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坚持重点突破,先期围绕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智能微电网、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新一代煤电等七个方向开展试点。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支持方向和政策要求的试点项目予以支持。
- 负荷聚合商是最早期的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雏形,现如今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负荷聚合商侧重于“ 用电”,虚拟电厂则通过分布式电源资源实现“ 发电” 和“ 用电”。
- 虚拟电厂功能定位:聚合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资源,增强灵活调节能力;商业模式:参与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碳交易等综合能源服务。
- 今年 4 月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到 2027 年全国调节能力达到 2000 万千瓦、2030 年达到 5000 万千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4 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20.17 亿千瓦,同比增长 58%;风电、光伏、核电装机达到 15.3 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 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尚在探索完善中,目前主要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需求响应聚合商模式 (当前国内最主要的模式)、市场交易商模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三类。但目前我国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没有足够清晰,多数试点项目尚处于验证技术和模式阶段,未实现大规模盈利。
图片来源:本末电碳-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全文共 2559 字,以下为详细解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