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辰同学
荣耀的新故事,李健的半年考。
2025 年年初,李健接过荣耀的“ 权杖”,出任荣耀新 CEO。数个月后,他在备受关注的国内首秀中,带着“ 荣耀没死,而是重生” 的宣言走上台前。
之所以强调“ 没死”,是因为过去半年,荣耀过得不算容易。荣耀如何新生,回应消费者和市场的期待,都是李健需要作答的考题。
对此,他的答案是“ 大刀阔斧的变,破而后立”,带领一帮“ 拼了命的” 人,走出过去的窠臼,讲述一个更宏大、路径不再单一的新“ 荣耀” 故事,并努力将其变为现实。
柏拉图的“ 洞穴之喻” 与荣耀新叙事
按照李健的说法,业务长期做不起来,最终都是组织出了问题。新荣耀要练好“ 站桩”,一定要站稳。
“ 站桩” 是中国武术所特有的一项训练,注重“ 内调”,也就是练好基本功,做好内部机理、组织和发力方向的调整,最终一发制敌,完成从内到外的重塑。
目前,我们已经可以从李健的思考和动作中,捕捉到他的解题思路,一个气质焕新的荣耀也慢慢浮出水面。
刚过去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李健发布了一支名为 《潜能之光》 的品牌宣传视频。片头有一行字幕:“ 有人困于洞穴之影,有人拥抱潜能之光”,原文来自柏拉图的 《理想国》。
图源:《潜能之光》 视频唐辰截图
实际上,宣传短片的灵感来自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提出的“ 洞穴之喻”。柏拉图设想,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在很长时间里,只看到洞内墙壁上的影子,就将这些影子误认为是真实世界的全部,沉浸在由虚幻表象构建的认知囚笼里。直到他们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看到阳光,才知道影子是虚幻的,真实的世界更为广阔。
很多人可能没搞懂囚徒、洞穴、影子、阳光和荣耀之间的联系。在后续的媒体采访、社交平台的动态中,李健进一步解释,荣耀已经走向新生,无论对荣耀、对行业,还是对每一个人,唯有历经认知的囚笼、觉醒、重构、唤醒,才能充分释放潜能,走向自由翱翔的新生。
这个故事的寓意也就此揭露:囚徒所困的洞穴就是我们有限认知的世界。洞穴里的影子代表我们误以为是“ 全部真实” 的虚假表象,透入洞穴的阳光预示理性指引和探索,而阳光下的洞外则是真实的认知或者世界万物。
在我看来,李健是技术派,更是实干家。他多次在演讲中强调人文、科技与哲学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荣耀产品研发与品牌传播中。借此与用户建立情感关联,打造一个有人文温度的科技潮流品牌,将用户从功能认同转向价值认同。
李健认为,“ 哲学的核心的本质是在探寻”。他的“ 探寻” 也是在回答眼下荣耀面临的另外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对应到荣耀和行业,其现实意义可以归纳为:什么是新荣耀,价值观是什么?可以为消费者创造什么价值?未来怎么走,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打破“ 无知之幕前的偏见”
换句话说,“ 洞穴之喻” 在荣耀自身以及它所处的行业,都能找到现实原型。李健的思考和作为,荣耀“ 破而后立” 的变化,适用于整个中国智造产业。
首先,洞穴里的影子,就是囚徒的“ 认知牢笼”,也可以理解为一个“ 无知之幕” 的实验场景。这是哲学家约翰· 罗尔斯在 《正义论》 中提出的核心思想实验,旨在探讨社会正义原则的构建逻辑。
设想一个情景,人们在赞成或者反对一个议题、一种权利之前,假设藏在一道幕布的背后,忽略掉自己的个人特征、差异、偏好、社会地位,甚至身份利益,无法得知自己是结果的受益人还是受害者,最终做出公平、客观、公正的判断。
