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6 月 9 日电 夏季来临,文旅订单增多,暑假家政服务预订热度上升,体育赛事为今夏消费增添新热点。
当下,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 月 3 日,商务部启动 2025 年 「服务消费季」 活动,着力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培育 「旅游+」「美食+」「体育+」「演艺+」「会展+」「数字+」「IP+」「冰雪+」「列车+」「电影+」 等融合消费场景。
专家表示,下阶段,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直播间里 「囤」 山海
今年 「618」,在直播间 「囤」 旅游商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飞猪 「618」 购物节数据显示,主题乐园游、邮轮游等文旅商品销量翻倍增长,飞猪官方直播间引导的成交额同比去年翻了三番有余。
主题乐园游和邮轮游缘何受青睐?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韩元军认为,集合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更能满足游客对品质化游玩体验的追求。此外,暑期亲子游、主题文化游需求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主题类景区可以提供充沛的文化体验,竞争力较强。
在供给层面,场景联动、IP 赋能已成为文旅服务创新的发力点。海昌海洋公园近期发布公告称,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祥源控股集团。海昌的海洋主题公园将与祥源的山岳景区、低空观光业务深度融合,形成 「从云端到海底」 的全场景消费闭环。7 月 5 日,上海乐高乐园将开园迎客,目前在旅游平台的搜索量已大幅增长,IP 热度带动乐园 「未开先火」。
基于暑期亲子游的需求,邮轮旅行也在定向升级。6 月 5 日,爱达邮轮宣布,将联合上影元在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上开启 「哪吒闹海」 夏日主题航季,推出沉浸式的中国动画互动体验,开启海上国潮文化之旅。
此外,电影暑期档已蓄势待发。国家电影局 6 月 6 日举办 2025 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超过 60 部中外影片定档 2025 暑期档。会上还发布了 「中国电影消费年」 系列活动,将在暑期推出一系列电影消费惠民举措。
「暑期档历来在全年电影票房中占比 30% 左右,端午档出色的票房数据也为暑期档预热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暑期档票房有望实现明显的同比改善。」 中泰证券传媒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康雅雯分析。
在需求层面,地方政府正针对性推出消费券,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消费。云南省 5 月底开始发放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彩云系列消费券」,涵盖住宿、餐饮、电影等领域,发券总规模超 10 亿元。
家政供需两升级
「暑假快到了,有暑期带娃需求的客户咨询量明显增多。」 北京市西城区一家 「阿姨来了」 的门店负责人杨女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用工形式更灵活的小时工很受客户欢迎,一般 3 小时的服务就可以涵盖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等服务。
平台型企业和家政企业正利用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 「618」 开场 1 小时,京东家政、自营家电清洗服务、自营洗衣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 100%。杨女士说,「阿姨来了」 采用线上小程序资料筛选、线上面试等形式,帮助客户快速筛选合适的阿姨,通过数据系统能快速了解员工的工作安排,及时为员工匹配新订单。
家政服务是提振服务消费的新增长点。商务部等 9 部门发布的 《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 提出,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提高家政服务品质,还需着眼于哪些关键点?
一方面,家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副所长俞华表示,目前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偏低,而家政市场对于具备基础医疗知识的家庭护理员、育婴师等专门人才的需求大,需要建立更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
另一方面,家政服务需求逐渐覆盖全生活场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巍说,随着 90 后、00 后年轻人逐渐成为家政服务消费的主力,家政服务业态需求正从传统的烹饪、保洁、照护等传统业态向覆盖全部生活场景的方向转变,家庭生活咨询、亲子关系指导、宠物照料等服务需求度较高。应大力开发家政服务行业领域新职业,将市场新的技能需求纳入职业标准体系。
赛事引燃 「体育+」
被称为 「苏超」 的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是近期最热门的体育 IP,也是江苏多个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文旅的有力杠杆。常州推出的 「9.9 元门票+萝卜干炒饭」 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盐城推出的 「观鸟+观赛」 套餐,预订量超过 2 万单。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王兆红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可产生 7.8 倍的关联产业收益。
体育兴,文旅兴,产业兴,投资机会从赛场延伸,体育器材等板块受益。金陵体育 6 月 6 日发布公告称,「苏超」 联赛有部分场地使用了公司的足球比赛器材;共创草坪 6 月 7 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股票价格于 5 月 30 日至 6 月 6 日连续 5 个交易日涨停,关注到近期 「苏超」 受到市场关注的热度较高。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更多 「体育+」 项目已在路上。山东省 6 月 6 日宣布,2025 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 200 场,5000 人以上马拉松 50 场、千人以上大型赛事 500 场,还将鼓励各市建设汽车自驾、航空、户外营地及滑雪场、水上运动训练中心等,丰富户外运动赛事设施供给。上海近期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依托上海交易集团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为赛事主体寻找资源支持。
体育赛事的 「票根经济」 如何更好带动消费?王兆红建议,中小型体育赛事应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办赛事,推动办赛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营市场化。大型体育赛事 IP 要强化科技赋能,提升赛事观赏性和互动性;加强跨界合作,通过打造赛事衍生商品、系列周边活动形成跨界联动;创新赛事参与方式,推出赛事纪录片等,扩展 IP 的粉丝基础。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