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7 月 24 日讯 (编辑 牛占林)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对特朗普与日本达成的关税协议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美国车企将面临更高的钢铁、铝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让它们在自家市场反而处于劣势。
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 Matt Blunt 周三表示:「我们需要仔细审阅协议的所有细节,但从目前来看,这是一项对日本汽车收取较低关税的协议。」 该委员会代表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和 Stellantis。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周二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美方将向日本征收 15% 的关税,并增加进口美国大米。
据悉,在汽车方面,美国对自日本进口的汽车加征 12.5% 关税,加上此前 2.5% 的关税税率,合计为 15%。钢铁、铝关税维持现行的 50%。
Blunt 在采访中指出,美国企业和工人 「确实处于劣势」,因为他们面临对钢铁和铝材征收 50% 的关税,以及对零部件和整车征收 25% 的关税,只有少数在 2020 年生效的 《美墨加协定》 范围内的产品可获豁免。
美国产业界的反应,凸显了在全球经济中推行政策的复杂性。特朗普在周二宣布协议时,将该贸易协议描述为一次重大胜利,称其将为美国新增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并以此打开日本市场、缩小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根据白宫的说法,该协议把原本 8 月 1 日即将开征的 25% 的关税替换为 15% 的关税。日本还将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
白宫表示,这项与日本的框架协议还将取消一些阻碍美国汽车在日本销售的法规,使美国汽车可以直接运往日本并上架销售。
但 Blunt 指出,包括美国、欧洲和韩国在内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仅有 6%,因此他对特朗普政府所说的 「日本市场开放」 是否足以带来实质性销量表示怀疑。
「这是一个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我会非常惊讶如果我们真能在日本市场看到任何有意义的渗透,」Blunt 说道。
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特朗普对汽车等行业征收的关税是否有可能调整时,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该问题正由商务部处理。
iSeeCars 的分析师 Karl Brauer 表示:「与其他外国汽车制造商相比,这项协议为日本提供了短期的运营成本优势,甚至优于部分高度依赖海外供应链的美国本土汽车。」
代表丰田、本田、日产等主要日本车企和其他国际车企的 「Autos Drive America」 在声明中表示,对这一贸易协议 「感到鼓舞」,并指出过去两年,国际车企的产量已超过美国本土车企的产量。
「在过去 30 年里,国际车企已在美国投资超过 1240 亿美元,这项协议带来的确定性让他们能够规划更大的投资,进一步扩大在美生产,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价格合理的选择。」 声明还称,「我们敦促特朗普政府迅速与其他盟友和伙伴达成类似协议,尤其是欧盟、韩国、加拿大和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