据都有固定的格式一样,这正是为了便于处理和存档。
二、第二层进阶:让 AI 学会 「举一反三」
用具体的例子教会 AI(这是最重要的技巧)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别人跟你解释一个概念时,说了半天你还是云里雾里,但他一举例子,你马上就明白了?AI 也是如此。
让我用一个真实案例来说明。
假设你想让 AI 识别代码中的 「N+1 查询问题」(这是一种会让网站变慢的编程错误)。
方法一:纯文字解释 「N+1 查询问题是指系统在循环中执行数据库查询,这最终导致性能出现问题的情况」。
AI 看了这个解释,还是一头雾水,就像你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一样。
方法二:给出具体的例子。
「以下是 N+1 查询问题的例子:
// 错误的写法 (N+1 查询问题)
users = 获取所有用户 () // 这是第 1 次查询
for user in users:
orders = 获取用户订单 (user.id) // 如果有 100 个用户,这里就会查询 100 次
print(user.name, orders)
这种写法会导致数据库被查询 101 次 (1+100),严重影响性能。当你看到类似的代码模式时,就要警惕 N+1 查询问题。」
现在 AI 就明白了。它不仅知道什么是 N+1 查询问题,还知道这种问题长什么样子。就像医生通过看 X 光片学会诊断骨折一样。
元提示:让 AI 当你的提示词顾问
这是最神奇的技巧,也是顶级公司都在用的秘密武器:让 AI 帮你写出更好的提示词。
这就像请一个写作专家帮你修改简历。你写了一份简历,但觉得不够好,于是找到一个 HR 专家,他帮你改进措辞、调整结构、突出亮点。元提示就可以做到这些。
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写一个基础版本的提示词,比如:「帮我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
第二步:请 AI 扮演提示词专家。
「你现在是一个拥有 10 年经验的 AI 提示词工程师,专门帮助人们优化提示词。我有一个提示词想请你改进,让它更清晰、更有效果。
我的原始提示词是:『帮我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
请帮我分析这个提示词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后的版本。」
第三步:收获改进版本。
AI 会告诉你原始提示词太模糊,然后给你一个类似这种的改进版本:
「请以一个环保专家的身份,写一篇 1500 字的文章,主题是 『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文章要求:
-
目标读者:对环保有初步兴趣的普通人;
-
文章风格:实用、易懂、有说服力;
-
内容结构:问题背景+具体方法+实际效果;
-
至少包含 5 个具体可行的环保小贴士;
-
用生活化的例子说明每个方法。」
看到区别了吗?改进后的提示词就像从 「随便做个菜」 变成了详细的菜谱。
给 AI 设置 「求救按钮」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但经常被忽略。
AI 有一个特点:它太 「想帮助你」 了。就像一个过分热心的员工,即使不确定答案,也要硬着头皮给你一个回复。
举个例子:你问 AI:「202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谁?」 如果 AI 的训练数据只到 2023 年,它不知道答案,但可能会猜测或编造一个听起来合理的答案。
这就很危险了,就像问路时,不知道路的人为了显得有用而瞎指方向一样。
解决方法:给 AI 一个 「不知道」 的选项。
「如果你对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或者需要最新信息才能准确回答,请直接说 『我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不要猜测或编造答案。」
这样,AI 就有了说 「不知道」 的勇气,这反而会让它更可靠。
三、第三层企业级应用:三层提示词架构系统
为什么需要分层管理?
想象一下,你经营着一家连锁餐厅,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三种不同风格的分店。你会怎么管理?
