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7 月 28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完善长效机制 让 「稳」 的底气更足
近日召开的证监会 2025 年年中工作会议进一步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市场人士认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核心在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关键在于政策组合拳高效协同,重点在于深化投融资改革。未来,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强预期引导等系列改革将让资本市场 「稳」 的底气更足。
•国务院国资委表示 加紧推动制定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
7 月 27 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行的 「2025 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 上表示,加紧推动制定完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伦理准则、应急响应体系,积极参与国际人工智能治理制度规则和技术标准建设,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他表示,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持续深化、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6 月份制造业利润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 7 月 27 日发布数据显示,6 月份,制造业利润由 5 月份下降 4.1% 转为增长 1.4%。总体看,6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7155.8 亿元,同比下降 4.3%,降幅较 5 月份收窄 4.8 个百分点。1 至 6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34365.0 亿元,同比下降 1.8%。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表示,下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
上海证券报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在沪召开 打造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 吴清当选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据中国证监会 7 月 27 日发布的消息,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日前在上海召开。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并讲话,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参加会议。会议表决通过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章程》 等重要制度,设立宏观与产业、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市场微观结构、期货与衍生品、国际市场与对外开放、法治与投资者保护等 7 个专业委员会,选举产生学会第一届会员理事和学会负责人。吴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李超当选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副会长。
•流动性驱动上涨行情进一步演绎 资金共识聚焦 「科技+周期」
上周,A 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涨 1.67%,深证成指涨 2.33%,创业板指涨 2.76%。机构分析认为,近期市场行情演绎出比较典型的流动性驱动特征:机构资金流入今年以来持续回暖,随着近期市场赚钱效应开始积累,个人投资者资金加速入市,两市融资余额重返 1.9 万亿元上方。往后看,在交投情绪乐观,增量资金稳定的背景下,本轮行情仍有较好的延续性。8 月 A 股有望延续震荡偏强走势,市场或呈现 「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 的特征。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 指数基金 Y 份额集中登场
个人养老金基金正在持续扩容。随着监管部门明确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规则,近日,多只指数基金集中增设 Y 份额。至此,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已突破 300 只。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个人养老金产品阵营的持续壮大,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 「活水」。
证券时报
•券商中期经营工作会频传信号 下半年发力四大关键领域
7 月以来,各券商陆续召开 2025 年半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内外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方向。多家券商表示,今年经营任务已超序时进度,上半年交出了近年来最好成绩单。谈及下半年重点工作,「创业」 是多家券商提及的关键词,认为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也是券商频频提到的重点,既要加强成本管控,也要深挖业务增长逻辑。业务板块方面,随着 A 股市场交投活跃,多家券商表示,财富管理要进一步向 「买方思维」 转型并加强相应能力建设,此外也要重视人才建设。
•顺周期 ETF 大举吸金 基金经理三大维度布局 「反内卷」 主线
近期,「反内卷」 政策东风劲吹,促使 A 股市场相关主题行情持续发力,钢铁、水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集体走强。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5 日,钢铁 ETF 近一个月涨幅超 18%,光伏 ETF、煤炭 ETF 等也涨逾 10%。这背后,折射出市场对政策引导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改善供需关系的积极预期。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当前 「反内卷」 主题投资正经历关键转折——从初期的政策预期驱动,逐步切换至基本面验证阶段。政策能否有效落地、供需如何实质性改善,将成为决定行情深度与广度的核心因素。
•补短板纠偏科 多家公募战略转型 「开花结果」
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基金行业,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告别单一业务依赖,补短板、纠偏科,实现战略转型。今年以来,多家头部基金公司 「补短板」 战略成效凸显,业务结构趋于均衡。有银行系公募在主动权益领域规模大增,也有以主动权益见长的基金公司在 「固收+」 领域打造出了爆款单品。这些案例不仅标志着部分公司正告别路径依赖,更折射出基金公司打造国际一流投资机构的发展趋势——唯有锻造覆盖全谱系资产的综合实力,方能真正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一站式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
•证监会部署多层次市场深改 激活创新动能
7 月 24 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 2025 年年中工作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时提出,「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一表态释放出我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拥抱创新的强烈信号。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通过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资本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重点支持领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随着这些改革举措的逐步推进和落地,我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的韧性和活力将不断增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也将持续提升。
•移动机器人赛道投融资火热 应用场景持续多元化
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数据,今年以来,已有 30 家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案例多达 33 起 (不包含人形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等产业链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等,这些领域使得移动机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推动其商业化进程,带火了这个赛道的融资,资本看好其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年内黄金主题基金获青睐 53 只产品规模合计增加 1285 亿元
今年以来,黄金主题基金持续获得资金青睐。统计显示,截至 7 月 27 日,53 只黄金主题基金合计规模达到 2469 亿元,较去年年底的 1184 亿元增加了 1285 亿元,增幅高达 108.53%;同时,53 只黄金主题基金年内净值全部走高,其中 22 只黄金主题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 30%。多位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黄金资产仍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类别,价格上涨在于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未来,黄金资产依然值得持有,其核心上涨逻辑未发生改变。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