显然,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假想,只能停留在理想化的理论层面。现实生活中的多数情况,人们在接受、评价某一个事实时,都会不可避免的“ 屁股决定脑袋”,受到自身情绪、价值理念以及他人观点的影响,出现“ 无知之幕前基于立场的偏见”。
AI 时代的“ 无知之幕” 就会是这样,人类面对智能终端、机器人时,还无法预判未来的发展态势、结果,就会根据现有的认知做出选择、价值判断。或者是,短视频算法里,平台隐去用户性别、地域、学历等信息,模拟无知之幕,仅根据内容价值推荐,但又形成“ 信息茧房”。
放在荣耀的语境里,“ 无知之幕前的偏见” 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荣耀的新定位和身份认同,也就是“ 荣耀是谁” 的影子。荣耀在独立初期被视为“ 华为平替”,行业和消费者对其技术实力、品牌价值存在偏见。
甚至,荣耀品牌也一度没能很好的找准定位,认清真实的自己,一些荣耀员工也可能对自身的价值有过怀疑。
另外一方面是行业认知盲区,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 影子”。比如智能手机行业,多数厂商动不动就跑个分、创新被异化为硬件堆叠,续航与轻薄不可兼得等观念风行;
在人工智能领域,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终端智能化水平目前分为 L1-L5 五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人、终端不同的角色定位,智能化等级越高,终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度越高,人的参与度越低。
AI 行业形成一个共识,当前 AI 已经进入产品化与应用落地阶段,也就是从 L2 推理者向 L3 行动者跃迁的阶段。但多数手机厂商对 AI 功能的实现,还是停留在语音助手的研发、大模型的规模等基础功能上。
这种将有限的 AI 功能体验视作 AI 发展全部的思维,直接导致行业和消费者对 AI 的落地应用产生片面认识。这些手机厂商喊的口号越响,对 AI 应用落地的阻力就越大,也就成为拖慢 AI 发展的“ 洞穴影子”。
其次,囚徒觉醒,追寻洞外的光,完成重构。对李健和荣耀来说,破局不单单是为了“ 活下去”。新生就要打破现状,正面“ 洞穴之影”。并与过去切割,纠正“ 无知之幕前的偏见”,开启不走老路的认知觉醒。
其意义不只是荣耀自身要不破不立,也不局限在对行业参数竞赛、AI 噱头营销等规则的大胆质疑;更在于,荣耀从手机行业跳出来,将目光投向更有未来前景的 AI 终端生态,点亮“ 人文科技” 这束光,照亮更多“ 囚徒觉醒”。
这束光就是李健所说,依靠 AI 技术掌握普遍规律的“ 阳光下的真实”。核心是通过对真实的坚守、对表象的质疑、对本质的探索,树立以“ 人” 为中心的理性创新理念,挣脱“ 行业常规技术路径” 编织的囚笼,探索创新边界。
比如,李健作出研判,AI 要落地为人服务,就需要打通场景、性能、信任三大闭环,让 AI 的价值可以充分被发挥。这是因为,当前 AI 应用在场景上没有打通,存在断层、碎片和割裂的问题;在性能上,端侧 AI 模型的能力,受芯片算力的制约、存储带宽的制约等;同时,AI 应用还存在幻觉、隐私和伦理问题。
现在,荣耀还加入 AI 的“ 蓝海战”,抓住 AI 重构终端产业的机会。其新成立的产业孵化部即是荣耀实现 AI 终端生态公司的重要支撑。李健表示,新产业孵化部是荣耀面向全新产业的一个探索,未来涉及领域不止于 AI 智能体,不止于机器人这一个形态。
于是,AI 终端、智能机器人、出海,全部被打包进荣耀的新叙事里。这个过程,也是踏入无人区的过程。经历过海外市场开拓的李健,更懂得这个阶段的艰难。
第三,回望唤醒,也是从个体到行业生态的重塑。这是作为行业的探索者、挑战者、开拓者应有的心态,要通过个体,回看跟随和追赶的人,引领行业创新前行。
今年 6 月,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李健在演讲中倡议共建的 AI 终端生态联盟,这一联盟构想,在生态、理念、思维等层面都蕴含着清晰的逻辑。
新荣耀,还要狠练“ 站桩”
