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17 日电 (胡晨曦)7 月 17 日下午,AI 算力方向再度拉升走强,英伟达产业链、PCB、光模块 CPO 等概念领涨市场,机器人相关概念股也异动。截至 17 日收盘,全市场英伟达产业链概念股含量高的 5G 通信 ETF(515050) 涨 4.63%,持仓股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涨停,沪电股份、新易盛、生益科技等纷纷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英伟达盘前涨超 1.2%,开盘势将再创历史新高。
黄仁勋:人工智能的下个浪潮是物理 AI
7 月 17 日上午,在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论坛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进行了一场炉边谈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人讨论了 AI 与芯片的未来,并为当代年轻人给出了建议。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个浪潮是物理 AI——Physic AI,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做软件方式,根据基本原理代替人类编码描述算法来预测结果,我们使用算法来学习如何从实例、信息、数据中预测结果,这种使用计算机来学习如何进行项目的方法已被证明是非常可扩展的,到最后 AI 可以进入物理机器如机器人。
实际上,早在今年 3 月 19 日,黄仁勋在 GTC 2025 发表演讲时就曾指出:AI 已经经历了三代技术范式的转移,从意识 AI(Perception AI) 到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再到目前的代理式 AI(Agentic AI),接下来将是物理 AI(Physical AI),也就是机器人的时代。
王坚则从算力角度表示:「我觉得算力是一切的基础架构,我们提到 AI,其实讲的是算力,算力也改变了一切。」 他认为,所以与其说计算机在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是算力在改变世界,AI 将算力带到了新境界。
在对话中,黄仁勋还谈到了英伟达最先进的 CPO(硅光子技术) 方案,他认为这一科技还有五到十年的研发进程,并且他已经在规划十年之后的框架,「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成就要达成,你和我接下来二十年还要辛勤工作呢。」 他对王坚说。
此外,黄仁勋赞扬了 DeepSeek、Kimi 等中国大模型,并提到了开源对于中国 AI 领域和世界 AI 领域的发展都有贡献。在他看来,过去 12 年间 AI 每隔四到五年就产生了一次大变革,在视觉、语言等领域逐渐超过了人为能力,而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 AI,即 AI 的所有能力都能够融入物理世界,其表现形式就包括机器人。
最后,黄仁勋表现出了他对 AI 时代年轻人的羡慕,「现在的孩子从出生起就可以和 AI 接触,人工智能好像你的伙伴一样,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给你提供建议,教导你,终生都陪伴你。在我小的时候没有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AI 是这一代人非常重要的机会,AI 会决定我们下一个世纪的发展方向」。
或受黄仁勋最新表态的影响,多只相关概念股拉升上涨,截至收盘,智微智能涨停,据悉,该公司基于英伟达 lsaac SlM 机器人虚拟仿真训练和数据合成开发;索辰科技涨超 12%,翰博高新、天准科技等纷纷大涨。此外,全市场英伟达产业链概念股含量高的 5G 通信 ETF 涨 4.63%,持仓股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涨停,沪电股份、新易盛等纷纷走强。
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优势显著 看好发展前景
除了对 AI 未来展望之外,黄仁勋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次到中国都能感受到蓬勃的朝气、无限的创业机会,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 AI 人才,发展机器人产业优势显著,取得令人惊叹的成果。受此消息影响,机器人相关概念股也异动,建设工业直线拉升涨停,中大力德盘中也一度涨停;机器人 50ETF(159559) 收涨 1.43%,录得 5 连阳。
黄仁勋表示,看好中国机器人产业前景,对中国市场新推出 RTX Pro 适用于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及机器人领域。据悉,本次新供应的 RTX Pro 适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黄仁勋称其为 「全球首创」,新的 RTX 架构基于 Blackwell。该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光线追踪功能,对传感器模拟至关重要,可应用于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数字模拟。在中国机器人创新活跃、智能工厂建设加速的背景下,RTX Pro 的应用前景广阔。
英伟达正全力打造 「AI 工厂」,他表示这类工厂将具备高度敏捷性与可重构性,能快速适应产品变化并提升产能,结合机器人技术后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为 AI 工厂提供了理想应用场景,有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
目前英伟达主要生产基地并非设在中国,但黄仁勋表示中国建立了极其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尤其在大规模消费品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黄仁勋表示,因为当前全球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尤其制造业劳动力缺口达到千万级,提高自动化水平将显著推动全球 GDP 增长;人形机器人与 AI 的技术突破恰逢其时,发展机遇难得。而且中国已拥有顶尖的 AI 技术储备、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实力雄厚,而且中国具备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和制造基础;中国拥有众多令人惊艳的创新企业,相信小米、宇树等公司未来都会推出令人惊艳的机器人产品。
在被问及是否会与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中国企业展开合作时,他表示,将致力于为所有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无论其规模大小或发展阶段如何。
光大证券强调 2025 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突破的关键年,万台级别量产有望带动下游产业链加速扩张;东北证券则认为商业化订单落地和政策支持激发产业动能,助推板块整体估值提升,建议投资者把握业绩预增和技术创新类标的。
此外,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推出的 CUDA 兼容产品,黄仁勋展现出开放态度:「如果你开发兼容 CUDA 的产品,我完全不会介意。CUDA 的详细文档是公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是 『开源的』。」 他同时强调,英伟达的核心优势在于 「全栈技术整合能力」——从算法架构、系统软件到硬件系统、芯片设计的全链条创新,这种整合能力 「在人类科技史上是罕见的」,也是其应对全球竞争的核心底气。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