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闻旅派,作者 | Augustus,编辑 | Sette
京东的扩张并没有停止。马上又要来“ 整顿” 酒旅行业了。
近日,多个媒体报道京东以 3 倍薪资从飞猪、同程、携程等知名 OTA 挖人。配合京东 App 首页出现旅行、机票等入口的动作来看,“ 酒店+机票” 业务即将成为京东挺进的新战场。
外卖之后,轮到酒旅 OTA 平台迎战了。
01. 挖行业墙角,闪击酒旅
有媒体援引一位 OTA 平台员工的说法,“ 京东在用三倍薪资挖我们的人。”
从公开层面的招聘来看,3 月起,京东在线上招聘平台发布了多个“ 酒旅” 相关招聘信息,覆盖产品经理、后端开发、航空运营、运营等岗位,岗位需求特意标注“ 携程、美团优先”。
如技术产品经理岗-酒旅方向的薪资待遇为“25-50K 每月,19 薪” 其岗位要求,“ 负责京东酒旅相关业务相关产品规划和设计,通过 B 和 C 的能力建设,持续优化用户的交易体验,提升用户规模”,其任职要求 5 年以上酒旅平台产品经验。
除了频繁“ 挖角” 等动作外,京东还通过为酒店和机票预订提供补贴的方式获得增量。
目前,京东 APP 首页已上线“ 生活旅行” 页面,其选项包含机票、酒店、门票、火车票、旅游度假等类目。点击机票选项,进入主页,可见“ 京东旅行” 字样。进入页面后,用户还能获得 140 元的新客礼包,其分为 199-20 元、399-40 元、499-40 元三档酒店红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机票查询按钮,显示了“ 机票查询· 无捆绑” 的字样。业内人士分析,此设计则是瞄准其他 OTA 平台预订票务时默认绑定各类保险等附加服务的痛点,意在解决用户订购机票时出现“ 保障服务”“ 保险” 等额外付款的问题。
以 6 月 8 日早上 7 点 30 分国航 CA1507 北京-上海航线为例,在携程和京东购买的总价都是 560 元 (标价+基建燃油)。但在付款界面,两个平台存在不同之处,除了保险以外,携程还提供包括 24 小时内免改期费等全能保障服务和贵宾休息室,这些项目需要额外收费。而京东付款页面只有保险。
除了机票以外,京东在酒店端也给出了补贴。以北京 798 区域全季酒店为例,同一房型领券后京东比携程便宜 8 元。
同时,京东还在社交平台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活动,3 月 24 日,京东旅行官方账号在小红书发布“ 京东旅行订机票无捆绑” 的帖文,提到其差异化优势—— 全力带给消费者订机票“ 无捆绑” 的体验,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02. 布局新赛道,是早有预谋?
京东此举并不算意料之外。
此前盛传的京东外卖负责人郭庆就是美团酒旅的核心人物。
郭庆别号“ 老 K”,2014 年加入美团,先后负责美团住宿、门票度假、民宿等业务。2020 年,郭庆入选美团最高决策机构 S-team,并于来年 5 月被调往骑行事业部,任总经理。
不少美团员工对郭庆评价颇高。一位美团酒旅前员工表示,美团酒旅如今的市场份额和老 K 密不可分,“ 是他一手将美团酒旅做大”。
2019 年,Trustdata 数据显示,美团国内酒店订单量占比达到 51.7%,间夜量占比达 49.8%,酒店间夜量首次全年持续超过携程系总和。
根据美团 2020 年财报,美团到店及酒旅业务收入为 213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 38.5%。
2021 年底,郭庆离开美团创业,自 2023 年底起,获得京东先后两轮投资。而 2024 年 1 月,郭庆与京东关系密切了起来,以顾问身份协助研究机器人业务,同年 8 月,他正式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直到今年 3 月京东高调进入外卖业务,外界猜测是有美团履历的郭庆担当了履约业务的负责人,但实际上,郭庆在美团并没有实际的外卖战斗经验。
直到京东三倍薪资挖携程员工的新闻传出,也很容易令人关联到京东挖角郭庆的真正用意:瞄准利润最丰厚的在线旅游服务赛道,从携程等 OTA 平台手中撕下市场份额。
所以,这也不得不让人开始猜测,刘强东是“ 明攻外卖、暗抢酒旅”。刘强东一开始挖来郭庆,做外卖业务或许只是“ 试金”,当外卖大战进入中场暂停后,便可腾出手来暗地进攻携程等 OTA 平台。
从商业回报看,酒旅确实是一块比外卖更诱人的肥肉。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曾表示,2024 年携程核心 OTA 业务交易额超过人民币 1.2 万亿元。
