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9 日电 (记者潘洁、王雨萧) 国家统计局 9 日发布数据显示,6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由降转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继续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虽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但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供需结构总体有所改善。
6 月份,CPI 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 0.1%;环比下降 0.1%,降幅比上月收窄 0.1 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CPI 边际有所改善,主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输入性因素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行等因素有关。
数据显示,6 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 1.0% 收窄至 0.5%,对 CPI 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 0.18 个百分点。其中,油价变动影响能源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 1.0 个百分点,对 CPI 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 0.08 个百分点。
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 3.8% 转为上涨 0.4%,带动能源价格由上月下降 1.7% 转为上涨 0.1%。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 0.1%。
「6 月份,以伊冲突导致原油潜在供应风险上升,削弱了主要产油国增产带来的影响,加之进入夏季后,油品上下游消费随着季节性因素恢复,战略储备采购带来非常规需求增长,国际油价触底回升,推动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上涨。」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食品价格方面,受高温、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多等因素影响,6 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 0.4%,降幅低于季节性水平 0.5 个百分点,其中淡水鱼和鲜菜价格分别环比上涨 4.3% 和 0.7%;同比下降 0.3%,降幅比上月收窄 0.1 个百分点。
随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6 月份,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 2.0%、2.0% 和 1.0%;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3.4% 和 2.5%,降幅分别为近 28 个月和 26 个月最小。
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看,6 月份,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7%,涨幅比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创近 14 个月以来新高。
「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核心 CPI 保持温和上涨,涨幅为 0.4%。尤其是二季度以来,核心 CPI 月度涨幅逐步扩大,释放出我国消费需求温和复苏的积极信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坤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认为,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新动能持续发展向好,「两重」「两新」 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行业的供需结构问题,提振了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速度,这些都支撑了物价走势。
6 月份,PPI 环比下降 0.4%,降幅与上月相同,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指出,影响 PPI 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我国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PPI 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 0.3 个百分点,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随着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的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 0.5% 和 0.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 1.9 个和 0.4 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1.2 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0.2 个百分点。
此外,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
展望下半年,王立坤认为,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消费品质升级等因素将推动物价逐步回升。同时,随着我国消费市场从 「规模扩张」 向 「品质提升」 转型,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有望进一步提质扩容,带动居民消费价格回升。
「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供求关系将持续改善,经济循环也将更加顺畅,物价保持稳步合理回升有坚实基础。」 刘方说。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