荣耀和行业都需要一个“ 认知启蒙”,要走出洞穴,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心态,打破“ 无知之幕前的偏见”,明确自己在新竞争时代的定位和使命。荣耀也能找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的终极答案。
基于这些思考,荣耀全新的品牌信仰:释放潜能,自由翱翔,在“ 洞穴之喻” 的哲学氛围铺垫之下,通过 《潜能之光》 的短片中深刻的展露出来。这样一来,荣耀新的品牌信仰,结合 《潜能之光》 视频,翻译一下,是这样一个故事:
人们在面对新技术浪潮时,容易被浅层的现象所迷惑,难以触及事物的本质。比如,很多用户和手机厂商都将有限 AI 应用体验当做 AI 的全部,如同洞穴中的囚徒把影子奉为真实。
荣耀也曾处于类似的“ 阴影” 之下,过去的发展历程、行业既定的规则以及内在的思维惯性,都限制着其对科技本质的探索与突破。但荣耀以理性的探索精神,决定走出认知的“ 洞穴”,踏上重构和颠覆之路。
这是李健规划的“ 荣耀三部曲” 中的第二部,其背后的思考可以总结为“ 三桥一路”,也就是通过匠心设计、创新智能体、开放 AI 生态架起心灵、灵感、幸福“ 三座桥”,最终筑起一条通向爱,智慧与快乐的自由之路,让 AI 应用真正落地,释放 AI 的潜能,为人类服务。
图源:荣耀以柏拉图“ 灵魂马车” 哲学为基底,构建“ 三桥一路” 生态
“ 三桥一路” 本质是行业价值重定义:将用户体验从“ 硬件性能” 转向“ 时间自由”,AI 节省的 1 小时可创造阅读陪伴等高阶价值;全品牌互联构建“ 技术中立” 生态,在科技博弈中具战略意义;哲学思考使产品成为“ 释放潜能” 的精神符号。
荣耀希望将抽象哲学概念转化为破解行业困局的现实方案。在李健看来,科技一定要为人服务,科技如果能够跟人文很好地结合,能成为荣耀一个重要的基因。当荣耀真正能够通过产品去释放人的潜能的时候,新荣耀就成了。
现阶段的李健,就像一个“ 追光者”,带领荣耀甩掉“ 旧影子”,完成从内到外的蜕变。比如,在李健对荣耀“AI 终端生态公司” 的定位下,过去半年荣耀有更多精力与资源来探索包括机器人在内的新方向。
但李健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真实的荣耀究竟如何走,才能走向“ 荣耀”?摆在李健面前的第一道坎是手机销量问题,其次是能否借力 AI 走出重围。还有一点是在全新的故事里,找到“ 眼下” 到“ 未来” 的平衡点。
越理想越深刻的思考,越考验落地与兑现。荣耀要配得上“ 荣耀” 之名,李健要收获自己的“ 荣耀”,就需要拿出“ 拼了命” 的狠劲和耐力,狠练“ 站桩”,打一场走出洞穴的突击战。
IPO:荣耀转型征途中的关键支撑
荣耀的转型之路,既需要理念上的破局与战略上的明晰,更需要实打实的资源与底气支撑。而 IPO,正是这场从内到外重塑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节点。
目前,荣耀 IPO 已经迈出关键一步。荣耀 CFO 彭求恩表示,“ 正在启动第二个阶段”。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 (试运行) 信息显示,6 月 26 日,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备案报告显示,荣耀的上市辅导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时间从 2025 年 6 月持续至 2026 年 3 月。
对荣耀 IPO,新华网点评称,荣耀上市辅导的启动,将加速这种生态重构进程。从更深层看,荣耀的转型标志着中国终端产业从“ 规模扩张” 向“ 价值跃升” 的关键跨越。
可以说,荣耀 IPO 所要募集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支撑这一宏大转型计划实现的信心与资源,或将为中国 AI 企业提供新范式,我们也能看到荣耀的新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