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6 月 8 日电 (记者王优玲、郑钧天、邓华宁) 从降低购房门槛到减轻房贷利息负担,从出台 「好房子」 规范标准到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今年以来,多部门联合推出房地产政策 「组合拳」,各地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多措并举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稳定。
5 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迎来今年首次下降。降息政策出台后,不少银行迅速跟进调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多家银行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降至 3.05%。
政策红利进一步减轻购房者负担。5 月 27 日,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保利·海玥外滩序 BUND98 项目当日开盘即清盘。选房顺序靠后的杨女士原计划全款购买 100 平方米的住房,但选房时只剩 130 平方米的户型了。「想到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还是下决心出手了。」 杨女士说。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5 月降准降息落地,为市场注入信心,同时,地方层面从供需两端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降低楼市门槛、降低交易成本。在当前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占主导的情况下,这些政策可以促进需求更好地落地、促进新房和二手房的循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
政策效应下,市场交易保持稳定。5 月 30 日晚,在北京链家亚奥签约服务中心,12 间签约室坐满了前来洽谈的客户。「5 月周末日均成交二手房约 40 单,稳中有升。」 服务中心负责人史先超介绍。
前来签约的杨女士,最近看中了朝阳区安慧里小区一套两居室。她选择公积金组合贷,由于是京籍二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 40 万元。「首付比例下降,贷款利率下调,组合贷月供约 8100 元,既负担得起,也能满足住房需要。」
5 月份以来,各地继续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珠海、长春、成都、大连、苏州等城市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苏州、珠海、株洲、佛山等地实施购房补贴政策。
随着各项稳楼市政策陆续落地生效,部分城市市场交易呈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 40 个重点城市的情况来看,1 至 4 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0.1% 和 2%。
中指研究院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 至 5 月,深圳、广州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增长 41%、24%,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 44%,京沪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增幅分别为 23% 和 34%;5 月份,上海新房销售面积同环比均增长,北京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长 2 成左右。
存量消化是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首批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券落地浙江;江苏省积极探索房票安置等一揽子政策,推动存量房消化……目前,多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推进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
在江苏南京工作的蔡博士,于 5 月份申请人才房票,经审核通过获得 C 类人才补贴,共领取一次性房票补贴 61.4 万元。「我购买了一套 130 平方米的住宅,父母孩子够住了。房票刚好付首付,剩下全部按揭贷款,还款压力不大。」 蔡博士说。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宋刚介绍,今年 3 月底南京发布 「房七条」 新政,推动既有库存商品房全部纳入房票超市,加大房票兑付金融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出近 1.1 万张房票,直接去化库存商品房 6200 多套。
同时,「好房子」 建设不断推进,丰富了高品质住宅供给,改善性需求入市更加积极。国家标准 《住宅项目规范》 发布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提升有关技术措施要求。
北京市加快 「好房子」 建设,开展平原新城新建高品质住宅试点和中心城区既有住区可持续更新改造试点;山东出台 《关于支持 「好房子」 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等 11 个方面展开部署;杭州在满足国标基础上,鼓励项目设计创新,适当提高住宅建筑居住楼层层高,套内空间布局、架空层设置等满足多元化生活方式及公共活动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的政策 「组合拳」,持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动能,不仅有效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