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21 日电 (记者 翟卓)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1 年期 LPR 为 3.0%,5 年期以上 LPR 为 3.5%。二者均与此前持平,也是连续第二个月 「按兵不动」。
5 月下调 0.1 个百分点之后,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 7 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变,因此,LPR 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改变。
7 月 LPR 报价的 「双持平」 并非偶然。央行明确表示 「定价基础未变」,指向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 7 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这一表态揭示当前货币政策进入精细化观察阶段:在 5 月打出降息组合拳后,决策层需要时间评估政策效果。
分析认为,考虑到月内我国政策利率、银行息差及外部环境等内外部影响因素均未发生重大改变,LPR 继续持稳符合预期。近期经济运行稳中偏强,通过降息来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较低,不过往后看,年内 LPR 继续下行或仍可期。
尚处政策观察期 银行主动压降 LPR 和政策利率加点动力不足
「在一揽子政策推出、逆周期调节压力得到释放后,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等待新的政策指引。」 广发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林楠总结称。
7 月 LPR 报价不变,也反映出 20 家 LPR 报价行未作出调整 LPR 加点的共同决定。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延续承压态势,报价行总体缺乏调整 LPR 加点的意愿。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已将平衡好 「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 纳入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
对于 7 月 LPR 报价保持不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符合市场预期。
首先,作为 LPR 的定价基础,7 月以来政策利率,即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始终稳定在 1.40%,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本月 LPR 将继续持平。
其次,影响 LPR 报价加点的因素也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7 月是缴税大月且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尽管人民银行买断式逆回购维持净投放,但月内存单利率仍有小幅上行,负债压力相较 6 月并未出现大幅改善迹象。再结合息差压力,商业银行主动压降 LPR 对逆回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继去年四季度降至 1.52% 之后,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 1.43%,仍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7 月 LPR 保持稳定,根本原因是受一揽子金融政策延续效应带动,宏观经济保持较强增长动能。「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短期内通过引导 LPR 下行来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事实上,从价格来看,当前利率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根据人民银行数据,1-6 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约 3.3%、3.1%,比上年同期低约 45 个、60 个基点。
业内预计下半年政策利率及 LPR 报价还有下调空间
在受访人士看来,在企业和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低位的背景下,继续降低 LPR 并非当务之急。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据 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 7 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超过九成,若 LPR 过快下行或扩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力。
「不过往后看,下半年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在大力提振内需、更大力度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过程中,政策利率及 LPR 还有下行空间。」 王青预计,下一次 LPR 下行时点或在四季度初,幅度也可能高于 5 月的 0.1 个百分点,达到 0.2 个百分点。
此外,明明还提到,后续外部冲击的增量或将暂缓,而国内宽信用修复进度仍然偏缓,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维持宽松的流动性操作。7 月买断式逆回购已实现净投放,预计中期借贷便利 (MLF) 也将维持资金净投放;后续需关注重要会议时点我国货币政策定调和海外央行利率决议情况,以及其对我国总量降息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影响。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