比起外卖苦生意,酒旅更容易赚到钱。财务数据显示,携程 2025 年第一季度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 55 亿元,同比上升 23%;2025 年第一季度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 54 亿元,同比上升 8%。
携程第一季度的毛利率更是高达 80.32%,作为对比,美团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为 37.45%。从美团各个业务板块的情况来看,最主要贡献利润的是酒旅、到店、闪购等业务,外卖板块的营收和订单虽然高,但利润却拖了整体后腿。
另外从 OTA 的市场份额来看,携程还牢牢占据着第一。在交通收入规模上,携程是同程的两到三倍;在酒店收入规模上,携程也甩开同程、美团等竞争对手。根据第三方机构的分析,2024 年主要 OTA 平台市占率中,携程预计占据 56% 以上份额 (GMV 口径),根据收入口径则可能占据 59% 份额。
这样一个水草丰沃的地盘,被垂类平台牢牢把持多年。但当隔壁巨头自身电商基本盘增速放缓,急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时,它很难不垂涎这个“ 躺赚” 的赛道。
毕竟,怀璧其罪。
所以,也不难理解,京东为何在外卖战场获得一定声量后,便开始“ 闪击”OTA 平台。
03. 外卖业务打不了持久战,开辟新战场
事实上,京东并没有将外卖业务视为背水一战的战役。
一份广为流传的京东外卖专家纪要曾提到,“ 二月份外卖刚启动时,内部没那么大决心,将外卖业务定位为京东即时零售到家业务的补充”。
数据显示,自正式入局以来,京东外卖已实现日单量突破 2500 万。但在用户增长背后,京东同样付出了巨大代价,公开数据显示,其新业务经营亏损从 6.7 亿元扩大至 13.3 亿元,亏损率提升至 23.1%。而京东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已从 2024 年 Q1 的 51.8 天攀升至 57.6 天。
而近期不断调整商家策略,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账上钱不够烧了,优化 UE 的方式。
5 月 30 日,知名餐饮品牌飞叔生炸鸡架在官方账号发布视频称,近期商家普遍收到京东外卖要求商家进一步提高补贴的通知,最高分摊 80% 补贴成本,属于“ 平台请客、商家买单”。其以 23.8 元鸡架举例,打折后 16.8 元,如果被迫参与补贴,商家还要承担 4 元补贴、3 元运费,实际到手只有 9.8 元。
品牌创始人表示,这种大额补贴很难长久,短期薅羊毛不能转化忠实顾客,平台补贴停止后餐饮小白只能闭店出局。商家不希望被卷入到不健康的价格战中,也呼吁广大小餐饮商家共同拒绝无底线低价内卷,共同抵制绑架式让利,“ 拼补贴我们赔不起”。
而天津、江苏无锡、江西南昌、福建泉州等多地商家同时反馈,根据收到的最新活动信息,以主力活动“ 满 11 减 10” 为例,商家需要承担 7 元补贴以及全额配送费。
亏损增加,叠加上被约谈,京东大举进攻的步伐开始减缓。
据壹览商业的消息,京东酒旅或将于暑期展开全面进攻。这或许是京东转向新战场的拐点—— 外卖赚流量,酒旅赚利润。
如果按照京东过往掀起的图书大战、家电大战,以及最近外卖大战的惯用打法来看,接下来携程、同程、飞猪等 OTA 平台,又会面临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
在住宿业务上,携程深耕多年,对于酒店商家有极强的掌控能力,而且还拥有“ 调价助手” 这一神器。如果商家接入这一服务,算法对酒店房间价格进行全网比价并动态调价,确保在携程平台始终处于最低价格。
从“ 控商控价” 的实力,和打价格战的能力看,携程等平台并不会弱于京东。
OTA 行业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京东复用当年图书、家电等斗争经验,将商业竞争升维到道德之争,给自己的新业务引流的同时,将对手拖入道德审判泥沼。譬如,指责酒旅行业“ 二选一”“ 盘剥商家” 等等。
事实上,暑假作为出行旅游的旺季,消费需求倍增,也给京东带来了突击的机会。在这一阶段举旗进入,或能带来进入外卖行业一样的声势。
不过,未来京东的扩张范围还将辐射到哪,是否能取得成功,仍是一个未知的定数。
今年 2 月,京东 App 于近日悄然上线“ 国内打车服务”,通过聚合模式接入多家第三方网约车平台。京东回应称,该功能实为 2022 年接入的第三方服务,目前暂无推广计划,更多是流量变现的试水。
2024 年,京东从百度挖来宋健负责京东内容生态,开启了内容电商变革,甚至退出了刘强东数字人,开启了直播带货。
从过往经验来看,京东拥有冒险者的野心,广泛尝试各种新业务,这次剑指酒旅,更是有备而来,依托外卖业务带来的声势,也将对携程等 OTA 平台构成威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