如果为每家店单独写一套完整的管理手册,工作量巨大,而且很多基础内容是重复的 (比如食品安全标准、客户服务礼仪)。
聪明的做法是建立三层管理体系:
-
第一层:集团统一标准 (适用于所有分店);
-
第二层:品牌特色规则 (麦当劳的规则 vs 肯德基的规则);
-
第三层:具体门店指令 (今天的特价菜单)。
AI 提示词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一层:系统提示词 (公司基本法)
这一层定义的是最基础、最通用的规则,就像公司的基本法。不管服务哪个客户,这些规则都不变。
例子:「作为客户服务 AI,你必须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
保持礼貌和专业的语气;
-
优先确保客户满意;
-
保护客户隐私信息;
-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转交人工客服;
-
绝不承诺超出公司政策范围的服务。」
这就像酒店行业的基本服务标准,不管是希尔顿还是万豪,这些基本原则都是通用的。
第二层:开发者提示词 (客户定制规则)
在这一层中,可以添加特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为 Netflix 提供服务和为银行提供服务,规则肯定不同。
为 Netflix 服务的规则可能是:「当客户询问观影推荐时:
-
优先推荐 Netflix 原创内容;
-
根据客户历史观看记录个性化推荐;
-
避免推荐即将下架的内容;
-
对于儿童账户,严格执行年龄分级限制。」
为银行服务的规则可能是:「当客户询问金融服务时:
-
严格验证客户身份后才提供账户信息;
-
涉及大额交易时必须进行二次确认;
-
绝不通过聊天提供密码重置服务;
-
发现可疑交易立即提醒客户联系银行。」
第三层:用户提示词 (具体任务指令)
这一层是用户直接输入的内容,比如 「帮我推荐几部科幻电影」 或 「查询我的账户余额」。
三层架构的优势:
1. 效率高:不用为每个客户重写所有规则;
2. 易维护:修改基础规则时,所有客户都能受益;
3. 个性化:每个客户都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
4. 成本低:避免重复开发。
就像软件开发中的模块化思想,把复杂系统分解成可复用的组件。
四、第四层高级策略:选对 AI「员工」 类型
不同 AI 模型的 「性格」 差异
在现实工作中,你会发现,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长。有些人善于沟通,有些人技术能力强但需要明确指导。AI 模型也是如此。
Claude:善解人意的 「沟通专家」
Claude 就像办公室里那个情商很高的同事,你跟他说话很轻松,他总能理解你的言外之意。
特点:
-
对模糊指令的理解能力强;
-
回答更有人情味;
-
擅长创意性工作;
-
安全意识强,不容易被 「带跑偏」。
适合的工作场景:
-
写创意文案;
-
客户沟通;
-
内容创作;
-
需要同理心的任务。
实际应用例子:当你说:「帮我写一封道歉信,因为产品延期了」,Claude 能够理解,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封信,而是一封既诚恳又能维护客户关系的沟通文本。
Llama:严谨的 「技术专家」
Llama 就像公司里的技术大牛,能力很强,但需要你把需求说得很清楚,否则他会按照字面意思执行。
特点:
-
逻辑性强;
-
适合结构化任务;
-
需要详细明确的指导;
-
在技术领域表现优秀。
适合的工作场景:
-
代码编写和审查;
-
数据分析;
-
逻辑推理;
-
结构化内容生成。
实际应用例子:当你需要让 Llama 写代码时,不能简单地说 「写个登录功能」,而要给出更详细的说明:「用 Python Flask 框架写一个用户登录功能,包含:
-
用户名和密码验证;
2. 错误信息提示;
3. 登录成功后跳转到首页;
4. 密码需要加密存储;
5. 添加防止暴力破解的限制。」
成本优化策略:大模型优化,小模型执行
这是顶级公司常用的聪明策略,就像请顶级设计师设计方案,然后让普通工人按图施工。
具体操作流程:
第一步:用强大但昂贵的 AI(比如 GPT-4)优化提示词:「我有一个基础的客服提示词,请帮我优化成专业级别的版本,要求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客户情况……」
第二步:获得优化后的完美提示词。经过优化,你会得到一个非常详细、考虑周全的提示词。
第三步:用便宜的 AI 模型执行日常工作。把优化后的提示词给便宜的 AI 模型 (比如 GPT-3.5),让它按照这个 「完美说明书」 工作。
成本对比:
-
用 GPT-4 优化:100 次调用,成本约为 10 美元;
-
用 GPT-3.5 执行:10000 次调用,成本约为 20 美元;
-
总成本:30 美元。
如果全程用 GPT-4:10000 次调用成本约为 1000 美元。
这种策略特别适合语音 AI 应用,因为用户和 AI 对话时,响应速度非常重要。慢一秒钟,用户就会觉得 「这个 AI 不够智能」。
五、实战技巧:今天就能用的方法
技巧一:利用 AI 的 「思考过程」 调试
现在一些 AI 工具 (比如 Gemini、Claude)会显示它们的 「思考过程」,就像让你看到学生做数学题时的草稿纸。
如何使用:
-
给 AI 一个任务;
2. 观察它的思考过程;
3. 找出它在哪一步 「想歪了」;
4. 针对性地改进你的提示词。
实际例子:你让 AI 分析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它的思考过程可能是:「用户要求分析投资价值→我需要看财务数据→但用户只给了公司名称→我去搜索这家公司→找到了一些新闻→基于新闻分析……」
通过观察这个过程,你会发现,AI 缺乏足够的财务数据,于是改进提示词:「请分析 XX 公司的投资价值。如果缺乏关键财务数据,请明确列出需要哪些数据才能作出准确分析。」
技巧二:建立你的 「案例库」
就像医生会记录疑难病例一样,你也要记录 AI 表现不好的情况。
具体操作:
1. 准备一个文档或笔记本;
2. 每次 AI 回答得不满意时,记录下来:
-
你的原始提示词;
-
AI 的回答;
-
你期望的回答;
-
问题出在哪里。
3. 总结出改进方案;
4. 更新你的提示词模板。
例子:
问题记录:
原始提示:「帮我写个产品介绍」。
AI 回答:写了一个很通用的模板。
期望回答:针对我们产品特点的个性化介绍。
问题分析:提示词太模糊,没有提供产品信息。
改进方案:
「请为我们的智能手表写产品介绍。产品特点:
续航 7 天;
50 米防水;
支持心率监测;
价格 999 元;
目标用户:25~40 岁的运动爱好者;
突出相比 Apple Watch 的性价比优势。」
技巧三:通用的元提示模板
这是一个你可以立即使用的万能模板:
你是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 AI 提示词优化专家。我有一个提示词需要你帮助改进。
我的目标是:详细描述你想达成的目标;
目标用户:描述使用 AI 输出内容的人群;
应用场景: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我的原始提示词:粘贴你的提示词。
请帮我:
分析原始提示词存在的问题;
2. 提供改进后的版本;
3. 解释为什么这样改进;
4. 给出使用建议。
改进后的提示词要求:
更清晰明确;
减少歧义;
提高输出质量;
易于复用。
使用示例:假设你想让 AI 帮你写朋友圈文案推广你的咖啡店。
你是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 AI 提示词优化专家。我有一个提示词需要你帮助改进。
我的目标是:让 AI 写出能吸引客户的咖啡店朋友圈文案。
目标用户:25~35 岁的白领,喜欢咖啡文化。
应用场景:每天发朋友圈推广咖啡店。
我的原始提示词:
「帮我写个咖啡店的朋友圈文案」。
请帮我:
分析原始提示词存在的问题;
2. 提供改进后的版本;
3. 解释为什么这样改进;
4. 给出使用建议。
AI 会帮你分析问题 (太模糊、缺乏具体信息等),然后给出改进版本。
六、核心要点:从新手到专家的进阶路径
新手阶段:掌握基本原则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养成这些好习惯:
给 AI 明确的角色定位。不要说 「帮我写文章」,而要说 「你是一个有 10 年经验的营销专家,帮我写一篇针对年轻人的产品推广文章」。就像给演员一个明确的角色设定,他才知道该怎么演。
用具体例子替代抽象描述。与其说 「写得生动一点」,不如给一个具体例子:「像这样写:『咖啡的香味像温暖的拥抱,瞬间包围了整个房间』」。例子胜过千言万语。
设计逃生机制。永远告诉 AI:「如果你不确定答案,请说 『我需要更多信息』,不要猜测。」 这会让 AI 更诚实、更可靠。
进阶阶段:掌握系统方法
利用元提示,让 AI 帮你改进提示词,就像请写作老师修改你的作文。这是最快的提升方法。
建立分层架构。把通用规则和具体需求分开,提高复用性。就像建立公司制度一样,有基本法,也有具体的业务规则。
了解不同 AI 的特点。Claude 适合创意工作,Llama 适合技术任务。选对 AI 就像选对员工,事半功倍。
专家阶段: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建立案例库,记录每次 AI 表现不佳的情况,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最佳实践。
成本优化。用大模型优化提示词,用小模型执行任务,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持续迭代。提示词不是一次性的,要根据实际效果不断优化,就像产品需要不断迭代一样。
从 「一次性任务」 到 「长期合作」。好的提示词是一种投资,一旦写好,可以重复使用成千上万次。就像建立一套好的工作流程,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从 「完美主义」 到 「迭代优化」。不要期望第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词。先写一个基础版本,然后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改进。
就像创业一样,MVP(最小可行产品)先行,然后快速迭代。
记住:写好提示词不是个技术活,而是沟通的艺术。
它需要你站在 AI 的角度思考:它需要什么信息才能帮你完成任务?就像管理一个新员工,清晰的沟通和合理的期望设定,永远是成功的关键。
当你掌握了这些方法,你会发现,AI 不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黑盒子,而是一个听话、高效、可靠的助手。它能帮你写文案、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甚至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内容。
这就是提示词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你与 AI 之间的沟通桥梁,是你管理 AI 团队的核心技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叫秋水,作者: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